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梅举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腹膜后腹腔镜途径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 结果:67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0.5 min,术后平均住院3 d,随访3~9个月,2例复发. 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途径行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适用于单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手术复发者.
作者:马允;周水根;张征宇;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疼痛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知识的发展,超前镇痛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现将目前关于超前镇痛用于急性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辜晓岚;徐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对兔角膜穿通伤的急救效应. 方法:对18只新西兰兔的双眼制作相同的角膜穿通伤模型,左眼作实验组,用α-氰基丙烯酸酯封闭伤口,右眼作对照组,用10-0线行间断缝合.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术前及术后3 d连续测定两组兔眼眼压(IOP),观察兔眼IOP的波动情况;术后在裂隙灯下观察双眼的眼内容物情况. 结果:α-氰基丙烯酸酯封闭兔眼角膜穿通伤手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后3 d内IOP可恢复至术前水平,眼内容物稳定.术后3 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IOP值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可用于角膜穿通伤的急救.
作者:吴艳;薛春燕;黄振平;黎介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Epstein-Barr病毒( EBV)转化的分泌血型特异性抗体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 方法:采用EBV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加入环孢素抑制T淋巴细胞,建立B血型人B淋巴细胞系(B-LCL),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与血型红细胞结合活性. 结果:共采集B血型健康人全血15份,成功转化12份,转化率为80%;获得9株分泌抗A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系. 结论:建立了分泌抗A抗体B淋巴细胞系,为进一步研制人源血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作者:潘秀珍;岳建华;李先富;王长军;唐家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Infiniti Vision System 超声乳化仪系统的扭动超声乳化手柄(Ozil)和常规超声乳化手柄(u/s)在白内障手术中对透明角膜切口温度的影响. 方法:将40只新鲜的体外猪眼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Infiniti Vision System超声乳化仪系统的两种手柄(u/s和Ozil 手柄)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分别在堵塞状态和非堵塞状态下,用K型热电偶温度计测定连续状态下脚踏进入3档位,累计时间达0、30、60、90 s时的角膜切口温度. 结果:在非堵塞状态和堵塞状态下,当脚踏进入3档位累计时间达30、60、90 s时,用Ozil手柄进行手术的角膜切口的平均温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手柄的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nfiniti Vision System 超声乳化仪系统的扭动超声手柄较常规超声手柄对角膜切口的灼伤更小,更加安全.
作者:吕艳丽;黄振平;田农;薛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内化是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菌、病毒等)进入细胞内的膜泡转运过程.病毒内化是其复制、致病、抗原加工呈递和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前提,对研究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汉坦病毒主要通过受体介导的包涵素被覆小凹途径进入细胞.
作者:王平忠;陈延平;王九平;白雪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GCT)是一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瘤.作者对近年来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静;石群立;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雷公藤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近年来对其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上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满意.作者就雷公藤的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机制、临床疗效等作一综述.
作者:张俊慧;曹爽;李美玲;宋小骏;毛广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肺移植现已成为各种晚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成功完成的双肺移植尚不足10例.我院于2004-09-29为一双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感染的患者和2005-01-25为一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序贯式双肺移植,于围手术期应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以降低肺动脉压.下面就NO吸入在2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黄戈;陈国强;韩喜娥;黄斌;沈凯;吴松;陈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苷组和地塞米松组.后三组通过在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发佐剂关节炎建模,实验中进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评分,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趋势.在实验结束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 结果:大鼠免疫后2周,开始腹腔注射三七总苷注射液(150 mg/kg),连续给药2周,可以降低大鼠佐剂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抑制血清TNF 、IL-1β的产生,但对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却无明显影响. 结论:三七总苷可改善弗氏佐剂所致大鼠多发性关节炎,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IL-1β的分泌有关.此外,三七总苷在治疗过程中对大鼠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
作者:姚茹冰;郭郡浩;胡兵;赵智明;蔡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巨大儿149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166例作为对照,分析新生儿母亲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孕期增长体质量及孕末期体质指数(BMI)等. 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以男婴居多,其平均身长、体质量、股骨长、双顶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母亲的平均身高、孕期增长体质量、孕末期BMI及围产期发病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是有别于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一种正常儿,其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其母亲的营养过量摄入密切相关.
