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棉球加压包扎法在甲床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韦华燕;林戈亮;刘洁敏;刘潮梅;王夫平

关键词:甲床损伤, 加压包扎, 棉球, 革新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棉球加压包扎对损伤甲床的止血效果.方法对184例(236指)进行换药包扎,其中118指甲床损伤患者行棉球加压包扎,118指行常规包扎,观察两种方法止血效果.结果应用棉球加压包扎法24、48、72 h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法(χ2=20.02、45.84、32.29,均P<0.01).结论棉球加压包扎法可以显著减少创面渗血,且容易取材,使用成本低,值得推广.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1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盆腔淋巴切除手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提出加强围术期护理,对于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菌物品分袋包装灭菌法在手术室的应用

    纱布、棉球、绷带等敷料是手术室常用物品.以前使用不锈钢储槽经灭菌后放置纱布、棉球、绷带等无菌物品,根据<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容器一经打开,有效期仅为24 h,而且多次拿取无疑会增加无菌物品污染的机会.为此,我们采取分袋包装无菌物品,再将储槽进行灭菌的新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陈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诊断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及对策

    阐述护理诊断在我国应用以来的发展、应用中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取消护理诊断是一种重内容、轻形式,有形化无形的转变过程;在应用过程中既要正确认识护理诊断的概念与功能,不盲目扩大护理诊断的适应范围,也要采取行动,从教育及临床应用方面积极推广和规范护理诊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吴橙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分享式护理管理方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享式护理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手术室成立9个专科组,通过实施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组员4级管理,使护士直接参与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结果实施分享式护理管理后(2004年)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率分别为92.8%、95.6%,与实施前(2001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运用分享式管理,有利于发掘护士的潜力,发挥其创造性,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慕华;戴红霞;张石红;李柳英;张秦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冷凝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冷凝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5例(50眼)经ROP国际分类诊断,达手术指征的ROP早产儿进行冷凝治疗,新生儿科护士全程参与围术期护理.结果22例(44眼)视乳头、黄斑结构正常,视网膜周边末端血管停止增殖,血管消退,冷凝瘢痕反应良好;1例(2眼)黄斑轻度颞侧移位;2例(4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眼视网膜平复.冷凝治疗成功率为92.0%(23/25).结论做好眼部及全身护理对提高ROP冷凝手术成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文芳;吴本清;张国明;曾健;连朝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通接头排除深静脉输液导管气体的方法

    大手术患者由于失血、失液及禁食、禁饮的原因,常行深静脉置管以便快速大量输液,维持有效循环.其输液接头处安置三通接头,以方便麻醉给药.临床工作中,常因输液速度快或液体更换不及时,使空气进入输液导管而致空气栓塞.我们应用三通接头排除输液导管中气体,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徐容;彭容;郑希;杜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动脉化疗配合舌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56例舌癌患者经动脉化疗配合舌癌根治术的护理.提出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口腔护理,加强动脉化疗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基础.

    作者:李杏萍;徐兴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仪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经腹脐血管穿刺术孕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29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例未抽出脐血者于术后1周流产;穿刺过程中11例出现胎儿心动过缓,经及时处理,胎心率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皮肤感染、宫内感染、胎盘早剥及早产等并发症.结论对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术孕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孕妇顺利手术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黄华梅;潘小英;吴菁;麦明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婴儿急性胃扩张的护理

    对9例急性胃扩张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8例患儿治愈,1例死亡.认为胃肠减压、合理补液、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孟宝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动喷射型鼻腔冲洗器的研制与应用

    自行研制手动喷射型鼻腔冲洗器对15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腔冲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冲洗器可自行控制冲洗液流速及压力,具有清洁鼻咽腔,预防术后感染的功效,且轻便、便于携带.

    作者:张惠荣;李会琴;张庆龄;问明瑶;谌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

    对5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疗法,其中21例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间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孕34~40(37.2±2.2)周分娩,未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提出细致全面的心理护理及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是使GDM孕妇接受治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廖广菊;苏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按压的佳方法.方法将500例输液患者按均等原则分为A、B、C、D、E五组,每组100例.采用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皮下瘀血发生率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B、C、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舒适度E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纱布按压法能提高按压效果,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且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许美芳;石显珍;陈景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放松训练对产妇产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索放松训练疗法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利于产后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放松训练疗法.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焦虑和抑郁得分.结果观察组总产程平均(12.00±1.50)h,显著短于对照组[(18.00±2.00)h](t=20.52,P<0.01);自然分娩33例(82.50%),显著高于对照纽(15例,37.50%)(χ2=16.88,P<0.01),产前及产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显著下降(t=2.25、3.16、2.22、2.50,均P<0.05).结论放松训练疗法可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杨凤翔;赵兰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44.0%,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邓杏灵;姚向超;谭素芬;胡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阶段ICU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阶段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状况.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25名患者家属,分别在患者入ICU 24 h内和72 h后采用急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进行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72 h后在接近患者需求、信息需求、情感及物质支持需求、舒适需求方面得分低于24 h内的评分,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在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需求有升高趋势,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患者入院初期,其家属处于极度应激状态,对各项需求都较高.72 h后,随着应激水平的下降,其需求也相应有所降低,但保证患者安全的需求没有下降.提示医护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初期,高度重视、满足家属的各种需求,以帮助其渡过急性应激期;同时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时刻注意满足家属对患者安全和治疗的需求.

    作者:迟俊涛;于鲁欣;娄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4所医院300例产后6周复查的初产妇进行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与自编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7.3%;产妇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与产后抑郁症无关(均P>0.05),分娩疼痛承受力、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P<0.05、P<0.01),且分娩方式是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娩疼痛承受力与母婴同室是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应引起产科工作人员的重视.

    作者:谢日华;何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T型被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患者因术前禁食、灌肠,加之麻醉时血管扩张、输入较多的液体、手术部位的长时间暴露等原因,体温一般较低.除了保持室温22~25℃[1],还要为患者盖上夹被或棉被,予以保暖,使之感到舒适,预防术中受凉.以往通常采用上、中、下3节被为手术患者保暖,当患者侧卧、俯卧、上肢需搁在臂托上时,难以将患者覆盖完好,达不到保暖的目的.鉴此,笔者于1999年10月设计了一种上衣式手术T型被为患者上身保暖,经过临床运用,保暖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艳;马云芳;吴晓玲;高波;曾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头皮针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2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4.5号头皮针接种,对照组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4.5号针头)注射.结果观察组接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注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纽(均P<0.01).结论头皮针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注射可显著提高注射效果,缩短注射时间.

    作者:陈汉珍;王惠莹;林佳玲;黄丽侬;李柯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经检眼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弥漫性黄斑囊样水肿患者21例(25眼),对其行玻璃体内注射TA 0.1 ml(4 mg),并配合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情况.结果24眼经1次治疗、1眼经2次治疗黄斑水肿吸收.均未出现前房渗出,玻璃体或晶状体混浊现象.注药后6个月惠眼视力明显提高,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配合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

    作者:侯宗芹;胡俊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型镇痛泵(PC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应用PCA镇痛、无禁忌证的剖宫产产妇5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剖宫产手术,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和异丙嗪镇痛产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妇术后12 h及24 h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产后阴道流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2 h、24 h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泌乳时间早(P<0.01),24 h平均哺乳次数多(P<0.05),产后阴道流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A镇痛效果良好,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作者:韩相宇;周海侠;常海燕;韦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