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坏死因子-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表达的影响

梅春丽;陈志坚;廖玉华;彭红玉;王彦富;郭和平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摘要: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NF-κB的抑制剂)组、TPCK+TNF-α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不同的时间点(0、6、12、24和48 h)ABCA1 mRNA和ABC A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TPCK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TNF-α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TPCK+TNF-α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但同TNF-α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活化NF-κB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 A1的表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的线性方程YFPIA=1.044×XMECC,相关性分析r=0.967.结论:MECC法可在无TDx仪的情况下替代FPIA,而且成本较低,快速简便.适用于苯妥英单用,以及苯妥英与常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合用的临床监测.

    作者:芮建中;赵瑜;仇向华;闵佩青;朱志远;李金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病理资料的科学管理

    作者通过对几十年来病理资料的管理,总结病理资料管理中的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探索出许多合理化、科学性的管理方法,为病理资料档案长期、有效、安全的保存寻求到管理的依据,提出要完整管理好病理资料,必须做到计算机管理与实物管理紧密结合,使病理资料可长期保存,为临床及医教、研提供服务.

    作者:陆珍凤;周晓军;石群立;吴波;夏春;印洪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癌细胞中EphA7蛋白高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了解EphA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对胃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对52例胃癌标本检测发现,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细胞中呈不同形式的分布.比较EphA7蛋白在胃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可将胃癌分为高表达和非高表达两组.统计学分析发现,EphA7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16)以及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3).结论: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分布不同.EphA7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

    作者:王建东;李国立;马恒辉;周航波;王绪林;盛蓁;饶秋;潘敏鸿;周志毅;董迎春;周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NF-κB的抑制剂)组、TPCK+TNF-α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不同的时间点(0、6、12、24和48 h)ABCA1 mRNA和ABC A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TPCK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TNF-α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TPCK+TNF-α组ABC A1 mRNA和蛋白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但同TNF-α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活化NF-κB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 A1的表达.

    作者:梅春丽;陈志坚;廖玉华;彭红玉;王彦富;郭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对肥胖、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消失.因此,加速了肥胖及其相关的T2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他的研究表明,β3-AR可使解耦联蛋白(UCP)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增加,并且β3-AR与这两种基因联合变异在肥胖、T2DM和代谢综合征中有协同作用.

    作者:吴锦丹;沈捷;马向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淀粉样变性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淀粉样变性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使其掌握移植要点、移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时,护士能充分评估病情,准确判断、汇报和处理,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恢复良好.结论:熟练掌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严密进行监护和观察,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玉梅;黎亚萍;李乃弟;赵琨;许德香;郑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肠浆肌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几点注意事项

    20世纪70年代,我院率先开展以自体带蒂小肠壁为衬垫,表面移植自体皮封闭腹壁巨大缺损,该手术迄今为止已完成数百例,效果十分满意.该手术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小肠浆肌层面的处理和自体皮的移植,前者提供良好的受皮创面,后者封闭创面并确保腹壁有较好的抗损伤能力.

    作者:解伟光;黎介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低分子肽/核酸衍生物/氨基酸/糖脂等与糖代谢

    低分子肽/核酸衍生物/氨基酸/糖脂(LNAG,商品名:爱维治)是一种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主要表现为改善糖的代谢.因它具有胰岛素样活性、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增强了葡萄糖代谢酶的活性、抑制乳酸合成等作用.LNAG初主要用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近年来其适应证在不断扩大.

    作者:张玉梅;钱燕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癌组织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胃癌和癌旁胃黏膜组织pH 4~7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胃癌和癌旁黏膜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提取胃癌及癌旁胃黏膜组织总蛋白,采用二维电泳获得胃癌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5对胃癌和癌旁胃黏膜组织pH4~7蛋白质表达谱,共发现1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蛋白质点56个,胃癌组织中失表达的蛋白质点27个,32个点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13个点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凋.结论:胃癌与癌旁胃黏膜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寻找胃癌与癌旁胃黏膜组织之间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为阐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黄文斌;张丽华;陈洁宇;周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B型超声观察

    目的:结合临床探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PDR)B型超声的声像特征.方法:对490例PDR患者566只眼行超声检查,观察各种病理改变的位置、形态、程度、范围和活动度等,并作出判断.结果:超声检查既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又可连续动态观察,并能清楚显示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对PDR各种病理改变如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机化和视网膜前膜的诊断符合率达94%.结论:B型超声检查可用于PDR随访,判断临床手术时机和提示手术方法,是临床上用于判断PDR眼内改变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为眼科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曹春林;王路选;张丽京;毛广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影像学评估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发生于胸膜间皮细胞而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罕见肿瘤.由于该病无典型表现,误诊率很高,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已成为MPM诊治的必然趋势.影像学检查在MPM的诊断、分期及病情评估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就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分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刁强;卢光明;王修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改变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2例对照组肺功能.对糖尿病组肺功能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19例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12周后,复测其肺功能,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肺总量(TL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表明,VC、FEV1、大通气量(MVV)、TLC、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相关性;DLco与病程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病程是DLco显著性独立预测因子.19例糖尿病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12周后,HbA1c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DLco、DLco/VA仍显著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损害,肺弥散功能损害主要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仅短期控制血糖对肺弥散功能无改善作用.

