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洗手间用尿标本支架

王晓燕;邓立华;见青

关键词:尿标本支架, 洗手间, 革新推广
摘要:留取尿标本进行检验是常规检查,患者在卫生间内留取尿标本后,无处临时搁置,给其造成不便,或倾洒影响就诊.故我科自行设计尿标本支架,在卫生间内设一独立区域装置,从细节上解决患者困难,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输液患者施行专人穿刺的效果

    目的 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专科护理会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有效地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保证护理安全,降低并发症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建立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成立由14人组成的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指导小组,负责全院护理疑点、难点问题的会诊.结果 实施护理会诊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并发症、一般差错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的实施能集思广益,发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减少、避免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护理不当,是提高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熊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索对职业人群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方法 选取功能社区98名体重指数(BMI)≥25的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管理,采用授课、座谈、知己能量监测仪等进行为期1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人群BMI、腰围,每日有效运动量、时间和次数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腰围显著降低(均P<0.05),每日有效运动热量消耗、有效运动比、有效运动时间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使他们长期坚持有效运动,降低BMI、腰围.

    作者:丁兰;丁静;武琳;李世华;李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 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李平;牟善芳;冯凤;翟燕;崔宁;谢彩霞;荆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疆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人数、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为满足护理教育的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新疆12所中等卫生学校护理师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与在校学生的平均师生比1∶153;12所学校的护理教师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构成比为0、2.7%、77.7%、16.9%、2.7%;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构成比为0、12.8%、40.6%、46.6%;护理教师<25岁、25~岁、35~岁、45~岁、≥55岁的构成比为8.1%、39.2%、40.5%、11.5%、0.7%.结论 护理专业教师人员严重匮乏,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护理教育需求,有待改善和提高.

    作者:王芸;赵慧玲;代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2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并于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死观及价值观认知现状问卷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教育后患者死亡及价值观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教育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钟小勤;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心肺支持系统辅助治疗2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对2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应用经皮心肺支持系统救治,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提出做好循环管路管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例双肾切除患者血液透析中频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1例双肾切除患者血液透析(下称血透)中频发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血透过程中有效血容量下降过快、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缺失、贫血及心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是导致该患者血透过程中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采取快速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降低血透超滤目标等针对性措施后,患者低血压得到纠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出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血透过程中加强血压监护,了解可能引起血透中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钟丽娟;殷哲吾;孙晓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4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规范的降血糖治疗,控制血糖达标,同时配合活血化淤类药物及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足部护理,教育指导,时间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腓神经和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双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足部护理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及症状改善,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陈玉兰;李海珍;史彦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遵医行为及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53例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78例和普通教育组75例.普通教育组进行普通DM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采取针对性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自护技能的掌握.干预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强化教育组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防治相关知识得分、遵医依从性显著优于普通教育组(均P<0.01).结论 与普通健康教育相比较,强化教育可显著提高DM患者遵医依从性,降低低血糖症发生率.

    作者:李菊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行为干预预防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将169例肺癌放疗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84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行心肺、呼吸保健操、温水足浴与穴位按摩、意念催眠等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为干预能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放射性肺炎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镜下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石并发溃疡患者的护理

    对11例植物性胃石并发溃疡患者行内镜下碎石治疗,于术前3 d口服5%碳酸氢钠,术中使用碎石圈套器机械碎石并取出,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及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1例均治愈,其中1次碎石2例,2次碎石8例,3次碎石1例.术后无出血、穿孔、损伤等并发症;2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平均住院10.0 d.提出术前预防溃疡出血,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等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彭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野菊花洗浴、热敷治疗,对照组清水洗浴后采用氧化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效果较好,且方法 简单.

    作者:王红;李瑞霞;同军;梁秀丽;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女性更年期症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800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SCL-90量表,更年期症状评定采用公认改良的Kuperman评分法.结果 719名(89.88%)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除关节痛、头痛有无症状者敌对因子评分潮热症状精神病性及心悸症状偏热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有症状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5,P<0.01).症状重者SCL-90评分显著高于中、轻度者,中度者显著高于轻度者(均P<0.01).城乡更年期女性肢体麻木、激动、抑郁、心悸4个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女性更年期症状及症状程度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随着更年期症状加重,其心理状况更加恶化,且城乡更年期女性在某些更年期症状发生上存在差异.因此,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年期女性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社芬;王玉玲;王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TTP-HUS患者的护理

    对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TTP-HUS)患者予激素、血浆置换、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提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基础、饮食、药物不良反应、血浆置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波;张鹏;刘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BC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轮转护士53人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人)和观察组(26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法与ABC时间管理法带教.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ABC时间管理法带教,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作者:杨蜀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混合式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适宜的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班(64名)和试验班(62名).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试验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及相关疾病的护理病例书写考核,并填写学习效果自评表以检测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护理病历书写成绩及学习效果自评表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能从整体上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培养具有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

    作者:高静;张先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素钠封管液外敷治疗留置针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随着留置针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而导致的静脉炎也时有发生.为此,我科试用多余的肝素钠封管液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汉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胸腔闭式引流是迅速解除自发性气胸引起的呼吸困难的首要措施.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4~7 min喘憋即能缓解,呼吸平稳.

    作者:李雪芬;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授课,实验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传统方法 为辅授课.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53.5%~95.3%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授法和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结论 任务驱动法可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受学生欢迎.

    作者:汪芝碧;邓辉;谭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