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李雪芬;岳丽

关键词:一次性粘贴手术巾, 胸腔闭式引流术, 自发性气胸,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平稳, 急症, 患者, min
摘要: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胸腔闭式引流是迅速解除自发性气胸引起的呼吸困难的首要措施.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4~7 min喘憋即能缓解,呼吸平稳.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测量60例ICU患者,平卧位(右侧0°侧卧)、右侧30°和右侧90°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进行自身配对方差分析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 从平卧位到右侧30°、90°卧位,左上肢肱动脉的SBP和DBP测量值逐步下降,三种角度侧卧位的SBP和DBP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侧卧的角度改变对SBP和DBP测量结果 有显著影响,对于须连续监测血压的卧床患者,尤其是在临界状态下,更应注意避免侧卧角度对血压值的影响.

    作者:刘晓敏;吴泽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长期输液患者施行专人穿刺的效果

    目的 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评估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所具备的临床护理评估能力.方法 由5名教师组成评审组,随机抽取50名实习结束的本科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评估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 50名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评估能力及格率92.0%;中等及以上水平占72.0%,其中基本资料评估中等及以上成绩占84.0%、症状评估58.0%、体格检查52.0%、辅助检查58.0%、心理社会评估84.0%、评估汇报76.0%.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评估能力达到本科护理培养目标.但体格检查、症状评估、辅助检查的评估能力相对较弱,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生护理评估整体能力.

    作者:李亚玲;张东云;黄敏;陈琼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4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规范的降血糖治疗,控制血糖达标,同时配合活血化淤类药物及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足部护理,教育指导,时间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腓神经和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双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足部护理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及症状改善,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陈玉兰;李海珍;史彦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感染性疾病患儿及其家属的人性化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感染性疾病患儿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采取因人、因病、因时、因需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方法 .结果 观察组综合满意率及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对各项护理项目的 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人性化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尚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付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2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并于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死观及价值观认知现状问卷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教育后患者死亡及价值观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教育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钟小勤;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野菊花洗浴、热敷治疗,对照组清水洗浴后采用氧化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效果较好,且方法 简单.

    作者:王红;李瑞霞;同军;梁秀丽;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镜及X线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护理

    对26例因胃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幽门和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在内镜及X线下行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 9例为非内镜钳道释放支架,17例采取经内镜钳道方式置入;25例置入支架成功,成功率96.2%.支架置入后48 h内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无出血、穿孔和明显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5.2 d好转出院.提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加强患者病情监护,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荣香;赵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不保留灌肠法在精神科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精神科患者服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即是便秘,给患者带来痛苦.但临床实践发现,对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复杂,而开塞露纳肛效果不佳.

    作者:王铭闻;孙云红;梅俊安;唐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例急性间歇卟啉病患者的护理

    对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进行补糖、护肝、镇静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尿卟啉转阴,症状好转出院.提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病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娟;范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笔式胰岛素注射后拔针方式的改良

    笔式胰岛素注射因具有简便易学、剂量准确、方便耐用、无痛、效佳等优点,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现临床多使用诺和笔和优伴Ⅱ笔配以8 mm×30 G的针头进行注射,按照使用说明,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 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剂量准确,又可阻止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内.

    作者:陈立群;周秀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洁;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以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31例住院肺癌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面对或斗争、回避、屈服或接受;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但首要采用积极面对;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屈服心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代淑芬;李文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专科护理会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有效地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保证护理安全,降低并发症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建立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成立由14人组成的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指导小组,负责全院护理疑点、难点问题的会诊.结果 实施护理会诊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并发症、一般差错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的实施能集思广益,发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减少、避免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护理不当,是提高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熊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疆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人数、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为满足护理教育的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新疆12所中等卫生学校护理师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与在校学生的平均师生比1∶153;12所学校的护理教师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构成比为0、2.7%、77.7%、16.9%、2.7%;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构成比为0、12.8%、40.6%、46.6%;护理教师<25岁、25~岁、35~岁、45~岁、≥55岁的构成比为8.1%、39.2%、40.5%、11.5%、0.7%.结论 护理专业教师人员严重匮乏,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护理教育需求,有待改善和提高.

    作者:王芸;赵慧玲;代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诺维本滴注浓度对兔外周血管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诺维本对兔耳缘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为临床采用适合的诺维本滴注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均于其双耳耳缘静脉同时滴注诺维本溶液.A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4 mg/ml;B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6 mg/ml;C组左耳注射浓度0.4 mg/ml、右耳0.6 mg/ml.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40 gtt/min,输液时间3 min.分别于滴注8 h、24 h、48 h观察双耳外观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滴注不同浓度的诺维本8 h时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48 h时,0.2 mg/ml、0.4 mg/ml浓度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6 mg/ml浓度评分显著高于0.2 mg/ml及0.4 mg/ml(均P<0.01);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诺维本滴注浓度与血管壁组织损伤呈正比,浓度越高,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越严重;诺维本滴注适宜浓度为≤0.4 mg/ml,且每天应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治疗.

    作者:侯文红;王红;孙菊杰;谭学芬;徐鲲;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对无菌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对提高无菌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2006级两个班的中专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58人)和对照班(52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按教材内容讲解;实验班采用强化医院感染知识的教学方法 .结果 实验班考核成绩及对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在中职护生无菌技术课程教学中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效果,规范护生的职业行为.

    作者:黄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TTP-HUS患者的护理

    对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TTP-HUS)患者予激素、血浆置换、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提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基础、饮食、药物不良反应、血浆置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波;张鹏;刘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图形标识在住院患者保险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以逐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来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袁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行为干预预防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将169例肺癌放疗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84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行心肺、呼吸保健操、温水足浴与穴位按摩、意念催眠等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为干预能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放射性肺炎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