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岳丽
目的 探讨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野菊花洗浴、热敷治疗,对照组清水洗浴后采用氧化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野菊花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效果较好,且方法 简单.
作者:王红;李瑞霞;同军;梁秀丽;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膈肌痉挛常引起嗝逆,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转移注意力法、用信封罩住口鼻呼吸法、针炙等,笔者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再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艳梅;许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BAC授权控制模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TBAC授权控制模型,即逐级授权、成立授权监督管理小组、实施整改计划并考核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结果 TBAC授权控制模型实施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AC授权控制模型提高了护士自我满意率,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的需求及组织支持感,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使护理管理趋于科学性、规范性.
作者:沈春玲;沈冬玲;佟香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洁;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该制度要求之一为一级护理护理人员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二级护理每1~2小时巡视患者1次[1].
作者:黄桂桃;文安笑;巫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护理管理干预小组对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进行专项管理,调查涉及小儿穿刺技术4个科室的穿刺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开展技术大练兵,实施人员培训与考核等.结果 干预后,4个科室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
作者:王新红;宋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介绍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员配备、专科护士职责(包括糖尿病教育、并发症检查、个案管理及其他)、患者就诊流程及门诊收费等,为内地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魏琳;张广清;蒋革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业2003级本科四年级护生67名设为对照组,2004级本科四年级护生96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方法 ,实验组采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自临床实习开始到实习结束持续地监控教学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能力测试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该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完善带教科室和教师的带教工作,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巧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例双肾切除患者血液透析(下称血透)中频发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血透过程中有效血容量下降过快、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缺失、贫血及心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是导致该患者血透过程中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采取快速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降低血透超滤目标等针对性措施后,患者低血压得到纠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出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血透过程中加强血压监护,了解可能引起血透中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钟丽娟;殷哲吾;孙晓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轮转护士53人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人)和观察组(26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法与ABC时间管理法带教.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ABC时间管理法带教,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作者:杨蜀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诺维本对兔耳缘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为临床采用适合的诺维本滴注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均于其双耳耳缘静脉同时滴注诺维本溶液.A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4 mg/ml;B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6 mg/ml;C组左耳注射浓度0.4 mg/ml、右耳0.6 mg/ml.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40 gtt/min,输液时间3 min.分别于滴注8 h、24 h、48 h观察双耳外观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滴注不同浓度的诺维本8 h时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48 h时,0.2 mg/ml、0.4 mg/ml浓度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6 mg/ml浓度评分显著高于0.2 mg/ml及0.4 mg/ml(均P<0.01);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诺维本滴注浓度与血管壁组织损伤呈正比,浓度越高,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越严重;诺维本滴注适宜浓度为≤0.4 mg/ml,且每天应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治疗.
作者:侯文红;王红;孙菊杰;谭学芬;徐鲲;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防治静脉炎的湿敷时机.方法 选择66例药物化疗患者,在化疗前20 min(用药前组,n=23)、化疗时(用药时组,n=22)和化疗开始后20 min(用药后组,n=21),用50%硫酸镁在静脉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10~15 cm湿敷,至输液结束.结果 化疗前20 min湿敷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硫酸镁在化疗前20 min湿敷是防治静脉炎的佳时机.
作者:朱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1例植物性胃石并发溃疡患者行内镜下碎石治疗,于术前3 d口服5%碳酸氢钠,术中使用碎石圈套器机械碎石并取出,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及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1例均治愈,其中1次碎石2例,2次碎石8例,3次碎石1例.术后无出血、穿孔、损伤等并发症;2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平均住院10.0 d.提出术前预防溃疡出血,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等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彭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精神科患者服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即是便秘,给患者带来痛苦.但临床实践发现,对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复杂,而开塞露纳肛效果不佳.
作者:王铭闻;孙云红;梅俊安;唐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病区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从2003年7月开始,在病区层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制订整改措施.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及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能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作者:冯锦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进行补糖、护肝、镇静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尿卟啉转阴,症状好转出院.提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病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娟;范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女性更年期症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800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SCL-90量表,更年期症状评定采用公认改良的Kuperman评分法.结果 719名(89.88%)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除关节痛、头痛有无症状者敌对因子评分潮热症状精神病性及心悸症状偏热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有症状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5,P<0.01).症状重者SCL-90评分显著高于中、轻度者,中度者显著高于轻度者(均P<0.01).城乡更年期女性肢体麻木、激动、抑郁、心悸4个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女性更年期症状及症状程度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随着更年期症状加重,其心理状况更加恶化,且城乡更年期女性在某些更年期症状发生上存在差异.因此,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年期女性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社芬;王玉玲;王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留取尿标本进行检验是常规检查,患者在卫生间内留取尿标本后,无处临时搁置,给其造成不便,或倾洒影响就诊.故我科自行设计尿标本支架,在卫生间内设一独立区域装置,从细节上解决患者困难,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燕;邓立华;见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与人口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两级抽样法抽取成都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585名,运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71.58±20.12,其中人际关系得分高,而身体活动、健康责任得分较低.护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自觉身体状况、每月自由支配的资金、是否参加过健康促进课程是影响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因素(P<0.05,P<0.01).结论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欠佳,护理管理者需注重护士的身体活动和健康责任,加强举办健康促进相关课程,以增进护士的健康生活理念和身心健康.
作者:董宁;朱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士及护士长自身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 差异,为完善护理领导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XII)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4名护士长的领导行为,对268名护士评价及护士长自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除角色承担、说服力、忍耐性、定规4个亚量表外,其他8个亚量表自评与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自评与他评结果 存在较大差异,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认识应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调查,以促进护士长领导行为的完善,提高领导效率.
作者:黎巧玲;车文芳;郑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