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

杨俊华;蒋蓉;董志华

关键词:急救药品, PDCA循环,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参照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急救药品的管理标准,制订本院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循环法,对临床急救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控制1年后急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由实施前97.O分上升至99.3分.结论 PDcA循环法保证了急救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是临床急救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局部阻滞治疗下肢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对46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在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基础上采用DRO型快速加压止血器袖带缚扎患肢近端,辅以药物局部阻滞治疗,结果治愈3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7%.提示静脉局部阻滞治疗下肢静脉炎疗效显著,方便经济;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高凤;车兴美;倪佃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素质教育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素质教育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护理中专生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50名,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实验班实施素质教育法,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疑解惑、导入新课,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实施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运用素质教育法进行基础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制黄麻纱条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制黄麻纱条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清创消毒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黄麻纱条湿敷;对照组常规清创消毒后,用利凡诺尔纱条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自制黄麻纱条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丽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生人文知识需求及文化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护生)对人文知识需求及护理文化能力状况,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人文知识需求评估量表和美国护理文化能力评估量表(IAPCC-R),对2所高校309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人文知识需求得分为27.14±3.72,文化能力得分为63.68士4.85.人文知识需求与护理文化能力呈正相关(r=0.218,P<0.01).结论 2所高校人文知识需求和文化能力得分均低,需加强护生人文意识,充分调动护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人文知识和文化能力.

    作者:杜丹丹;陈京立;黄万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生法律知识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

    对高等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缺乏正规系统的学校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缺乏对相关法律证据的认识及书写护理记录的知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应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在校护生法律法规教育,将法律知识融入临床各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实施护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提升护生综合素质,以切实增强护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孟发芬;张霄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密闭式输液治疗车的改制与应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难题,并直接影响医院的生存.科学有效地防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2~11月对输液治疗车进行改制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志红;董宇;侯学智;庞爱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热敷恒温煎煮器的研制与应用

    中药热敷是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即通过温度与药物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秦亚玲;耿玉珍;舒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木鳖子仁加食醋外敷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对60例淤积性乳腺炎的患者采用木鳖子仁加食醋局部外敷并予以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 治愈57例(95.0%),好转3例(5.0%),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治疗前加强护患沟通,并指导患者按需哺乳,注意哺乳姿势等对症护理可使其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扈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回顾性总结10例经口咽入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加强康复指导是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邹桂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报警动脉止血绷带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提高手术后动脉留置针拔除后的局部止血效果,笔者设计报警动脉止血绷带行压迫止血,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黎敏;蒋忠;周亚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俯卧位托手板的制作与应用

    材料与制作:备长120cm、宽40cm、厚O.5cm木板1块,长45cm、宽30cm、厚5cm泡沫垫2块,并用一次性枕套套好备用,另用棉布缝制1根长180cm、宽45cm的束臂带.

    作者:钟燕;汪孝芳;周厚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试论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护嘱系统的构建

    目的 探讨护嘱系统在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我国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实际,分析实施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护嘱实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管理、时间管理等理论进行护嘱系统的开发、运用与管理.结果 构建了新的护嘱系统,并形成了护理管理规范.结论 新构建的护嘱系统为护理质量的实时控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条件.

    作者:陈一丹;肖秀英;陈世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女性患者经尿道膀胱灌注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女性患者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管膀胱灌注;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管行膀胱灌注.结果 观察组灌注时临床不适症状及药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管行膀胱灌注,操作方法简单,可减轻患者的临床不适感,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疗效.

    作者:谢国璀;刘俊;陈玉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制三角枕在脊柱骨折患者翻身中的应用

    脊柱骨折患者在翻身时,重要的是保持脊柱在同一水平.而侧卧位时由于普通枕芯弹性大且旧枕芯内填充物不平,使患者不能维持正确卧位姿势,致脊柱压力不均,患者感觉疼痛,使骨折移位.我科采用自制三角枕做垫靠物辅助翻身,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竹;顾辛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同理心在产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对同理心的定义、组成部分、核心、主要内涵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科的风险及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同理心第五层次的表达、主动倾听、真诚相处、表达同理反应,可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朱文娟;汪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妊娠晚期并存乳癌患者行剖宫产加乳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并存乳癌患者行剖宫产加乳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10例妊娠晚期并存乳癌患者行剖宫产加乳癌根治术,做好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加强手术体位护理与新生儿护理.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88 min,平均58.8 min;术中出血量85~110 ml,平均90.8 ml.无手术死亡,术中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妊娠晚期并存乳癌患者行剖宫产加乳癌根治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及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立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致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 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 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柳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胸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胸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择期行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即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手术相关知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及对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健康知识需求确定模拟内容,设计实物模拟和视频模拟,分阶段对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和模拟训练.结果 实验组术后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缩短了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朝梅;任坚;黄丽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3例左肺切除加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护理

    对3例左侧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左肺切除加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住院21.0d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至1年,病情无复发.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次性中单的改进方法

    一次性中单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规使用方式是以横形铺于床面,以中单两端压于床垫下进行固定.此法搬运患者、使用摇床、患者翻身均影响中单的平整,尤其是烦躁患者使用时易起皱折,不能保证患者舒适及床单位的平整.为此,我们将一次性中单加以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正伟;杨京群;谭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