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每小时尿量监测装置

古学秋;胡琳娟;黄艳

关键词:尿量记录, 监测装置, 革新推广
摘要:在危重患者监测中,监测每小时尿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休克、心脏手术后及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每小时尿量主要反应有效循环容量及肾脏功能,为保证每小时尿量测量的准确性,我科自制了一种监测装置,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于临床2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新用途.方法 对25例婴幼儿外伤性双额部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前囱穿刺硬膜下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术者持留置针于前囱门两侧角距中线旁2.5 cm处以30°~45°向后外方倾斜刺入2~5 mm,有落空感并见液体流出,表明留置针进入硬脑膜下腔,将留置针外套管缓慢向前推进至10~15 mm,退出针芯.妥善固定后连接引流袋或引流瓶.结果 25例穿刺均顺利,引流时间平均7.0 d;引流量平均96.0 ml,积液完全消失或明显减少,症状减轻.术后1个月及3个月2次复查CT,双额部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CT示脑复位满意,原发病治愈.结论 前囱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方法.使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引流,方便观察与护理,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损伤小.

    作者:李作凌;吕秀霞;郭杰;丁艮晓;冯长乐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简易人工鼻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和过滤清洁生理功能消失,而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黏稠、结痂,痰液难以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和气道护理的难度.我科于2007年1月自行制作简易人工鼻(下称人工鼻)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朱颖洁;罗冬冬;杨富英;田建华;丁皎皎;江晓明;邓艳芬;黄秋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挤压术联合高频电疗治疗重度沙眼患者的护理

    对102例(204眼)重度沙眼患者采用挤压术联合高频电疗,同时配合眼部滴药治疗,结果102例中,30 d内68例、45 d内26例、60 d内8例均治愈,明显地缩短了治愈时间.提出加强用眼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坚持合理用药,采用挤压术联合高频电疗是治疗重度沙眼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树玉;胡爱清;周文凡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概念式教学法实施中临床教师态度与行为调查

    目的 探讨概念式教学法实施中临床教师的态度与行为状况.方法 将2001级33名护生分为对照组,2002级、2003级27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理论授课毕后再行临床实习;观察组采用概念式教学法,即理论授课与临床实习同期进行.采用临床教师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评价临床教师的态度与行为.结果 观察组专业胜任、人际关系、人格特质、教学能力等4项内容评价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概念式教学模式给临床护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教师应从专业胜任、人际关系、人格特质、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态度与行为的修正和自我完善.

    作者:朱小平;毛宗福;程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介绍一种简易孕妇兜腹带

    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的孕妇,到妊娠晚期由于子宫过度扩张,大部分会形成悬垂腹,这些孕妇多有下腹部坠痛及(或)腰背部疼痛症状,严重者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甚至造成胎膜早破、早产.鉴此,笔者自制简单孕妇兜腹带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艳;夏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气道疾病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施行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的29例气道疾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前重点进行呼吸道护理,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氧疗、营养支持和体位训练;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合理进食、口腔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保证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提示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岳;张静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旧布料在手术室洗手中的应用

    手术前消毒手后常需将手及手臂残留的碘伏擦干后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由于残留于手中的碘伏湿、粘,不便于穿衣或戴手套,以往采用灭菌干纱布块擦拭的方法,由于纱布块小不易擦干且浪费较大,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废弃的布料制成布块,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英;陈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纤维桩桩冠修复术的护理配合

    对33例37颗患牙首先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纤维桩套装行桩核修复,给予熟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结果33例患者在纤维桩的修复治疗中,均达到满意修复效果.提示合理正确的护理操作可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文姝;金英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行胃旁路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28例2型糖尿病行胃旁路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术后重视血糖监测、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保持胃管引流通畅,加强自理行为能力训练等围术期护理.结果28例患者术后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周停止使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并不再限制饮食.11例术后随访1年,示糖尿病治愈.提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恢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高艳红;张利岩;张新国;邓佩;张敬伟;林牡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介绍一种单人更换气管套管系带的方法

    气管套管系带常由2人操作,撤去原系带后,一人用手按压气管套管两翼以固定,另一人更换系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对气管套管两翼按压的力度、牵拉等刺激,患者易产生咳嗽、疼痛等不适.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Ligasure技术治疗痔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Ligasure技术(LT)治疗痔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对采用LT治疗的42例痔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患者均诉切口疼痛,而肛周瘙痒、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较轻.经对症护理后效果显著.结论 LT治疗痔疗效显著,而做好术后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疼痛护理是LT治疗痔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

    作者:钟玉莲;陈丽莉;陈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论提高专科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针对现阶段专科层次临床护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把好教师关、备课关、课堂教学关和临床见习关4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以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邹淑珍;邓翠珍;马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妊娠期梅毒罹患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罹患妊娠期梅毒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孕期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拟调查表对5家医院初次产前检查的孕妇和住院分娩的待产妇、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患者(675例)进行面对面的产前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职业分布以干部和工人发生率较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孕前不用或少用避孕套等是罹患妊娠期梅毒的主要相关因素.配偶(性伴)患过性病占24.0%,其中患过梅毒占14.7%,拒答占9.9%.孕妇文化程度、月收入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密切关系(均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及配偶(性伴)罹患梅毒令人堪忧,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望赢得孕妇及其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健康教育应作为妊娠期梅毒的重要护理干预手段.

    作者:陈起燕;张荣莲;陈烈平;王秀云;张丽萍;修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管在副乳切除术中的应用

    副乳多发生在腋窝前缘,是一团乳腺组织.女性生育阶段较多见.副乳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出现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活动、健康及美观.副乳切除手术后可形成局部腔隙,若应用负压引流将切口内积气积液及时引出,可促进切口愈合.笔者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将一次性静脉输液管用于副乳切除术后负压引流27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家玲;曾俊;谢维英;陈志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床上布带圈操(1套8节)进行循序渐进训练,即患者借助布带圈于术后6h、18 h、24 h、48 h、72 h进行呼吸、胸腹、四肢的运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内压、腹胀、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每日进食量、镇静催眠药物使用率、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且安全、省力、趣味、简单、实用.

    作者:刘礼秀;余志宏;张志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4例子宫肌瘤实施LAVH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路径组64例采用制订的临床路径模式,即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和执行小组,制订医疗用临床路径和患者用临床路径,实施临床路径,收集临床资料,作出效果评价;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医疗护理模式.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满意度等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行LAVH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医疗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炎红;陈民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乳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与乳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据其结果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对80例乳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乳癌患者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得分较低,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社会支持与乳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乳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振琴;闫凤玉;孔德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肝移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此类特殊人群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SF-36简明健康量表,对52例肝移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移植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均P<0.01);肝移植患者家属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对健康总评价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P<0.01);焦虑、抑郁情绪与肝移植患者家属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健康总评价呈负相关(均P<0.01),抑郁情绪与患者家属的生理职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敏;崔焱;李相成;许勤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再行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

    对1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并腹腔内广泛侵犯的患者再行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提出特殊情况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要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万静雯;赵体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苏合丸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目的 观察苏合丸外敷脐部(神厥穴)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胃肠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手术后12 h采用苏合丸敷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微波仪照射脐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P<0.01),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 苏合丸敷脐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脐部能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林翠珍;雷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