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对痰标本培养结果影响的交叉对照研究

杨彩玲;石志红;杜娟;冯思芳;李宁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诱导排痰, 生理盐水, 雾化, 痰培养
摘要:目的 探讨等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排痰对痰培养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A组先常规留取痰标本送检,2 h后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B组先用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2 h后再常规留取痰标本.结果 A组常规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6.4%、诱导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3.6%,B组分别为21.8%、52.7%,两组诱导痰标本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痰标本培养阳性率(均P<0.01);两种方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方法 可提高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且临床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经济.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受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病患儿家属的感受,为儿童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制订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文版患儿家属感受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63名慢性病患儿家属的感受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知频率由高到低是情绪/支持/安慰(2.39±0.55)、内疚和担心(2.31±0.64)、未知的悲哀和愤怒(2.24±0.52)、长期不确定性(2.08±0.73);患儿家属感知频率较多的条目中,情绪/支持/安慰因子占60%;患儿家属感知频率较少条目中,长期不确定性因子占60%.结论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受深的是情绪/支持/安慰方面的需求,临床医护人员或社区卫生从业人员需关注患儿家属个体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支持的需求,以增强家属护理患儿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减少慢性病的复发频率,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作者:万学英;王伟;高英丽;姜凤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癫痫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术后并发癫痫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8例PBSCT术后并发癫痫患者发作时予肌内注射地西泮和苯妥因钠控制症状,予丙戊酸钠口服维持.对发作时血CSA浓度过高的4例患者给予CsA减量处理,血钠离子浓度减低的5例患者给予钠离子补充;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现察、用药指导及PBSCT护理.结果 随访1个月至7年,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PBSCT过程中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及时处理,降低病死率.

    作者:汪菊萍;高磊;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管理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9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给药、使用温馨提示卡,确保患者准时服药;饮食辅助服用的药物使用温馨提示卡、示范和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姿势服药,保证服药方法 准确;密切观察口服用药不良反应,做好服药健康指导.比较实施前(入院时)后(出院时)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 实施安全服药干预后,患者服药体位正确率、饮食配合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服药过程实施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准确率,减少用药并发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崔虹;程云清;戴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方法 对32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法行CRRT治疗120例次.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通畅,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及跨膜压的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 32例患者无1例出现透析相关性出血,透析器寿命4~35(9.3±3.7)h,经更换滤器及血管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高危出血患者行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既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亦可减少抗凝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护理手段是完成治疗的保障.

    作者:阚蓉英;张学军;郑建华;陈兴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应对方式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193名,对其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重表(PTSD-SS)和特质应对方式同卷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PTSD-SS评分为43.40±10.87,38名(19.69%)护士PTSD-SS为阳性水平;其积极应对水平低于一般健康人群,消极应对水平高于一般健康人群(P<0.05.P<0.01); PTSD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PTSD水平较高.且缺乏良好的应对机制.护理管理者应关心和爱护护士,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应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雏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作者:林琳;吴轶西;何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成立糖尿病太极拳俱乐部,在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基础上,对31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以太极拳运动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糖尿病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血糖控制迭理想水平.

    作者:王小井;白玉玲;列巧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行气温阳散烫熨疗法,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以及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残余尿量及自觉症状.结果 2个疗程后观察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中药烫熨治疗患者无痛苦,无创伤.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曾家丽;郑平;徐波;曾丽琴;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以家兔模拟患儿行儿科护理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

    目的 探讨以家兔模拟患儿行儿科护理综合能力训练的可行性及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法 对205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以家兔模拟患儿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编写儿科护理技能实训手册、确定实践教学目的 ,以学生分组进行病例讨论、角色扮演,对家兔执行医嘱和完成护理计划,以各小组在每个环节中的综合表现和个人完成实训报告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评分为(83.5±5.5)分,其中小组评价评分为(75.5±6.5)分,个人评价评分为(88.5±4.5)分;综合能力考核优良率为84.9%;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达97.1%.结论 以家兔模拟患儿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可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实战性强的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法 和途径.

    作者:慕江兵;张素艳;刘金霞;王雅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痛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2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患儿父母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父母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儿父母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S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此5个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退避、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儿早目康复.

    作者:吴丹;罗贞;刘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

    目的 总结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1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护理过程中确保通气管路密闭无漏气,掌握吸痰时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掌握无菌原则、冲洗密闭式吸痰管等.结果 患者吸痰前后心率及氧饱和度保持稳定,仅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有效促进排痰,可保证通气治疗效果.

