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霞;王晓花;刘爱华;李利铭
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面神经炎患者60例,治疗过程严格执行艾灸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眼部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恢复期护理,2个月后随访治疗总有效率100%.
作者:章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单一使用地塞米松、西米替丁及两药联合使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40只免随机分为盖诺组、西米替丁组、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与西米替丁联合组.每组各20只兔耳.用药量:盖诺为1.93 mg/kg,西米替丁为9.63 mg/kg,地塞米松为0.24 mg/kg.用药方法:盖诺组直接静脉注射盖诺;西米替丁组先静脉注射西米替丁,再静脉注射盖诺;地塞米松组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再静脉注射盖诺;联合组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西米替丁后,再静脉注射盖诺.结果 肉眼观:地塞米松组、西米替丁组及联合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盖诺组(OR值分别为0.23,0.16,0.07);地塞米松组与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与地塞米松组加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镜下现:地塞米松组、西米替丁组及联合组静脉病理损伤程度显著轻于盖诺组(OR值分别为0.08,0.07,0.03);地塞米松组与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与地塞米松组加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药无相乘交互作用,但根据OR值判断,两药有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地塞米松、西米替丁均有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作用,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赵慧华;徐筱萍;张新萍;刘怡;王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5名)和对照组(9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授课,即设计综合教学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仿真实验室、保证充足的实训时间.结果 实验组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综合实验教学能提高护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作者:祝玉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者及HIV阳性人群现状,以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2004~2006年50个VCT门诊19334名自愿参加HIV抗体检测者的资料.结果 HIV阳性65人,占0.34%;不同学历、婚姻状况求询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男性及不使用安全套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及使用安全套者(P<0.05,P<0.01),阳性检出者均有高危行为;7748人(40.07%)询问感染HIV后的典型症状,3153人(16.31%)询问做HIV检测的方法及准确性.结论 武汉市经VCT检出H1V阳性率较高,应针对男性、有高危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者开展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教育.
作者:胡春华;张万宏;邱红艳;王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有效果,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3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67例)和非循证组(64例).循证组从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改变生活方式、经济承受力4方面循证,得到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有关生化指标和生活方式、依从性等康复情况.结果 循证组血压控制率、相关指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满意率显著优于非循证组(P<0.05,P<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和依从性,有效改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作者:曹存凤;吴为逊;左维民;苗忠;卞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百多邦联合庆大霉素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58例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局部涂搽喜疗妥治疗,观察组局部先用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10 mg经2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湿敷30 min,再涂搽百多邦软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百多邦联合庆大霉素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江敏;韩学惠;陈小燕;韩芳;黄素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就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疼痛评估的影响及老年痴呆患者的疼痛评估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对于痴呆患者的疼痛评估,首先要明确患者是否可以作出疼痛自我报告,重视患者的主诉,根据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或将各种工具结合起来评估其疼痛.
作者:李茶香;刘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首次确诊为鼻咽癌行放化联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于治疗前、中、后对两组进行3次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QOL-C30量表、QOL-H&N35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放化联合治疗鼻咽癌患者采取综合性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疾病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作者:徐德静;施如春;何侠;郑晓宇;王丽;高必秀;栾凤兰;李小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索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体验,为护理差错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与8名曾发生护理差错的临床在职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承受着担心、不安、惊慌、恐惧、委屈与无奈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认为在差错事件中缺乏同事的支持,发生差错后的处理缺乏人性与宽容.结论 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强调以改善系统和程序作为减少差错之策略,建立一种非惩罚性且能保证患者安全的管理理念已迫在眉睫.
作者:黎燕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对1例皮肤结核致窦道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和对症处理,在做好结核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窦道护理,包括严密观察、规范换药、详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患者住院30 d临床症状改善、窦道愈合出院.
作者:李广翠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冠心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9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条目总均分为0.60±0.17(总分为1分);康复相关知识得分高(0.85±0.19),药物知识得分低(0.20±0.20).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药物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时需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门诊肝病患者就诊需求及管理对策.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就诊需求调查表对130例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门诊肝病患者对就诊流程的满意度不高,41.5%选择一般;对就诊环境和硬件的满意度仅为53.8%;对健康指导的需求度高,为78.5%,且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多种多样.结论 门诊肝病患者就诊需求是多方面的,当前的现状未能满足其需求.从患者角度出发,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提升门诊硬件设备;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素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教育是门诊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黄华;陶新学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也是儿科常见病.病程中,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1],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是治疗小儿腹泻、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陈春红;鄢素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缓解癫痫患儿家庭的慢性悲伤情绪.方法 将90名癫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时照组50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针对性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ABQ问卷和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评估两组惠儿家长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BQ问卷各情绪评分以及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应对方式总分及分量表1、2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癫痫患儿家庭存在慢性悲伤,早期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心理负担,减轻其家庭慢性悲伤.
作者:王爱霞;王晓花;刘爱华;李利铭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对<护理学基础>教材进行改革,并寻找与其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国际护理教学接轨.方法 对现有<护理学基础>教材进行改革,与基础医学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采取PBL教学模式与小组学习、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对2006级115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结果 学生对教材的整合情况、能力的培养及内涵建设的满意率达88.7%~98.3%.结论 对<护理学基础>教材进行改革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多种能力.
作者:高颖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通过介绍国外Treprostinil持续静脉榆注治疗NYHA Ⅱ~Ⅳ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护理,包括配制和应用Treprostinil的方法,输注前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认真评估PAH的临床表现,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处理,以使该药引进我国后护理人员能快速掌握治疗护理方法.
作者:周锡芳;杨文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作者:童桂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10%芒硝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中枢性高热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10%芒硝冰袋降温,对照组使用清水冰袋降温.结果 两组冰敷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下降较显著;观察组降温后意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本组降温前及对照组降温后(均P<0.05);2种冰袋于同等室温条件下在空气中放置,普通清水冰袋于第3个小时呈水状,温度为3℃,10%芒硝冰袋呈霜水状,温度为-5℃.结论 芒硝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效果好,并具有低温持续时间长的优点.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GDM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时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 h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 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 min、2 h、6 h、12 h及24 h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 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 h、6 h、12 h、24 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血后6 h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GDM新生儿血糖并根据结果喂食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改善GDM新生儿低血糖状况.
作者:涂敏娟;李先芳;潘运苏;陈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开放式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的亚健康、工作疲溃感及工作压力,探讨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情绪耗竭问卷及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封闭式精神病院55名护士和开放式精神病院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封闭式与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56.36%、40.8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工作压力亦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结论 不同管理模式对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及压力产生影响,医院管理者要尽量创造安全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护士也要客观正视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完善自己的性格.
作者:陈静芳;陈丽辉;张雁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