作者:林锦芬;吴元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Von Hippel-Lindau (VHL)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人发病率为0.2.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胰、视网膜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多样.现对我科收治的5例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夏敏;邹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人体内肝外色氨酸代谢限速酶,近研究表明,在肿瘤微环境内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多种细胞成分通过高表达IDO,导致肿瘤局部色氨酸代谢异常及调节性T细胞形成,对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性产生影响,进而介导肿瘤局部的T细胞免疫耐受,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肿瘤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谢启超;王玲俐;朱波;陈正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以PBS溶液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其凋亡的发生率、免疫表型的表达,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DC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情况. 结果: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可诱导DC发生凋亡,DC的CD80、CD83及人类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等表型明显下调,IL-12分泌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IL-12分泌随SKOV3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结论: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可明显抑制DC的免疫功能,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郝群;汪灏;梁元姣;吴元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牙体制备过程中基牙尖锐边缘嵴对铸造冠适合性的影响. 方法:在已设计好的具有尖锐边缘嵴和圆钝边缘嵴的NO.2试验体(ADA)模型上分别制作铸造全冠,并进行分组试验.将轻体硅橡胶注入铸造全冠内后立即戴在各组模型上,待其凝固后测量各组模型与全冠之间的硅橡胶厚度.厚度越小,铸造冠适合性越好.结果:在圆钝边缘嵴模型组测得硅橡胶厚度的平均值为250 μm,在尖锐边缘嵴模型组测得硅橡胶厚度的平均值为1 660 μm,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与尖锐边缘嵴相比较,圆钝边缘嵴模型制备出的铸造冠具有更加良好的适合性.
作者:汤学华;唐成忠;严晓东;兰俊;李益才;于晓勤;蒋勇;徐辉;毛钊;金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Ⅱ的患者60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年龄≥65岁,随机分为二异丙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维持麻醉分别用10~20 μg/(kg·min)二异丙酚(二异丙酚组)和1%~3%七氟烷(七氟烷组),麻醉深度维持双频脑电指数(BIS)值在45~55之间,血压、心率控制在基础值的±20%内.记录手术后睁眼、拔管和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3、6和24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麻醉药用量(除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异丙酚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七氟烷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 二异丙酚组术后1和3 h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者术后1、3和6 h 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较二异丙酚组评分低(P<0.05);二异丙酚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 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七氟烷组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二异丙酚和七氟烷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但二异丙酚组较七氟烷组苏醒快,认知功能恢复早.
作者:胡宪文;刘健;管忍;李伟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烧伤后1~7d能量消耗(REE)的基本改变,以指导烧伤早期患者的营养治疗. 方法:实测75例烧伤患者的REE,测点为烧伤后1、2、3和7 d,13名正常人测定值作为对照. 结果:患者伤后1 d的REE与烧伤面积呈负相关(r=-0.658,P<0.05);伤后2、3 d则相关性不显著(r分别为-0.207和-0.264,P>0.05);而伤后7 d则为正相关(r=0.890,P<0.05).REE的变化可分为缓升期和高代谢期, 伤后REE不升或升高后又迅速降低者提示预后不良. 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早期REE有明显的缓升阶段,营养补充应有计划进行,切忌过量补给.
作者:解伟光;姜会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Ⅱ型受体的亲和短肽. 方法:以重组可溶性人TGF-βⅡ型受体作为靶标,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筛选, 经过3轮淘选, 提取阳性噬菌体克隆ssDNA,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通过筛选噬菌体获得富集,挑选10个能与人TGF-βⅡ型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测序得到4个核酸序列,未发现共有保守序列. 结论:通过噬菌体肽库技术能筛选出与TGF-βⅡ型受体结合的噬菌体展示肽,为进一步研究TGF-βⅡ型受体亲和短肽及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胡义;王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s)是指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原发癌主要发生在成对器官或同一系统器官,尤以胃肠道发生率较高,其他组织器官的多原发癌相对少见[1].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民;顾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口服茶碱缓释片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特征,以及加替沙星对茶碱PPK的影响,为调整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前瞻性收集先口服茶碱缓释片、再联用加替沙星的16例老年COPD患者256份茶碱血药浓度样本.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群体数据,估算吸收速率常数(ka)、清除率(CL/F)、分布容积(V)和滞后时间(ALAG)的个体间变异用指数模型,个体自身变异(残差误差)用加法模型.定量评价联合应用加替沙星(单用茶碱缓释片时设定加替沙星=0,联用茶碱缓释片和加替沙星时设定加替沙星=1)、体质量(BW)、年龄、生化指标等固定效应(协变量)对茶碱缓释片药代动力学(PK)参数的影响. 结果:ka、CL/F、V和ALAG的群体标准值分别为1.38-1h、1.33 L/h、46.4 L和0.486 h,CL/F和V群体典型值的终回归方程分别为CL^/F=1.33×(1-0.138×加替沙星)和V^=46.4×(BW/57)1.44.浓度实测值和个体预测值的平均绝对权重残差为(5.60±4.55)%. 结论:合用加替沙星较单用茶碱缓释片时茶碱的CL/F下降13.8%,体质量对V的校正为体质量除以平均值的1.44次方,此特征对调整用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仇向华;梁红云;王渊;芮建中;李金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