    作者:尚彩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的关系,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学习环境问卷及自制的临床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130名本科护生和40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临床实习效果满意度评分为22.57±5.37,对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师生关系、任务定位、参与、创新、个性化;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中师生关系、参与、任务定位、创新呈显著正相关(r=0.65~0.80,P<0.05,P<0.01),尤以师生关系与护生满意度关系为密切(P<0.01).结论 护生对临床实习满意度呈中等水平.师生关系是临床学习环境中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潘兰霞;邹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安必洁保湿液在医疗器械清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安必洁保湿液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以保证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将回收的36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常规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20件.常规组医疗器械收回后直接用四层布质包布包裹放置在密闭箱;试验A组和试验B组医疗器械收回后分别喷洒1:100和1:50安必洁保湿液,同样用四层布质包布包裹放置在密闭箱中.10 h后集中标记放入洁定A866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进行清洗,比较清洗后的洁净程度.结果 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与常规组比较,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显著提高(均P<0.0125);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 待处理医疗器械在保存过程中喷洒1:100安必洁保湿液,可有效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医疗器械灭菌效果.

    作者:吕永杰;韩平平;高秀梅;纪淑玲;兰朝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源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源状况.为有效针对实习护生心理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100名实习护生进行心理压力源状况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实习工作压力源评分为(30.45±2.98)分,社会偏见压力源为(27.34±3.08)分,患者压力源为(22.63±2.13)分,学习压力源为(24.33±1.04)分.情感压力源为(22.09±1.55)分.结论 实习护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其中实习工作压力源、社会偏见压力源对其心理影响较大.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实习护生潜在的心理危机.

    作者:胡慧;左满花;柳琳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适宜的局部压迫方法 ,以预防或减轻穿刺局部出血.方法 将15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介入术后用3块无菌纱布条按压穿刺点,再以普通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介入术后用1块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方向放置小纸筒,再以优格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松紧以穿刺点不出血为宜,结果 观察组桡动脉穿刺局部淤血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挠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在1块小纱布上加小纸筒压迫局部,再予优格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效果确实、止血简便.护理人员加强术前护患沟通、术后手部血液循环及穿刺点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障止血措施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预防接种温馨提示卡的设计与应用

    全程预防接种是保证儿童免受各种传染病侵袭的重要措施,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重视不够、知识缺乏、遗忘等原因,导致儿童出现迟种、漏种、复种等不按计划接种的现象[1-2]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甚至引起传染病的传播蔓延.为保证儿童能及时有效地接受计划免疫预防接种,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温馨提示卡,以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也提高了儿童接种率,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怡利;赵琪静;林大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辛桂散敷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辛桂散敷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熙组按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桂散敷脐.结果 两组治疗后哮喘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桂散敷脐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林毓霞;胡媛;陈少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士执业资质管理的实践

    目的 依法执业,保障护士执业安全.方法 对护士加强法律法规和执业安全培训.建立护士执业资质档案,依法严格管理.结果 有效提升了护士执业安全性,避免了护士调动后其资质合法性难以证明的困境.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和依法执业的教育,建立护士执业资质备案和管理的工作机制,是提升护理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万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情境导入模式教学在护生实习前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导入模式教学在护生实习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1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分为对照组(114人)和实验组(96人),对熙组按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实习前教育,实验组实习前接受情境导入模式教学,于护生实习后3个月评价其实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精神饱满及着装整齐、病情观察认真、生活护理细致、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善于处理护理问题5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习前采用情境导入教育可增强护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认知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认知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9名高护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对照组(1班,3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2班,29人)采用认知法教学,即按照语言理解、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分阶段培养.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认知法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对护理专业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数、对教学评价的满意率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认知法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作者:郑方道;胡光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类网站的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健康需求者对我国健康教育类网站健康知识的需求,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类网站健康促进功能调查表对78名网络健康需求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92%的人认为能得到及时的答复,但不满意率达41.03%,同时35.90%认为答复的可信度不高;健康知识、用药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营养知识、家庭急救知识需求率分别为38.46%、28.21%、50.00%、21.79%和16.67%;71.79%的人认为选择上网来获取健康类信息较经济;70.51%表示在网络上比在其它时候更愿意与他人讨论健康方面的问题.结论 网络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广泛,但对网络健康知识的满意度不高.国家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制定相关的网络健康教育的行业规范,提高网络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尤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