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静;李雨昕;张彧
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患者对护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发现临床技能中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护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及沟通技巧,促进护患交流,取得较好效果,且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佳;蒋晓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对26例糖尿病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健康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血糖监测,术后行肢体护理、压疮预防、疼痛观察及血糖监测.结果 26例患者伤口拆线时间为14~18 d,均为一期愈合.随访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血糖监测是保证糖尿病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才寿;马启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上氦氖激光常用于眼、鼻或外耳道的炎症治疗.治疗时一般均由患者自持光导纤维照射.眼部炎症患者因需闭眼,则必须由护士或家属手持光导纤维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15~20 min,手因无固定的支点而容易晃动,且易致手部酸软.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了氦氖激光治疗仪光导纤维调节固定器,经临床应用50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余丽华;凌娅娅;王琼波;罗丽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采用抗凝、溶栓、祛聚、扩血管、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液高凝状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应用下肢加压装置及抗血栓袜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平均住院25.0 d出院.随访1~6个月,除1例复发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邢桃红;张玲玲;周培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作者:巫海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开发护理美学的多媒体课件,将其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方法 运用Flash、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素材创作和加工,并以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进行总体架构设计以及编程综合处理,后打包发行为成品课件.结果 课件中的动画、文字、视频、图片等穿插组合更易于实现,使得课件整体结构合理,画面精美、生动.结论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作者:曾雪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达到良好的继续教育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1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3.3%护士在2005年度参加了远程教育学习;其中78.8%自己独立完成,16.8%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4.4%由他人代替完成;74.4%护士选择远程教育学习的原因主要认为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仅21.4%认为远程教育学习效果好;远程教育学习与我院开展的区级继续教育讲课项目学习效果的认可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远程教育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已经为广大的护士所认可和接受,但远程教育学习的学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万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2例择期行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相关资料收集、统计.结果 术后3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4.65%,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大量腹水、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不全及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肝硬化性质、肝功能状况、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以及腹水等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重视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在术后不同时段把握观察重点,提供个体化、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马雨慧;周瑞红;刘寒秋;潘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对78例三维矫形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制订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分阶段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其治疗过程能全面系统地了解,能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提示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心理疏导、护理指导等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配合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总结1例巨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体位、伤口及疼痛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健康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陈丽;谌宁;张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52例骨科全麻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重症患者辅以药物治疗.结果 均于发病后2周内恢复正常,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对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其急性精神障碍,及时处理,有利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慧文;罗凯燕;周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对13例青少年瘢痕性秃发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结果 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瓣生长良好,秃发区完全修复,住院50~67 d痊愈出院.其中2例皮瓣臃肿给予重新拆除缝合后痊愈出院.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体位、饮食指导,加强扩张囊Ⅰ期注水观察及Ⅱ期扩张器取出皮瓣转移修复护理,控制疼痛等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熊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校本科护生所具有的能力及自我定位与医院的岗位定位之间的差距,为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及在校本科护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取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医院对本科护生无明确定位,本科生相对专科生无明显优势,在护理技能、教育、科研、管理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决定本科护生后的定位;本科护生对自己定位偏高,而实际能力又未达到医院要求;在职本科护士职业热爱感不强,英语水平低、科研能力弱.结论 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针对在校本科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本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强护士的职业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在校护生应关注社会需求,正确定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
作者:叶小健;陈红敏;范敏;黄追追;贾姣姣;吴小燕;邓丽萍;楼水平;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2例颅内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测评.结果 颅内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因素有特质焦虑、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性别.结论 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况严重,术前护理重点应针对各影响因素,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作者:郑志惠;邓秋容;徐朝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手册内容进行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同伴教育和网络教育等.于健康教育开始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测量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教育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书敏;王金侠;阮纬;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鼻泪管阻塞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疾病.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采用泪道探通加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泪道留置治疗成人鼻泪管阻塞4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谢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较多发生在医院的死亡患者是因突发严重疾病、创伤或事故.突然发生、无法预料的死亡会使丧亲者产生更为强烈的悲伤反应,如不能有效应对则影响丧亲者身心健康,产生身心并发症.居丧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丧亲者有效应对悲伤和失去,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恶性悲伤反应所带来的负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本文阐述了医院提供居丧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医院居丧护理服务的内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傅静;李雨昕;张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骨科内固定手术需要的特殊器械很多,且一般内固定手术的切口相对较长,很容易将较小的器械如螺钉等遗留在切口内.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科自制可存放固定螺钉的钉仓盒,使用方便,便于清点数目,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陈敏敏;张琼;黎开凤;高良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低年资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为探寻高质量的护士培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不同学历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参加培训的134名低年资(护龄≤5年)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对规范化培训非常需要中大专生74人(69.81%),本科生27人(96.43%);希望通过培训尽快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124人(92.54%);需求度排序前5位依次为临床监护技能、护理专业服务流程、护理操作规程、人际沟通技巧和职业防护知识.结论 对临床低年资护士应根据其需求设置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训练,使护士培训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夏玲;陈家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护理部抽查的578份护理病历缺陷情况.结果 护理病历在<条例>实施后发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较前显著增多(均P<0.01);质控后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较前显著增加(均P<0.01);由电子病历改为手写病历后缺陷更多(均P<0.01).主要原因是护理病历检查力度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偏低、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淡漠、手写病历未经修改等.结论 护理部必须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作者:陈静芳;王佩丹;陈幼然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