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华;陈冬娥;胡慧;谭维
目的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中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接受12个月化疗后痰菌转阴及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慧;杨水秀;刘江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阐述护理文化的内涵,护理人员和患者是护理文化的主体和客体.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方面对二者在护理文化上的差异进行分析,二者对护理文化的认知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同一性是构筑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差异性是引发护患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杜琳;王桂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游泳对婴儿运动和语言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选取条件的400名新生儿按出生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名,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并延续至出生后3个月.指导家长观察并记录婴儿第1次俯卧位抬头、独自坐稳、用拇指和示指远端夹取小物品、第1次发音和说单个字或近似字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婴儿第1次俯卧位抬头、独自坐稳、用拇指和示指远端夹取小物品、第1次发音和说单个字或近似字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P<0.05).结论 新生儿和婴儿游泳对婴幼儿运动和语言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卢晶梅;冯燕豫;周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颜菱;李建芳;李新萍;罗艳霞;黄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较常见,渗血少时对患者无影响,多时易加重患者贫血症状,且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鉴此,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菌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任志芳;沈春玲;赵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非护理专业角色和工作负荷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5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科护士长非护理专业兼职平均为8项,病区护士长为6项;科护士长每月非护理兼职时间为(70.0±56.3) h、病区护士长为(44.4±31.1) h;主要兼职是物价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员、负责科室奖金分配和计量员等;77.8%科护士长、32.1%病区护士长超负荷工作;护士长兼职数、兼职时间越多,工作负荷越重(P<0.05,P<0.01).结论 医院应将护士长的工作内容重新分配,减少护士长承担的非护理专业兼职工作,使护士长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
作者:杨莘;邵文利;花蕾;应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自制多功能洗胃床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急性中毒患者按住院日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简易洗胃床进行洗胃,观察组采用自制多功能洗胃床进行洗胃.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为(33.32±8.81)min,对照组为(39.23±15.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功能洗胃床能显著缩短洗胃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功能全、安全性能好,设计达到临床使用要求.
作者:王芳;陈建荣;周以瑞;屠新丽;王建;陈苏营;王晓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支持情况及家属对护理支持行为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护士对患儿家属的支持量表(NPST)及满意度调查量表对125名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患儿家属的总体支持评分为(3.32±0.45)分,家属对护理支持行为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06±0.26)分,其中优质护理支持及其满意度得分高,而情感支持、尊重支持及其满意度得分偏低.结论 护士对患儿家属的支持情况总体较好,患儿家属基本满意.但在注重疾病护理的同时,需加强对患儿家属的情感支持和尊重支持.
作者:周凤玲;辜平;苏旭;龚春桃;刘衍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减轻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79例急诊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刚进急诊科、护理3 h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分量表S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刚进急诊科时SAI及TA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SAI评分显著高于TAI(均P<0.01).护理3 h后观察组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低钾血症患者就诊初期呈高焦虑水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作者:陈艾华;陈冬娥;胡慧;谭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及用药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抽取北京市社区11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疾病及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及用药行为.结果 85.5%老年人正在使用药物,平均每人服用2.96种药物.对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较低的内容依次为注射用药不一定比口服用药更好、更安全(50.9%);老年人合用多种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60.0%);中药有不良反应(67.3%).不良用药行为主要有用药前不太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72.7%),患病时多药并用(69.1%),要求医生输液(52.7%),病情好转时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52.7%).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用药安全的认识不足,存在一些不良用药行为.护士应利用各种机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并进行指导,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药物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
作者:孟娣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并探讨抚触对其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修订版)对105名婴儿进行评估.结果 12个月月龄时分别有1.90%、5.71% 婴儿智力、精神运动非常优秀;0.95%、2.86% 婴儿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迟滞;55.24%、54.28% 呈中等水平.新生儿期抚触者其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显著优于未抚触者(均P<0.01).结论 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新生儿期进行抚触有利于促进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
作者:朱树香;吴汉霞;吴静;刘国艳;杨森蓓;石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8例患者按住院日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即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彰显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 观察组同等级别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均P<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穆建萍;刘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冠心病行PTCA患者的归因偏差进行阐述,其归因偏差包括生理因素和行为因素.患者的归因偏差与知识缺乏有关,受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提出了解患者归因倾向、控制危险因素、强化健康教育、保持情绪稳定、提高自我效能、进行归因干预,可消除患者的归因偏差,减少心脏突发事件,有利于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杰;李明霞;范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同时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 连续坚持3个疗程后,临床控制51例(17.0%),显效93例(31.0%),有效102例(34.0%),无效54例(18.0%),总有效率82.0%.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显著.配合辨证施护避免了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周樊华;刘婷;杨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12例(15处病变)冠心病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行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检查,结果13处病变成功行OCT且获取满意图像,检查中1例出现高血压,1例发生心绞痛,1例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植入支架后症状逐渐缓解,支架植入后复查OCT示支架充分覆盖病变,与血管壁贴合良好,未见斑块组织突入管腔.2处未获取满意图像.提出OCT检查前全面了解病史,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检查前心电图、血压异常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临床症状;检查中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有创动脉压变化及患者神志、表情,加强检查中护理配合,可保障检查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作者:王蕊;张海红;隋雪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辖区老年人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辖区≥60岁且血脂异常的93名老年人采取护理干预,如建立健康档案、入户访视或电话随访、定期用药指导、体格检查、上门服务、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等,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体检,采集静脉血检测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老年人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人血脂水平,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全鹏;雷松蕙;朱秀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压疮是由于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及溃疡,可导致表皮、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慢性疾病及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变换体位,或因护理不当而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压疮.
作者:范胤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 针对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工作薄弱环节,采取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网络,修订护理规章制度,落实考核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和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护士长队伍培训等举措.结果 患者满意率由71.4%上升至90.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由71.4%上升至91.7%,消毒隔离合格率由80.0%上升至95.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81.8%上升至95.0%,合格率由72.2%上升至94.1%,急救物品完好率由75.0%上升至100%.结论 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质量.
作者:李达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阐述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归属支持、实质支持.提出有针对性地提供患者所需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赵华;刘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不少人主动献血,以救治因各种疾病、外伤、休克等急需输血的患者.然而,献血者在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采血侧手臂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皮下淤血,甚至扩展至上臂、下臂,易加重献血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刘红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