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烁;杨斌;魏淑萍
目的 胃癌D2手术是目前公认标准的胃癌手术方式,腹腔镜在胃癌手术中的技术应用也得到了认可,文中探讨腹腔镜胃癌D2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腹腔镜胃癌患者D2手术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日期先后分为5组(A、B、C、D、E),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腹率、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频度等.结果 5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2) min、(306±54) min,显著长于C组(271±31) min、D组(265±35) min和E组(257±33) min(P <0.05);A、B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79±91 )ml、(211±89) ml,明显多于C组(158±52) ml、D组(104±54) ml和E组(89±41) ml(P <0.05);手术频度由A组2.9例/月、B组4例/月逐渐上升到C组5例/月、D组6.7例/月、E组10例/月;中转开腹率由A组25%、B组20%下降到C组10%、D组5%、E组5%;5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手术的学习曲线大致为40例.
作者:黄海波;江志伟;鲍扬;黎介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能够进一步转化为AD.AD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指导治疗.神经影像学方法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RI,s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技术由于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MCI及AD的研究中,并逐步发展成为老年痴呆诊断的影像学标记,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指标.现就近年来AD和MCI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璎;王正阁;贾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军队干部医疗保障是部队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形势下部队医院尤其是军区总医院级别医院的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呈现出疾病诊疗不专业、患者住院时间长、医疗服务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就干部病区专科化收治模式的创立及干部专科病区的设置进行阐述.认为通过新模式的应用和管理创新,使病区诊断准确率有所提升,治疗程序得到合理规范,医疗服务意识逐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促进,既提高了部队干部的满意度,又提升医师工作积极性,干部病区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
作者:申萍;范靖;刘玉秀;胡新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一段时间以来,报端媒体不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让支架飞”,意指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发展到今天,大有支架滥用现象.如何正确看待介入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广大患者受益,这才是支架问世宗旨.
作者:江时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受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有研究显示,AS和CHD的发病存在种族差异.对不同种族间AS及CHD的发病水平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CHD的深入认识,对其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念念;江时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人自身抗原U1RNP 70K通常采用组织提取法或原核表达获得.文中用基因克隆技术,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U1RNP 70K自身抗原,并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检测法.方法 PCR扩增U1RNP 70K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U1RNP 70K.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116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培养上清液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用所表达的蛋白包被硝酸纤维素膜,建立检测U1RNP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ot immuogold filtrationassay,DIGFA).结果 PCR产物约为1300 bp,接近于预期的1314 bp,pPIC9k-U1RNP 70K重组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U1RNP 70K序列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正确,表达产物U1RNP 70K的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Westem blot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U1RNP 70K分子的免疫原性,阴性对照菌无目的条带表达.DIGFA的检测结果与欧蒙酶免疫斑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4.74%( 54/57),阴性符合率为98.00% (49/50),总符合率为96.26%( 103/107).2种方法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617).结论 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高分泌表达了U1RNP 70K蛋白,并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检测U1RNP抗体的DIGFA方法.
作者:杨湘越;张惠菊;徐秀云;兰小鹏;朱忠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院流程(process management,PM)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视角.通过探讨医院PM理论、原则、程序和作用,以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等,对医院如何从流程的视角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出设想与思路.对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品质,体现医院品牌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源成本小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宁志;高茗;茅建华;曾学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逐渐受到重视,但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时有发生,文中对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方法、合并症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177例肾癌均采用后腔路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全组手术时间36~190 min,平均(65.6±29.5)min;出血量30~1500ml,平均(75±20)ml.并发症9例:术中大出血5例,其中副肾动脉、下腔静脉损伤各1例,中转开放;肾蒂滑脱1例,经重新结扎肾蒂而止血;精索静脉损伤2例,出院1~2月后自行吸收.高碳酸血症4例,经加大氧通气量、暂停气腹得到有效解救.切口引流2~5d拔除.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患者术后住院4~14d,平均6.3d.术后随访3~30个月,患者全部生存,无一例肿瘤复发,无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结论 肾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采用三重双向Hem-o-leck结扎锁处理肾蒂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徐锋;位志峰;徐晓峰;马宏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不同黏结剂对牙面湿润度的要求各有差异,为了解牙面湿润度对牙本质黏结剂的影响,探求能达到佳黏结效果的牙面湿润度,文中对2种黏结剂在3种不同牙面湿润度条件下的边缘密闭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30个新鲜体外磨牙随机分为6组(A、B、C、D、E、F组),在颊舌面牙颈部制备2mm×3mmV类洞,A、B、C3组用Clearfil SE BOND自酸蚀黏结剂,D、E、F组用ibond自酸蚀黏结剂黏结,A、D组牙面干燥时间为0s,B、E组牙面干燥时间5s,C、F组牙面干燥时间10s,均用3 MZ350树脂充填,2%甲苯胺蓝染色,从充填体正中剖开牙齿,观察充填体颌壁和龈壁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 A、B、C3组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边缘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之间和B、E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面湿润的情况下,颌壁和龈壁ibond黏结剂的黏结性均好于Clearfil SE BOND黏结剂,在牙面干燥的情况下,龈壁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颌壁Clearfil SE BOND好于ibond黏结剂.窝洞干燥时间对ibond黏结剂的影响较小,对Clearfil SE BOND黏结剂影响较大.
