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红芬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业2003级本科四年级护生67名设为对照组,2004级本科四年级护生96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方法 ,实验组采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自临床实习开始到实习结束持续地监控教学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能力测试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该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完善带教科室和教师的带教工作,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巧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2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应用经皮心肺支持系统救治,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提出做好循环管路管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诺维本对兔耳缘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为临床采用适合的诺维本滴注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均于其双耳耳缘静脉同时滴注诺维本溶液.A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4 mg/ml;B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6 mg/ml;C组左耳注射浓度0.4 mg/ml、右耳0.6 mg/ml.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40 gtt/min,输液时间3 min.分别于滴注8 h、24 h、48 h观察双耳外观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滴注不同浓度的诺维本8 h时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48 h时,0.2 mg/ml、0.4 mg/ml浓度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6 mg/ml浓度评分显著高于0.2 mg/ml及0.4 mg/ml(均P<0.01);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诺维本滴注浓度与血管壁组织损伤呈正比,浓度越高,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越严重;诺维本滴注适宜浓度为≤0.4 mg/ml,且每天应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治疗.
作者:侯文红;王红;孙菊杰;谭学芬;徐鲲;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压疮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以致受压局部缺血而溃烂甚至坏死.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病重患者.
作者:何新;马米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连续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合同护士,实行百分制综合量化考核,将前10名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结果 方案实施后患者对合同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1),离职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P<0.05),合同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通过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表明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合同护士的满意度有影响作用,管理者的支持能有效地减低合同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凌红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笔式胰岛素注射因具有简便易学、剂量准确、方便耐用、无痛、效佳等优点,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现临床多使用诺和笔和优伴Ⅱ笔配以8 mm×30 G的针头进行注射,按照使用说明,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 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剂量准确,又可阻止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内.
作者:陈立群;周秀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病区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从2003年7月开始,在病区层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制订整改措施.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及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能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作者:冯锦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有效地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保证护理安全,降低并发症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建立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成立由14人组成的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指导小组,负责全院护理疑点、难点问题的会诊.结果 实施护理会诊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并发症、一般差错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的实施能集思广益,发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减少、避免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护理不当,是提高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熊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敷贴、胶布致皮肤过敏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局部采用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两组均治疗1次/6 h,治疗3 d后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醋酸泼尼松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敷贴、胶布引起的皮肤过敏疗效显著.
作者:冯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TTP-HUS)患者予激素、血浆置换、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提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基础、饮食、药物不良反应、血浆置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波;张鹏;刘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3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给予鼻饲饮食,均发生鼻饲并发症,包括心理反应、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占80.0%.经过积极治疗、护理,25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提出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鼻饲饮食可能导致各类并发症,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建芬;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1例植物性胃石并发溃疡患者行内镜下碎石治疗,于术前3 d口服5%碳酸氢钠,术中使用碎石圈套器机械碎石并取出,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及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1例均治愈,其中1次碎石2例,2次碎石8例,3次碎石1例.术后无出血、穿孔、损伤等并发症;2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平均住院10.0 d.提出术前预防溃疡出血,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等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彭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适宜的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班(64名)和试验班(62名).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试验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及相关疾病的护理病例书写考核,并填写学习效果自评表以检测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护理病历书写成绩及学习效果自评表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能从整体上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培养具有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
作者:高静;张先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BAC授权控制模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TBAC授权控制模型,即逐级授权、成立授权监督管理小组、实施整改计划并考核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结果 TBAC授权控制模型实施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AC授权控制模型提高了护士自我满意率,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的需求及组织支持感,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使护理管理趋于科学性、规范性.
作者:沈春玲;沈冬玲;佟香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洁;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 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李平;牟善芳;冯凤;翟燕;崔宁;谢彩霞;荆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4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规范的降血糖治疗,控制血糖达标,同时配合活血化淤类药物及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足部护理,教育指导,时间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腓神经和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双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足部护理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及症状改善,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陈玉兰;李海珍;史彦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26例因胃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幽门和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在内镜及X线下行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 9例为非内镜钳道释放支架,17例采取经内镜钳道方式置入;25例置入支架成功,成功率96.2%.支架置入后48 h内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无出血、穿孔和明显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5.2 d好转出院.提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加强患者病情监护,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荣香;赵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人数、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为满足护理教育的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新疆12所中等卫生学校护理师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与在校学生的平均师生比1∶153;12所学校的护理教师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构成比为0、2.7%、77.7%、16.9%、2.7%;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构成比为0、12.8%、40.6%、46.6%;护理教师<25岁、25~岁、35~岁、45~岁、≥55岁的构成比为8.1%、39.2%、40.5%、11.5%、0.7%.结论 护理专业教师人员严重匮乏,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护理教育需求,有待改善和提高.
作者:王芸;赵慧玲;代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感染性疾病患儿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采取因人、因病、因时、因需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方法 .结果 观察组综合满意率及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对各项护理项目的 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人性化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尚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付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