    作者:卢海;朱大龙;杨宇路;胡云;沈山梅;周士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

    目的:观察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9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SFC患者,经过对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功能性异常部位,施行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观察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便秘症状指标和术后近期随访结果.结果:8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中转剖腹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284.2±26.3)min,术中出血量(141.5±65.4)ml,切口长度(10.8±1.3)cm,术后镇痛(1.8±0.6)d、肛门排气(4.2±0.6)d,下床活动(3.5±0.4)d,术后住院(9.8.±2.3)d.1例患者术后10d出现肠梗阻症状,经内科治疗缓解,并发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各1例.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指标明显改善[(15.4±1.6)分vs(4.2±1.4)分,P=0.000)],改善度平均为(76.3±9.5)%.患者排便频率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率等方面获得较好结果.1例术后出现轻度便秘,应用膨胀性泻剂和促动力药后症状可缓解.结论: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获得较好的改善便秘症状满意率,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姜军;李宁;朱维铭;黎介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从胸部脓液中分离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常致食物中毒、急慢性胃肠炎、甲型副伤寒,也可引起胆道、胆囊的感染或肠道穿孔引起腹膜炎.而引起胸部切口感染,在临床罕见[1].我科于2004年12月从胸部脓液中分离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萍;邵海枫;李珍大;张小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监测和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典型的中、老年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通过血管移植,可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

    作者:曹涌;景华;李德闽;董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睡眠剥夺应激对幼鼠海马和视上核中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NMDAR2及其转运体GLAST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中枢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对学习、记忆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视上核以及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NMDAR2和GLAST表达的变化情况.通过灰度分析和荧光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视上核和海马均显示,在睡眠剥夺第3 d,NMDAR2和GLAST开始增加;睡眠剥夺第5 d,增加更为明显;睡眠剥夺的第7 d,增加的程度有所降低;睡眠剥夺第14 d,视上核NMDAR2和GLAST表达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睡眠剥夺对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的NMDAR2和GLAST的表达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较为明显的影响.7 d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趋于消失,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调节和自我保护有关.

    作者:王胜智;王景杰;马庆久;何显力;南菁;秦云霞;邱建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热休克蛋白与心肌保护

    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的防御机制首先需要热休克转录因子作为热休克反应的媒介.HSP的过度表达有心肌保护作用,能阻碍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时心肌细胞微管和肌动蛋白骨架以及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参与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如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IF)-1α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的折叠和激活、黏附NO合成酶以及刺激其活性,还可能下调细胞因子产物.因此,避免任何不良反应,并采用药理学和基因治疗的程序诱导心肌中HSP水平的升高在心肌保护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峥;景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颈前弧形切口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颈前弧形切口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6例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颈前弧形小切口,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结果:56例患者颈淋巴结3年复发率为3.6%.低钙抽搐1例(1.8%),对症治疗6个月后缓解;声音嘶哑1例(1.8%),3个月后恢复.无死亡病例,亦无皮瓣坏死,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经口服优甲乐后得以纠正.结论: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颈前弧形切口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疗效满意,外形美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邹庆涛;张福民;张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汉坦病毒体外感染Vero-E6细胞诱导多种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体外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细胞)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毒结构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V76-118株体外实验性感染Vero-E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双特异性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HV感染后HSP27、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3种H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HSP与病毒核衣壳蛋白(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HV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24 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V-NP阳性信号.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HSP27、HSP70、Grp9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显著升高(P<0.05,n=5).更为重要的是,ELISA检测发现HV-NP同时与HSP27、HSP70、Grp94呈复合物形式存在.结论:HV体外感染可诱导Vero-E6细胞高表达多种HSP,且能与病毒结构蛋白形成复合物,上述过程可能参与了HV-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作者:余璐;马恒;段春光;杨守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DL-IC)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39例冠心病组患者及11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DL-IC浓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弥漫性病变组及局限性病变组;重度狭窄组及轻度狭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患者LDL-IC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患者[(2.75±1.22)AU vs(2.35±0.83)AU,P<0.05]和单支病变组患者[(2.75±1.22)AU vs(1.82±0.50)AU,P<0.01].②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组LDL-IC水平高于局限性病变组患者[(3.06±1.07)AU vs(1.72±0.32)AU,P<0.01]及正常对照组[(3.06±1.07)AU vs(1.55±0.71)AU,P<0.01].③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LDL-IC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患者[(2.88±1.10)AU vs(1.82±0.50)AU,P<0.01]及正常对照组[(2.88±1.10)AU vs(1.55±0.71)AU,P<0.01].结论:LDL-IC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罗根艳;宫剑滨;汪俊军;蒋建红;江时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