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芳;陈丽辉;张雁文
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提出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其影响因素有疾病及治疗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社会因素.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该人群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颖新;王红红;唐四元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医疗信息的迅速发展,多数医院已实行持卡就医,即每例患者就医前先办理射频卡.就诊完毕,根据患者意愿,一部分卡将退还医院重复使用.
作者:庄美平;吴琦琦;陈建霞;陈怡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院内综合ICU进修对提高护士长自我效能及重症监护技能、理论水平的效果.方法 将全院48名护士长按计划轮流安排到综合ICU进修2个月,由ICU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进修后由护理部主任与ICU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并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进行民意测评与护士长自我效能感自评.结果 实施院内综合ICU进修后,护士长的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自我效能感、民意测评评分较进修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对护士长进行院内综合ICU培训,可增加其自我效能感,提高综合能力及医护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娟;杨毅华;陶艳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152例CG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包括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动员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实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其负性情绪.
作者:张清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季节急诊患者病种结构和分布规律,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我院急诊科187 504例就诊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患者总例数及各科就诊例数均逐年增加;4个季度的就诊率分别为19.67%、29.39%、28.41%、22.53%;排在前5位的病种是外伤(26.25%)、呼吸系统疾病(13.51%)、消化系统疾病(13.49%)、神经系统疾病(10.33%)、循环系统疾病(9.05%),其中外伤、消化道疾病在2、3季度多,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在1、4季度多.结论 急诊科护理管理者需根据不同季节急诊病种分布特点,做好预见性的科室设备及场地建设,人力资源的配备及合理的排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素美;石丹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在第6版<诊断学>对液体出入量记录项目框架的指导下,根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需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的具体要求,并参考以往液体出入量记录单优点,设计制作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单;使用时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培养、使用标准的量具等措施,使出入量记录能更准确反映患者的体液动态,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崔凤梅;马聪丽;肖红杰;高洁;刘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百多邦联合庆大霉素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58例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局部涂搽喜疗妥治疗,观察组局部先用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10 mg经2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湿敷30 min,再涂搽百多邦软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百多邦联合庆大霉素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效果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江敏;韩学惠;陈小燕;韩芳;黄素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 将6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作者:陈艾华;向莉;陈冬娥;李华;冯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Ⅱ~Ⅲ期压疮治疗效果.方法 将138例(145处)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73处)用常规方法冲洗消毒疮面后,用无菌纱布浸黄诃液湿敷疮面,外敷透明薄膜敷料封闭固定,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69例(72处)同法清洗疮面,艾灸30 min或用鹅颈灯烘烤30 min后撒利福平粉剂,不包扎和覆盖,2~3次/d.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诃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优于常规疗法.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率及相关认知行为状况,为制订防治策略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在规范化性病门诊或现场采样以一对一匿名的形式对女性性服务者236人进行STD/AIDS相关认知行为调查、妇科常规及STD/AIDS专项筛查.结果 236人中,性病患病率16.95%,女性生殖道感染率27.54%,外阴部传染性软疣感染率1.69%,AIDS患病率0.42%.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47.88%,55.08%对性病主要症状缺乏认识,安全套使用率为31.36%;出现可疑性病症状时无1人立即就诊,过后选择正规渠道就诊仅占53.85%.51.69%女性性服务者希望接受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结论 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对STD/AIDS知识了解甚少,STD/AIDS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出现可疑性病症状后就诊率及规范化诊治率低,性病及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对该人群因地制宜大力开展STD/AIDS一级预防的同时,应强调规范化就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目标人群自我防病能力和改变不良性行为的依从性,努力提高STD/AIDS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从而减缓和阻止艾滋病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作者: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满意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工作家庭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与制订缓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应用工作一家庭冲突量表和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127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得分50.71±9.05,工作满意度得分10.28±1.9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家庭冲突3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方差变异量的解释增加了0.100,工作家庭冲突两个方向对工作满意度方差变异量的解释增加了0.099.结论 工作家庭冲突是工作满意度的预测值;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的可能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工作家庭冲突水平,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成守珍;陈维清;陈妙虹;刘涛;卜秀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盖诺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牛率较高[1-2],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有效果,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3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67例)和非循证组(64例).循证组从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改变生活方式、经济承受力4方面循证,得到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有关生化指标和生活方式、依从性等康复情况.结果 循证组血压控制率、相关指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满意率显著优于非循证组(P<0.05,P<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和依从性,有效改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作者:曹存凤;吴为逊;左维民;苗忠;卞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不合作儿童行CT检查时,要求先镇静制动后家长将其摆放于扫描床上,扫描医生或协助护士再根据检查目的和要求调整体位和角度.部分小儿因睡眠太浅,对操作者的手感觉陌生,或操作者手法过重等原因,导致患儿容易惊醒,继而躁动,不得不中断扫描.
作者:段君玉;尧小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GDM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时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 h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 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 min、2 h、6 h、12 h及24 h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 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 h、6 h、12 h、24 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血后6 h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GDM新生儿血糖并根据结果喂食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改善GDM新生儿低血糖状况.
作者:涂敏娟;李先芳;潘运苏;陈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对1例2岁7个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了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存活2年以上.提出针对患儿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全环境保护、锁骨下静脉置菅、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向患儿母亲认真做好解释并指导正确配合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移植成功.
作者:赵晓丽;潘世平;郭亚楠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护士院内培训基地,加强护士专业队伍的素质培养和工作技能的训练.方法 在医院内建立护士培训基地,保证培训基地教学和师资条件,确定培训目标和分层次培训管理,突出以专业实践为基础的培训特点,以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结果 执业考试合格率由培训前85%上升至培训后>95%,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发表论文由培训前14篇上升至30篇.结论 护士院内培训基地的建立,完善了护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护士实践和应用能力,增强了护士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意识.
作者:刘晓姝;孙庆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冠心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9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条目总均分为0.60±0.17(总分为1分);康复相关知识得分高(0.85±0.19),药物知识得分低(0.20±0.20).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药物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时需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为了提高铺床的效率,笔者将常规的纵形折叠方法改为横形折叠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韩维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动脉留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对12例危重患儿予头皮动脉留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再次采血时先弃去血液1 ml,再取1 ml送检,并与直接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采血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小儿头皮动脉留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不影响检查结果.
作者:王晓霞;郝英双;师玉静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