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刘芙蓉;佟飞;田英平;石汉文;张浩

关键词:大黄, 百草枯, 肺损伤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大黄干预组和大黄干预对照组.PQ(50 mg/kg)灌胃染毒,生大黄(300 mg/kg·d-1)干预.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泡通透指数. 结果:①染毒组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数见纤维化改变,肺泡通透性增加,而大黄干预组上述改变减轻.②血清SOD活性:染毒6 h后染毒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干预组升高,48 h达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染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干预对照组升高,但升幅低于大黄干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MDA活性:染毒组、大黄干预组均升高,大黄十预组升幅小于染毒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大黄对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了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2例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目的:观察口服他克莫司(TAC)在肝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特征,为调整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2例肝移植患者254份TAC的稳态全血药物浓度样本.确定一级吸收二房室开放模型为PPK模型,估算清除率(CL/F)、中央室分布容积(V2)、室间清除率(Q)、外周室分布容积(V3)、吸收速率常数(Kα)及滞后时间(ALAG)的个体间变异用加法模型,个体自身变异(残差误差)用指数模型.定量评价剂量(DD)、年龄(AGE)、术后时间(POD)、血清肌酐(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合并用药等固定效应(协变量)对TAC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CL/F、V2、Q、V3、Kα和ALAG的群体标准值分别为9.96L/h、85.9L、36.7L/h、351 L、2.53 h-1和0.242h.CL/F、V2和Q群体典型值的终回归方程为(C)L/F=9.96×(DD/2)0.887×(AGE/32)-0.654×(POD/15)0.216、(V)2=85.9×(CR/40)0.674和(Q)=36.7×(TBIL/8)0.627.浓度实测值和个体预测值的平均绝对权重残差为(5.98±5.79)%. 结论:固定效应中剂量、年龄、术后时间对TAC的CL/F是有显著意义的协变量,而血清肌酐和血清总胆红素分别对V2和Q有显著影响.

    作者:仇向华;张弋;沈中阳;芮建中;李金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战备血液储备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血液储备是应对战争初期和突发事件时紧急用血、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中从战备血液储备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方案、流程演练和实际运行等方面,介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在战备血液储备库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作者:易学明;胡新勇;王与荣;杨宝林;栾建凤;叶东;王家振;孙海;李安丽;雷二庆;朱培元;姚根宏;严京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与肥胖相关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进展

    食物摄入、能量消耗与体内脂肪,三者借助于机体调节系统而保持动态平衡.中枢神经的下丘脑与脑干是该系统的高级调控中枢.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如饥饿与饱腹),来源于胃肠道的神经传人冲动和激素分泌,通过反射或直接作用于上述中枢,从而保持机体能量代谢的稳定,即脑-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胃肠道激素在该途径中的特殊生理功能,有望为治疗肥胖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俞婷婷;朱大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oll样受体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

    Toll样受体(TLR)是I型跨膜受体,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被认为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受体.许多研究表明,TLR可能通过多个环节调节过敏反应的进程.作者对TLR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杰;刘立思;游学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外获得性败血症2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对24例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临床症状上,22例有发热(高热16例,间歇热14例,伴寒战14例),白细胞总数平均13.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平均84.5%.细菌学上,革兰阳性球菌11例,其中人葡萄球菌6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沃氏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狗链球菌各1例.革兰阴性杆菌13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肠埃希菌5例(超广谱β-内酰胺酶1例),粘质沙雷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群、亚利桑那沙门菌各1例.杆菌主要来源于尿道(7例),其次来源于肺(2例)、肝(2例),另有2例来源不明.球菌主要来源于肺内和皮肤.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较高,空腹血糖(16.53±5.28)mmol/L,餐后血糖(19.62±8.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55±2.94)%;经过胰岛素治疗血糖降至接受范围,空腹为(6.5±2.3)mmoL/L,餐后为(9.8±2.8)mmol/L.仅1例因放弃治疗于出院后死亡,余23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院外获得性败血症仍以革兰阴性杆菌略多见,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人葡萄球菌较常见.及早诊断,积极抗感染的同时需要积极的胰岛素控制血糖,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李冬梅;李倩;张颖;王英;马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及细胞周期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TgN(0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及细胞周期分布特点.方法:H-E染色法观察正常饲养的TgN(p53mr-LMP1)/HT G4代5、11、15和18月龄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主要是癌前病变率),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周期分布特点. 结果:5、11、15和18月龄阳性表达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的癌前病变率分别为0、50%、60%和75%,不同月龄阴性表达小鼠的癌前病变率均为0.与转基因阴性小鼠比较,转基因阳性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G0/G1期细胞数量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增殖指数(PI)增高(P<0.01). 结论:随着年龄增长,TgN(p53mr-LMP1)/HT小鼠鼻腔/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癌前病变率增加,PI增高,表明鼻腔/鼻咽癌前病变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成功.

