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重
外科手术中,大量的医用真丝缝线用于缝扎、结扎组织.市售医用真丝缝线规格均为60 cm长,多根束状包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将多束缝线压于单层治疗巾之下,易致各束缝线混淆,且添加不方便.我科于今年5月试行将治疗巾呈梯形折叠后固定缝线,试用于2 000余例手术,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富英;周娅颖;曾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防止男性导尿患者尿道损伤.方法按时间顺序将120例男性导尿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导尿前润滑导尿管并向尿道注入无菌液体石蜡5 ml,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润滑导尿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0%,尿道粘膜损伤发生率为1.7%,患者出现中重度不适反应8例(13.3%),与对照组尿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及中重度不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导尿前尿道注入液体石蜡可以预防男性尿道损伤及插管所致的不适.
作者:杨惠吟;佘惠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70例ICU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70例患者气管导管置入均获成功,术中出现插管不畅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皮下气肿1例,经处理后均好转.提示加强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密切配合,做好术后护理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保证手术安全、顺利.
作者:廖礼平;唐春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静脉滴注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将8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行颈部按摩,并行穴位针刺治疗,1次/d,疗程2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盐酸丁咯地尔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静脉滴注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提高.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颈部功能训练,做好健康指导可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作者:周平;谢来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晨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制定晨间护理质量标准,将护理实际与护理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晨间护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综合满意率由92.0%上升到97.0%,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4.0%上升到100.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作者:邵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1级高职护理专业3年制阶段实习回校后的42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实习期间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0%,职业安全意识较差;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防护知识需求较高.结论在护理学教学中及实习前需对护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防护教育,避免发生职业性损伤.
作者:胡春玲;张建军;樊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30例回肠膀胱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术后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7.35±1.54)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8.00±3.73) h,与对照组比较,其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提早(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回肠膀胱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Orem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凌燕;陈一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部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下行缩唇呼气训练及深呼吸训练6个月,并于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肺功能均较术前下降(P<0.05,P<0.01).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肺功能较术后2周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仅FEV1在术后3、6个月有所改善,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作者:周雁荣;熊静;罗亮春;董翠萍;鲁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规范式护理程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8例行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规范式程序护理,即根据循证护理制定规范的护理程序,包括术前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手术体位训练、适应性行为的训练和脊髓腔造影的护理)和术后护理程序(体位要求、椎间隙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患者住院(9.3±2.2) d出院,疗效优良率达97.9%,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由以往87.0%上升至98.0%.结论规范式护理程序的实施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霍建珊;陈妙霞;罗春晓;危笑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铺床是一项常规的护理技能操作,能保持病室整齐美观,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和护理.临床常规采用对齐折叠物品法铺床,该方法在放置床单时,由于标识不清,容易放错,导致操作费时.为了提高铺床效率,笔者将对齐折叠物品法改为错层折叠物品法,介绍如下.
作者:薛军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肝移植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对28例肝移植术后并发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疾病有关.提出护士了解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神经精神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和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傅巧美;崔恒;祁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音乐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音乐干预措施.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第5天观察组STAI、SDS、VA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视觉模拟焦虑水平.通过循证护理为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琰;韩斌如;王欣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27例老年心脏粘液瘤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结果患者住院8~20 d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提出积极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神志,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管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控血压及预防栓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黎明;智红晓;吴丽;张世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产后家庭角色的适应情况,并探讨可能影响家庭角色适应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初产妇及其丈夫在角色认同、亲子依附的建立及照顾行为的实施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角色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初产妇及其丈夫在与新生儿进行语言沟通、抚触等亲子依附行为以及在购置婴儿用品、为新生儿换尿布、为新生儿洗澡三方面照顾行为的适应情况相对薄弱.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助于产后家庭角色认同(t=2.04,P<0.05),计划妊娠有助于产后家庭全面的角色适应(t=3.51、2.64、2.64,均P<0.01);对新生儿性别满意的家庭在角色认同(t=3.51,P<0.01)和亲子依附的建立(t=2.21,P<0.05)方面适应较好.结论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产后家庭成员角色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及产后家庭随访,以促进家庭角色的适应.
作者:耿笑微;陆虹;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预防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对75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查出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选出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7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占8.45%,其中膈下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胆漏1例.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凌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预防子痫,术后加强多器官功能监测、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产褥期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等,患者住院13 d,安全出院.
作者:王彩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28指)末节手指离断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并进行指端侧小切口放血,加强围术期护理,即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再植指的血液循环;定时进行指端小切口放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做好保温、疼痛护理,防止血管痉挛;加强夜间观察,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结果成活26指(92.9%),失败2指(7.1%).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和观察是再植指成活的保证.
作者:沈蛇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1例男性易性癖患者进行男变女的变性手术.提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及资料准备、物品及环境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根据手术要求准确传递各类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手术间管理;术后严格消毒、处理物品及手术间,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尤祥妹;裘佶烈;庞凌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3级护理本科4个教学班随机分为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组(传统组,98人)和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组(开放组,104人),分别实施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方案,课程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2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开放组学生操作技能综合评分、掌握知识牢固程度、技能操作水平、学习兴趣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0.01).结论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静;井夫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骨科领域的一大进展,推动手关节外科向有限化、微创化方向的飞速发展[1].踝关节镜是近年来关节镜技术又一新的发展,它可以通过关节镜直视下观察踝关节内部结构的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采集病理标本.由于踝关节间隙较小,关节间隙暴露困难,因而影响手术操作.笔者利用踝套牵引带及颈椎牵引器等物品自行设计踝关节镜手术体位,于2004年应用于踝关节镜手术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体位介绍如下.
作者:游春梅;曾俊;岳蕤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