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凤;刘继荣;李冬梅;范晓华;周翠娥
目的 探讨控烟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吸咽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40例吸烟的男性骨折住院患者在建立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吸烟与健康知识的认知干预,对其错误的认知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加强健康教育,给予行为干预,使其主动戒烟,养成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干预前后患者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患者吸烟与健康知识测试得分15.97士7.7,干预后26.97士2.6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吸烟态度和行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控烟护理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王桂芬;余海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0~2006年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服用陈皮木香水预防术后腹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手术体位(俯卧位)耐受力训练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穿刺部位感染,进行并发症的观察,特别是加强康复训练的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手术,且疗效显著,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是进行经皮穿刺SKY骨扩张椎体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惠珍;刘锦波;汤雪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崔丽华;王凤霞;李丽;董凤仙;靳彩霞;白秀芝;董晶;李妹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操作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在输液过程中正确使用药物和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技能.
作者:毛惠娜;杨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以往沙袋的制作方法是直接使用单层橡皮单针线缝制.虽然防水耐用,可沙子很容易从针眼和两针之间的缝隙出来,既影响整洁也不利于保持手术部位的无菌.笔者自制一种防漏沙袋,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8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又红;管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眷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安排甘露醇与抗生素的输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于5个时间段使用抗生素头孢三嗪,即应用抗生素后60 min使用甘露醇(1组)、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2组)、同时应用甘露醇和抗生素(3组)、应用抗生素前30 min使用甘露醇(4组)、应用抗生素前60 min使用甘露醇(5组).应用抗生素60 min后留取脑脊液标本,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 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其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时段(均P<0.01).结论 静脉输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血脑屏障开放为佳状态,抗生素通过率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厉春林;郑慧军;胡娜;曾莹;汪沁芳;汪晖;何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0例男声女调[发音基频(268.36士39.80 Hz)]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术前解除惠者的负性心理,除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取半卧位、适时嗓音训练、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手术后7d发音基频(150.00士34.90)Hz,接近正常发音基频(158.00土23.91) Hz.提示做好术前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有助于使患者嗓音恢复至正常,发音自然流畅.
作者:张盛静;魏良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留置T管出院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入院即建立回访登记本,管床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电话回访.结果 观察组电话回访率100.0%,T管引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满意度达100.0%.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搭建了患者与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刘昌丹;杨春梅;王平;向永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城镇居民社区护理现状与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台州市5个社区251户家庭的749名居民和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结果 69.7%居民有老年慢性疾病护理需求、67.7%有家庭病床和残疾人康复需求、63.2%有急救护理需求、60.2%有上门护理需求;62.0%居民健康理念落后、69.8%居民社区护理观念滞后.健康理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与社区护理需求变量关系显著(均P<0.01).30所服务站护士比例占22.9%,非普教中专毕业生占68.2%,无学历占18.2%;均采用以医疗为主、自负盈亏的服务模式.结论 对照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发现台州市居民的保健需求与社区护理质量矛盾突出,滞后的社区护理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制约社区护理发展,需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作者:杨通河;陈华;祝丹峰;江文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将肾脏内的结石在术中经X线C臂机定位后,在灌注泵持续低压灌注的同时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并将碎石粒冲出体外的过程.这一手术操作由于持续灌注.容易浸湿无菌敷料,污染手术野及操作医生的手术衣、洗手裤等.
作者:陈敏敏;罗秀元;黎开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已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增粗肿胀,系膜水肿增厚,阑尾腔内充满脓液,张力增高,镜下操作时或阑尾切除后取出过程中,易造成阑尾破溃,脓液外溢,污染腹腔或穿刺口,造成术后腹腔残余感染或穿刺口感染.
作者:刘英;刘金鹏;邱文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80例喉癌手术患者的陪护家属进行术前术后、气管切开术、鼻饲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家属均能有效地配合护理;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0例临床治愈出院,71例随访中1例发生鼻饲管部分脱落,得到及时处理.提出护理人员对喉癌手术患者的陪护进行评估,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术前术后、气管切开术、鼻饲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出院护理等知识与技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姬;杨华;彭新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即遵循系统化、互动化、全程化、个体化、重点化原则,分住院一、二、三阶段及出院前4阶段教育,并根据患者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及形式.教育形式有口授式讲解、谈心式调查、一对一个别宣教、召开患者座谈会及口试反馈等.结果 与对熙组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改善更为显著(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出院后3个月PT延长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秀银;朱凤;王爱新;李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乳癌患者手术后留下较大创面,术后创面引流对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皮瓣坏死及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对28例乳癌手术患者采用自制小型负压引流瓶引流手术创面,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落仙;朱爱君;邵诗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使用微型电动磨钻可缩短颈椎后路棘突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但在使用中易产生骨末,必须向磨钻处不断推注生理盐水,才能使术野清晰.鉴此,我科自行研制了加压冲洗器,临床应用20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玉;付晓欣;吴月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陈丽静;伦丽芳;张拔山;刘小红;李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26例以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术前行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术后细心观察病情,加强饮食、体位护理等措施.结果 经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84.1%,未发生并发症.提示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新方法,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静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3例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住院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指导,各种检验、检查和白内障单病种限价知识等;采用口头、书面、示范教育等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住院健康教育使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保证了整体护理与整体医疗的有机结合.结论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二级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