    作者:何迎春;田道法;刘红萍;卢芳国;吴新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改进门诊分诊流程的做法与体会

    通过设置医疗事务处、更新门诊分诊的硬件设备、改变分诊护士的工作模式,改进了门诊分诊流程,改善了就诊秩序,方便了患者就诊,提升了门诊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玲;林梅;于晓玲;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来源于脐静脉血、成人外周血和骨髓,不仅参与胚胎血管形成,而且在出生后的血管生成过程中有很强的促进作用.EPC在血管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新途径.以下就EPC在缺血心肌、缺血肢体、损伤角膜修复中的血管生成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吴雪晖;罗飞;何清义;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焦虑状态、高强度运动下大鼠神经肽Y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互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在焦虑状态、高强度运动下血清神经肽Y(NPY)、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的变化及相互影响. 方法:用大鼠模拟水上漂浮引发焦虑状态,用跑台奔跑模拟大强度运动.将大鼠随机分为水上漂浮组(A组)、水上漂浮并高强度运动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12只,均为10周龄雄性大鼠.A组在人工造浪水池中接受连续180 min的水上漂浮,并加以猫恐吓;B组在前述A组的处理基础上继续给予连续奔跑120 min;C组除与A组、B组同时禁食、水外不给任何应激.实验结束后测定NPY、CORT、ACTH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组NPY浓度降低(P=0.026),ACTH水平略降低、CORT水平略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B组NPY、CORT浓度升高(P=0.032;P<0.01),而ACTH水平降低(P=0.033);与A组相比,B组NPY、CORT浓度均升高(P<0.01). 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导致焦虑状态,使NPY水平降低,从而影响ACTH的释放,但若予以单次大强度运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被激活,在运动与皮质激素双重作用下,NPY降低的趋势可逆转并显著增高.

    作者:赵旦;王坚;李洁;顾萍;邵加庆;杜宏;王扬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在云南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应用

    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NP30/antibody detection kit)是以13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为包被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血吸虫抗体的一种免疫诊断方法.

    作者:吴玉龙;仇镇宁;管晓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卵巢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3例卵巢粒细胞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3例卵巢粒细胞肉瘤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2例患者临床分别表现为腹痛和痛经加重,B超发现卵巢肿块,其中1例为体检时发现.2例患者发病前及发病当时均无白血病证据,1例患者2年前曾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在外院化疗后好转.形态学检查可见瘤细胞中等大小或大细胞,呈弥漫分布,2例见列兵样排列,瘤细胞的细胞质少或中等,少数呈嗜酸颗粒状,核圆形和椭圆形,核仁清晰,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广泛表达MPO、CD43和CD99,CD3、CD20、CD79a、TdT、CK7、EMA、CA125和PLAP均为阴性. 结论: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罕见,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小细胞癌、无性细胞瘤和其他卵巢小圆细胞肿瘤,其病理形态的掌握及正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红俊;马捷;石群立;周航波;陆珍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和展望

