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明梅;曲桂荣
总结278例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提出严格选择患者,排除严重营养不良、凝血功能异常及腹水患者,是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基础.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干燥、固定松紧适宜,防止缺血、渗液,定期松动导管防止内垫包埋,加强对患者和家属教育,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邹志英;彭南海;吴素梅;江志伟;黎介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崔丽华;王凤霞;李丽;董凤仙;靳彩霞;白秀芝;董晶;李妹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乳癌患者手术后留下较大创面,术后创面引流对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皮瓣坏死及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对28例乳癌手术患者采用自制小型负压引流瓶引流手术创面,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落仙;朱爱君;邵诗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健康教育模式,即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等阶段.结果 观察组入院指导、药物指导、饮食指导、检查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有效率均达90.0%以上;对照组功能锻炼指导、疾病预防指导有效率尚未达到80.0%;两组药物指导、检查指导、功能锻炼指导、疾病预防指导等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式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可行、有效,是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
作者:温杏良;凌娅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寻找一种舒适、安全、省时省力的手术床单.方法 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组使用市售一次性台布;观察组使用改良手术床单(其结构包括布单、头圈套、上肢固定带、尼龙搭扣、下肢固定带、绑带).观察两组体位安置时间、自感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体位安置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P<0.01);两组舒适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改良手术床单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高友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0例小儿腹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吻合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娴熟的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评.
作者:周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20例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结果发生并发症16例,以腹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尿潴留、骶尾部红肿、低血压为常见.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在术后镇痛过程中对患者做好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子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外伤性截瘫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将106名外伤性截瘫患者配偶作为观察组,同期四肢骨折住院患者配偶97名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探究影响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配偶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患者的截瘫类型、损伤部位、受伤原因等与配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 应提供多维度的护理干预帮助外伤性截瘫患者配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净;刘长美;柳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非意恳妊娠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的影响.方法 将420例非意愿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节育避孕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图片、宣传册、音像资料、专业人员讲解等形式进行紧急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周后采用紧急避孕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知识水平和意愿差异显著(P<0.05,P<0.01);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紧急避孕知识水平和紧急避孕意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非意愿妊娠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的掌握起到重要作用,而普及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延丽萍;牛光花;万迎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0例(24颗牙缺失)患者进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术前做好器械和患者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正确指导.结果 10例患者(24颗)随访3个月至1年,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提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上颌窦提升同期人工种植牙获得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邢军;刘雪松;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200例外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患者在入院教育需求中将医院规章制度介绍和如何配合检查治疗放在首位;手术前后教育需求以对术后疼痛、如何缓解术后不适、术后恢复情况、手术过程及时间、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而对于术前准备知识及麻醉注意事项等与手术相关的行为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出院教育需求中活动休息、复查随诊、正确用药排前3位,其次为营养、预防复发、家庭护理、自我护理;出院后咨询需求患者首选返院咨询(78.12%)、电话咨询(89.58%)2种形式;教育方式需求依次为护士个别指导,观看教育录像,应用患者教育手册和患者现身说法;对施教者的需求特点为149例(77.60%)患者选择医生,首选护士者仅43例(22.40%).结论 外科患者围术期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对健康教育方法需求具有多样性.护理人员应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围术期全程分期教育及分病种教育对策.
作者:王晓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加虹膜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时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春;刘志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0例男声女调[发音基频(268.36士39.80 Hz)]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术前解除惠者的负性心理,除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取半卧位、适时嗓音训练、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手术后7d发音基频(150.00士34.90)Hz,接近正常发音基频(158.00土23.91) Hz.提示做好术前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有助于使患者嗓音恢复至正常,发音自然流畅.
作者:张盛静;魏良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145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和B组(75例).A组采用传统结肠镜方法检查并施行常规护理;B组采用无痛检查方法,即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μg/kg,1~2 min后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中、后均施予针对性护理支持.结果 两组MAP、HR组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00%;B组92.00%患者镇静程度达Ramsay 2~3级水平,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1);B组镇静镇痛效果、遗忘及满意程度和再次接受结肠镜意愿显著优于A组(均P<0.01).结论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安全;护理支持是顺利完成检查的有效保障.
作者:邝慕珠;徐显林;张嘉;谢伦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手术体位(俯卧位)耐受力训练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穿刺部位感染,进行并发症的观察,特别是加强康复训练的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手术,且疗效显著,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是进行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惠珍;刘锦波;汤雪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使用微型电动磨钻可缩短颈椎后路棘突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但在使用中易产生骨末,必须向磨钻处不断推注生理盐水,才能使术野清晰.鉴此,我科自行研制了加压冲洗器,临床应用20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玉;付晓欣;吴月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DVT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症状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机械性预防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DVT的发生机制及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胥明梅;曲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寻找减轻或改善围术期患者焦虑、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方法.方法 将200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耳穴贴压护理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围术期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即在耳穴板上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小方块胶布贴于耳穴位,使用时间为术前3 d至术后3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焦虑程度和心率、血压进行评定与监测.结果 两组术前1 d、术后3 d焦虑程度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入手术室后20 minA组心率、收缩压较术前1 d显著增加(均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入手术室后20 min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围术期行耳穴贴压法配合常规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和血压,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延东;王惠萍;王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有关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模式、重要性与优势、社区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现状及效果.结果 发现目前针对艾滋病的主要健康教育方法有知识、态度行为模式,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模式.社区在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优势.我国建立了健康教育体系、艾滋病/性病(AIDS/STD)监测体系等,然而仍存在组织网络不健全,卫生人力不能满足需求,信息传递障碍以及欠发达农村的艾滋病知识宣教工作薄弱,对流动人口、学生、农民等人群健康教育模式不够多样化等不足.解决的途径主要是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全组织管理,强化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等.提示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些合理的途径有可能得到解决.
作者:李映兰;周阳;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临床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08例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在手术前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方式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率为64.8%~100.0%,对教育方法需求以医务人员个别指导(93.5%)和健康教育处方(90.7%)为主,方式则为集中返院咨询(98.1%)和电话咨询(90.7%).结论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较强烈,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妊娠率.
作者:卢桂英;李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