作者:赵俊;金磊;兰俊;郭婷;苏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基因转染可减轻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但如何主动调控转入体内基因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以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的AT2R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载体,探讨AT2R在体可调控表达及对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分别将PBS液、常规培养的大鼠MSC、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的AT2R基因转染的MSC局部灌注,后者又分为给予强力霉素( deoxycyline,Dox)及不给予强力霉素组.于术后14、28 d取材,分析新生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AT2R在大鼠颈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导入转染AT2R-MSC+ Dox组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面积较其他各损伤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AT2R的表达显著增高;MSC对血管内膜增生无明显影响.结论 四环素可调控AT2R基因在体可调控表达系统受到Dox的有效控制,可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作者:苗莉;罗先润;景涛;张辉;刘安丰;娄云霄;何国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焦虑、抑郁尤为重要.文中旨在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 将102例CHD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为心理干预组,52例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0项症状清单(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SCL-90首次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3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CHD伴焦虑、抑郁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继明;徐军;缪东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关于CHD危险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体重、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可改变的因素.然而不同的危险因素在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对于CHD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俞阅彦;江时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失衡可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是组织纤维化包括腹膜组织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及MMP-2、TIMP-1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在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中添加丹参酮ⅡA了解其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腔MMP-2和TIMP-1的影响.方法 取6例择期手术患者的网膜体外培养腹膜间皮细胞,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同步后分成对照组、PDS组、丹参酮ⅡA1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mg/L)、丹参酮ⅡA5 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5mg/L)、丹参酮ⅡA 10 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0 mg/L)5组(每组6例)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MMP-2、TIMP-1的含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MMP-2、TIMP-1 mRNA的表达.前瞻性观察38例持续非卧床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进行为期6周的研究.实验组在前3周使用添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 10 mg/2L)的PDS治疗,4~6周使用常规PDS治疗,对照组均不加药治疗6周,分别在开始时、第3周末和第6周末检测2组患者透出液MMP-2、TIMP-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S组人腹膜间皮细胞产生MMP-2明显增加(P<0.05),MMP-2/TIMP-1比值明显升高(P <0.05),表达MMP-2 mRNA明显升高(P<0.05);添加丹参酮ⅡA干预后,丹参酮ⅡA1mg/L组、5mg/L组、10mg/L组MMP-2产生与PDS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MMP-2/TIMP-1比值明显下降(P<0.05),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TIM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用药后实验组患者透出液MMP-2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0.05),透出液TIMP-1无明显变化,停药3周后,透出液MMP-2较用药3周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影响人腹膜间皮细胞MMP-2、TIMP-1 mRNA的表达,调节MMP-2/TIMP-1平衡,改善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D患者腹腔内高MMP-2状态.
作者:孙琤;张苗;蒋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部软组织损伤常见的疾病,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且方法多样,文中旨在观察肱骨外上髁炎痛点封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期间对220例肱骨外上髁炎病例进行局部痛点封闭注射醋酸泼尼松,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96%患者获得回访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优良率为96.0%,半年后复发者4例,1年后复发者2例,复发率为3%.结论 局部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保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俊;徐建达;胡素琴;程秀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作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液体超负荷危害的认识加深,以往的标准补液方法受到挑战,限制性补液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中,液体限制和目标导向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但这一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支持.与补液量一样,液体种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晶体液与胶体液的争论仍在继续.目前,快通道外科中的液体治疗策略更倾向于“晶胶合用、各尽其能、速度适宜、个体化治疗”.
作者:郭振;李幼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慢性顽固性疼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Ⅰ)载体具有天然嗜神经性,适合神经系统转基因治疗.皮下接种HSV-Ⅰ载体,能有效传递疼痛调节基因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感觉神经元,编码抑制性神经递质或抗炎递质,减轻了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种全新的止痛方法,没有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能与标准的止痛治疗措施联合应用,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现就HSV-I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红;李伟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医学模式迫切要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临床外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保证全面的培养要求,这不仅包括临床专业能力及外科手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还要有创新能力、医学道德、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温浩;黄宏国;楚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目前,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良性妇科疾病的治疗.文中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第九二医院进行良性妇科疾病手术患者52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320例,开腹手术200例,比较2种手术利弊.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长,P<0.05.手术并发症2组各有不同,腹腔镜组10例中转开腹、5例发生皮下气肿、1例膀胱损伤;开腹手术组切口愈合不良5例.结论 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刘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用于乳腺癌的筛查,文中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ultrasound-guided automatic biopsy,USGAB)对乳腺肿瘤病理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普通超声诊断的乳腺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获取病理结果.将超声诊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符合率为70.0%;58例穿刺活检结果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穿刺诊断符合率96.7% (58/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具有安全、准确、快捷、取材质量高等优势,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烁;杨斌;魏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明确有效治疗措施.文中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氮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与DN的关系及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治疗组,2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每组10只.第10周末测定血糖、肾重/体重、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各组血清NO含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ot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mcture nitric oxide synthases,cNOS)活性.结果 糖尿病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但肾重/体重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组NO水平和T-NOS、i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或0.01),糖尿病治疗组NO水平和T-NOS、iNOS活性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cNOS活性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DN大鼠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明显升高.吡格列酮非降糖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NOS活性和减少NO生成有关.
作者:杨前勇;聂忠;宋宁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