    新辅助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现就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王少华;于泽平;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黄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大黄干预组和大黄干预对照组.PQ(50 mg/kg)灌胃染毒,生大黄(300 mg/kg·d-1)干预.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泡通透指数. 结果:①染毒组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数见纤维化改变,肺泡通透性增加,而大黄干预组上述改变减轻.②血清SOD活性:染毒6 h后染毒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干预组升高,48 h达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染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干预对照组升高,但升幅低于大黄干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MDA活性:染毒组、大黄干预组均升高,大黄十预组升幅小于染毒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大黄对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了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作者:刘芙蓉;佟飞;田英平;石汉文;张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相关转录子蛋白读码框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子蛋白读码框2(LAT ORF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用于进一步研究LAT介导的HSV-2潜伏及激活感染机制. 方法:以构建成功的pVAX—LAT重组质粒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HSV-2 LAT ORF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Kpn I和Pst I酶切位点.用PCR特异性扩增LAT基因ORF2片段,PCR产物纯化回收后经Kpn I、Pst I双酶切,再次回收后产物与同样经双酶切的pcDNA 6/myc—His B质粒进行连接,Amp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连接产物.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Vero细胞,用RT-PCR及SDS-PAGE检测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重组质粒经Kpn I和Pst I双酶切获得预期大小的两条片段,测序表明ORF2正确,RT-PCR及SDS-PAGE显示转染了重组质粒的Vero细胞内有目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了ORF2-pcDNA 6/myc-His B重组质粒,并可在Veto细胞内有效表达.

    作者:杨慧兰;赵举峰;樊建勇;周翠;黄小晏;齐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8氟去氧葡萄糖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穿刺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及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胡裕效;卢光明;朱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在导师黎介寿院士从医60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

    今年是我的老师黎介寿院士从医60周年纪念.60年来,老师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在肠功能障碍的治疗研究领域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创造了多个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一,他是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同种异体人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作者: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小肠镜检查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一定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时,不同的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联合产生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此复合方式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合理配伍. 方法:200例次需小肠镜检查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单纯用1%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4.5μg/ml,Ⅱ、Ⅲ、Ⅳ组在输注二异丙酚前1 min先静脉注射0.3μ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30 s,Ⅱ、Ⅲ、Ⅳ组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3.0μg/ml、3.5μg/ml、4.0μg/ml.观察检查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或回盲瓣、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体动发生率.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各组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显著降低;Ⅰ组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或回肓部时MAP、HR均显著增高,Ⅱ、Ⅲ组进入上述部位时MAP、HR增加不明显,Ⅳ组各时间点MAP、HR均显著降低,且因肠腔张力太小,导致小肠镜进入有困难;Ⅰ组诱导时间较短,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长,二异丙酚总用量和检查中的体动发生率显著增加;Ⅱ、Ⅲ组二异丙酚总量减少、体动发生率较Ⅰ组明显减少;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3.5μg/ml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检查中体动发生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为小肠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案.

    作者:朱四海;周志宏;李伟彦;余红梅;林宁;汪志明;诸葛海鸿;吴素梅;杨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合型医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探讨复合型医学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全面提升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 方法:针对复合型医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开展理论研究,进行网络环境开发优化、信息资源整合运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创新等方面的实践. 结果:对推进医院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 结论:建设复合型医学图书馆,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是医院图书馆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谈洪波;徐旭东;盛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的冠心病预测标记-心外膜脂肪

    内脏脂肪组织增加已被公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内脏脂肪组织的鉴别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心外膜脂肪是沉积在心脏周同真正的脂肪组织,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心外膜脂肪组织可表达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因心外膜脂肪组织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生化特性,故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预测标记和代谢综合征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璟;吴宗贵;江时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稳定表达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细胞株建立和鉴定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骨骼肌细胞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人胚肾(HEK293)细胞系,进行各种药理学研究.方法:将编码小鼠m-nAChR的α、β、γ、δ和ε亚基的cDNA分别重组于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导入HEK293细胞,使其细胞膜上分别表达胚胎型乙酰胆碱受体(γ-nAChR)和成年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用G418和免疫荧光技术筛选出稳定表达两种受体亚型的细胞株. 结果:在G418反复筛选后的HEK293细胞系中,有14株明显表达ε-nAchR;4株明显表达γ-nAchR,受体大部分表达于细胞膜上. 结论:用重组后的pcDNA3.1转染HEK293细胞,经筛选后可以稳定表达m-nAChR.

    作者:杨斌;周雅春;李士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