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闻;孙云红;梅俊安;唐志华
目的 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轮转护士53人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人)和观察组(26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法与ABC时间管理法带教.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ABC时间管理法带教,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作者:杨蜀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诺维本对兔耳缘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为临床采用适合的诺维本滴注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均于其双耳耳缘静脉同时滴注诺维本溶液.A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4 mg/ml;B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6 mg/ml;C组左耳注射浓度0.4 mg/ml、右耳0.6 mg/ml.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40 gtt/min,输液时间3 min.分别于滴注8 h、24 h、48 h观察双耳外观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滴注不同浓度的诺维本8 h时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48 h时,0.2 mg/ml、0.4 mg/ml浓度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6 mg/ml浓度评分显著高于0.2 mg/ml及0.4 mg/ml(均P<0.01);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诺维本滴注浓度与血管壁组织损伤呈正比,浓度越高,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越严重;诺维本滴注适宜浓度为≤0.4 mg/ml,且每天应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治疗.
作者:侯文红;王红;孙菊杰;谭学芬;徐鲲;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以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31例住院肺癌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面对或斗争、回避、屈服或接受;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但首要采用积极面对;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屈服心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代淑芬;李文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 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李平;牟善芳;冯凤;翟燕;崔宁;谢彩霞;荆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对提高无菌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2006级两个班的中专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58人)和对照班(52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按教材内容讲解;实验班采用强化医院感染知识的教学方法 .结果 实验班考核成绩及对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在中职护生无菌技术课程教学中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效果,规范护生的职业行为.
作者:黄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有效地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保证护理安全,降低并发症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建立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成立由14人组成的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指导小组,负责全院护理疑点、难点问题的会诊.结果 实施护理会诊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并发症、一般差错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专科护理疑难问题会诊制度的实施能集思广益,发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减少、避免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护理不当,是提高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熊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护理管理干预小组对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进行专项管理,调查涉及小儿穿刺技术4个科室的穿刺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开展技术大练兵,实施人员培训与考核等.结果 干预后,4个科室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
作者:王新红;宋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女性更年期症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800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SCL-90量表,更年期症状评定采用公认改良的Kuperman评分法.结果 719名(89.88%)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除关节痛、头痛有无症状者敌对因子评分潮热症状精神病性及心悸症状偏热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有症状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5,P<0.01).症状重者SCL-90评分显著高于中、轻度者,中度者显著高于轻度者(均P<0.01).城乡更年期女性肢体麻木、激动、抑郁、心悸4个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女性更年期症状及症状程度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随着更年期症状加重,其心理状况更加恶化,且城乡更年期女性在某些更年期症状发生上存在差异.因此,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年期女性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社芬;王玉玲;王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适宜的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班(64名)和试验班(62名).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试验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及相关疾病的护理病例书写考核,并填写学习效果自评表以检测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护理病历书写成绩及学习效果自评表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能从整体上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培养具有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
作者:高静;张先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连续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合同护士,实行百分制综合量化考核,将前10名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结果 方案实施后患者对合同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1),离职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P<0.05),合同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通过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表明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合同护士的满意度有影响作用,管理者的支持能有效地减低合同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凌红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3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给予鼻饲饮食,均发生鼻饲并发症,包括心理反应、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占80.0%.经过积极治疗、护理,25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提出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鼻饲饮食可能导致各类并发症,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建芬;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进行补糖、护肝、镇静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尿卟啉转阴,症状好转出院.提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病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娟;范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对职业人群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方法 选取功能社区98名体重指数(BMI)≥25的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管理,采用授课、座谈、知己能量监测仪等进行为期1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人群BMI、腰围,每日有效运动量、时间和次数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腰围显著降低(均P<0.05),每日有效运动热量消耗、有效运动比、有效运动时间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使他们长期坚持有效运动,降低BMI、腰围.
作者:丁兰;丁静;武琳;李世华;李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感染性疾病患儿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采取因人、因病、因时、因需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方法 .结果 观察组综合满意率及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对各项护理项目的 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人性化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尚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付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士及护士长自身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 差异,为完善护理领导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XII)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4名护士长的领导行为,对268名护士评价及护士长自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除角色承担、说服力、忍耐性、定规4个亚量表外,其他8个亚量表自评与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自评与他评结果 存在较大差异,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认识应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调查,以促进护士长领导行为的完善,提高领导效率.
作者:黎巧玲;车文芳;郑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治疗婴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婴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小儿腹泻散加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加热至39~41℃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清洁灌肠后采用相同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及保留灌肠后初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有助于延长灌肠液在婴儿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促进药物吸收,可提高婴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虹;占小春;刘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该制度要求之一为一级护理护理人员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二级护理每1~2小时巡视患者1次[1].
作者:黄桂桃;文安笑;巫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塑料输液瓶装制剂(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为药厂生产),其瓶盖难以开启,需用厂家特制钳子,但钳子消毒后容易生锈,给工作带来不便.
作者:王桂云;李善华;赵红;焦富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介绍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员配备、专科护士职责(包括糖尿病教育、并发症检查、个案管理及其他)、患者就诊流程及门诊收费等,为内地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魏琳;张广清;蒋革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测量60例ICU患者,平卧位(右侧0°侧卧)、右侧30°和右侧90°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进行自身配对方差分析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 从平卧位到右侧30°、90°卧位,左上肢肱动脉的SBP和DBP测量值逐步下降,三种角度侧卧位的SBP和DBP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侧卧的角度改变对SBP和DBP测量结果 有显著影响,对于须连续监测血压的卧床患者,尤其是在临界状态下,更应注意避免侧卧角度对血压值的影响.
作者:刘晓敏;吴泽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