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妊娠并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

林航

关键词:妊娠,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护理
摘要:对1例妊娠38+3周并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孕妇采取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做好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措施,1周后母儿痊愈出院.提示准确到位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妊娠并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苏合丸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目的 观察苏合丸外敷脐部(神厥穴)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胃肠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手术后12 h采用苏合丸敷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微波仪照射脐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P<0.01),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 苏合丸敷脐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脐部能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林翠珍;雷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现状概述

    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从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皮试、皮试药物的选择、皮试液浓度的标准、更换批号或再次使用是否重新皮试、皮试阳性和皮试液含增效剂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临床操作规程.

    作者:张凤玲;程山姿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儿童重度烧伤大面积切削痂植皮的手术配合

    总结69例重度烧伤患儿大面积切/削痂植皮的手术配合要点,认为其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环境准备、麻醉护理、术中配合、术中输液管理、手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等,全面了解重度烧伤可保持术中患儿适应内环境的变化,使之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蔡红;田国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旧布料在手术室洗手中的应用

    手术前消毒手后常需将手及手臂残留的碘伏擦干后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由于残留于手中的碘伏湿、粘,不便于穿衣或戴手套,以往采用灭菌干纱布块擦拭的方法,由于纱布块小不易擦干且浪费较大,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废弃的布料制成布块,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英;陈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护理

    对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去除诱发因素,加强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2例中9例经开颅动脉瘤夹闭或介入弹簧圈栓塞后康复出院,3例Hunt-Hess Ⅳ~Ⅴ级患者因出血量大致脑疝而死亡.提出根据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作者:姜玉荣;王珍;李学新;张翠霞;薄其美;冯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床上布带圈操(1套8节)进行循序渐进训练,即患者借助布带圈于术后6h、18 h、24 h、48 h、72 h进行呼吸、胸腹、四肢的运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内压、腹胀、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每日进食量、镇静催眠药物使用率、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且安全、省力、趣味、简单、实用.

    作者:刘礼秀;余志宏;张志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患者的护理

    对8例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膨宫液出入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仅切除绝大多数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除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提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保留子宫,而恰当的护理配合是预防并发症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于桂云;邵艳萍;杨巍;许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供精自愿者的心理顾虑及其对策

    探讨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精源困难的原因,对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精子库1 168名供精自愿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供精自愿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顾虑,包括害怕资料泄密、对子代负有责任、子代近亲结婚、伤害身体以及影响学习或工作等,通过对供精自愿者心理顾虑因素及对策分析,以期解除他们有关的心理疑虑,提高供精员数量.

    作者:张凡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术中肢体被动活动对全麻患者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被动活动全麻恢复期患者下肢对缓解术中躁动及其他不良情况的效果.方法 将全麻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手术拔管时间在全麻开始2 h、3 h、4 h、手术结束前由巡回护士为患者做一系列下肢被动活动,对照组患者则不做任何被动活动.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中采取下肢被动活动,有利于减轻患者恢复期躁动,使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气道疾病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施行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的29例气道疾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前重点进行呼吸道护理,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氧疗、营养支持和体位训练;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合理进食、口腔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保证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提示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岳;张静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32侧鼻泪管阻塞接受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并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换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1~2年,20例(26侧)患者鼻腔造瘘口通畅,6例(6侧)造瘘口仍反复闭塞,疗效差.结论 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谢敏;陈庆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

    总结肠镜检查前、腹部手术等多种肠道准备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清洁灌肠和各种中西药药物导泻等.肠道准备法各有特点,指出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肠道准备方法,方可取得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

    作者:尹忠元;李凤辉;苏国兵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自制每小时尿量监测装置

    在危重患者监测中,监测每小时尿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休克、心脏手术后及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每小时尿量主要反应有效循环容量及肾脏功能,为保证每小时尿量测量的准确性,我科自制了一种监测装置,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于临床2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古学秋;胡琳娟;黄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Ligasure技术治疗痔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Ligasure技术(LT)治疗痔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对采用LT治疗的42例痔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患者均诉切口疼痛,而肛周瘙痒、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较轻.经对症护理后效果显著.结论 LT治疗痔疗效显著,而做好术后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疼痛护理是LT治疗痔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

    作者:钟玉莲;陈丽莉;陈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再行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

    对1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并腹腔内广泛侵犯的患者再行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提出特殊情况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要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万静雯;赵体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介绍一种简易孕妇兜腹带

    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的孕妇,到妊娠晚期由于子宫过度扩张,大部分会形成悬垂腹,这些孕妇多有下腹部坠痛及(或)腰背部疼痛症状,严重者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甚至造成胎膜早破、早产.鉴此,笔者自制简单孕妇兜腹带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艳;夏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纤维桩桩冠修复术的护理配合

    对33例37颗患牙首先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纤维桩套装行桩核修复,给予熟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结果33例患者在纤维桩的修复治疗中,均达到满意修复效果.提示合理正确的护理操作可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文姝;金英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简易人工鼻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和过滤清洁生理功能消失,而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黏稠、结痂,痰液难以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和气道护理的难度.我科于2007年1月自行制作简易人工鼻(下称人工鼻)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朱颖洁;罗冬冬;杨富英;田建华;丁皎皎;江晓明;邓艳芬;黄秋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套舒适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舒适,赢得患者信赖;术中人文关怀,舒缓紧张情绪;术后生理舒适,减轻患者痛苦.结果 术中观察组患者心理指标总分、生理评价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后下床时间提前(P<0.01),住院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LAVH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黄小红;谢小玲;祝妍华;洪华;亓华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管在副乳切除术中的应用

    副乳多发生在腋窝前缘,是一团乳腺组织.女性生育阶段较多见.副乳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出现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活动、健康及美观.副乳切除手术后可形成局部腔隙,若应用负压引流将切口内积气积液及时引出,可促进切口愈合.笔者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将一次性静脉输液管用于副乳切除术后负压引流27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家玲;曾俊;谢维英;陈志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