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频;张新华;周晓军
目的:利用鼠肝炎3型病毒(MHV-3)建立小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模型,探讨小鼠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mfgl2)与SARS肺损伤,尤其是透明膜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Balb/cJ小鼠气管途径感染MHV-3建立小鼠SARS模型,动态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组织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及病毒分布情况;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肺组织中mfgl2和纤维蛋白的表达.结果:感染小鼠5 d内死于以肺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呈现典型间质性肺炎样改变伴透明膜、血栓形成;所有收集的器官均可检测到病毒的复制;肺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间质浸润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可检测到mfgl2的特异性表达;免疫组化双染色发现肺内透明膜及微血栓形成区域多见mfgl2与纤维蛋白的共沉积.结论:MHV-3诱导的小鼠SARS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类SARS肺损伤的疾病特征,mfgl2在模型肺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可激活凝血酶原,启动局部凝血过程,导致纤维蛋白的沉积,促进肺内血栓和透明膜的形成,提示mfgl2可能是SARS肺损伤又一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严伟明;黄加权;宁琴;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同步放化疗(CR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模式,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约占45%,CRCT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与同步胸腔放疗使局部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5%,但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NSCLC疗效,国内外对CRCT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CRCT的佳治疗模式仍存有许多争议,同时靶向治疗与CRCT的联合成了新的热点.现就近年来局部晚期NSCLC CRCT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少忠;孙新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炎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生成在炎性肠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因子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诸如纤维生长因子-2、白细胞介素-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特别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者就炎性肠病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作一综述.
作者:涂频;张新华;周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作者简要介绍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长期随访的主要结果及其意义,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钟勇;江时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接受CAG检查的AMI患者,探讨CAG正常的青年人患AMI的临床特点.结果:在486例中,青年AMICAG正常者13例(2.67%),分析其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多无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者较多,多在应激、超量吸烟情况下发病.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青年人患AMI中,心肌梗死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栓塞等因素有关,这些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启高;江时森;宫剑滨;王立军;彭永平;陈锐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来指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观察患者术后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改变.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UBM测量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角(TIA)、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和虹膜厚度1(ID1),同时记录眼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ACD、TIA、AOD500和TCP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D1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明显加深前房,增宽房角,重新开放小梁网,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有待于更多的病例积累、更长时间的术后观察.
作者:吴勇;黄振平;卢玉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点之一.新生儿发生脐炎的主要原因是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部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炎症[1].脐部残端若护理不当,轻者可致局部渗血、感染,重者将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
作者:陈宇;孙惠敏;陈晨;陈声容;左元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外周静脉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素(ET-1)、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采用两交叉设计对14例门脉高压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于门静脉内支架下方的导管,直接测静脉压,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检测IGF-1、ET-1、GLU、NO血浆浓度.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分别于TIPS术后24 h采用微量泵持续24h经周围静脉输注.用药前及用药后8、24 h进行检测.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用药前后门静脉压力大差值分别为(9.4±1.0)cmH2O和(5.0±1.0)cmH2O,两者用药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长抑素十四肽与八肽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GF-1、GLU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O、ET-1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均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但生长抑素十四肽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两者用药后显著降低血中IGF-1、GLU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IGF-1、GLU等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肝的代谢,减少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作者:杨建芬;吴性江;黎介寿;曹建民;韩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构建蓝藻抗病毒蛋白(CV-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并复性其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CV-N的全基因序列,人工合成CV-N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CV-N,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蛋白,SDS-PAGE和Westen blot鉴定表达产物,Ni Sepharose柱纯化目的蛋白,稀释法复性蛋白.结果:重组质粒pET30a-CV-N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为303 bp,与GenBank中的CV-N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经IPTG诱导的CV-N基因可在E.coli中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相对分子质量11 000处出现一条新条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37℃诱导2、4、6、8 h后,表达蛋白分别占菌体蛋白的3.87%、19.10%、33.98%和31.5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抗His单抗特异性反应.将诱导6 h的菌体超声破碎后,Ni Sepharose柱纯化,相对分子质量11 000处显示出清晰的单一条带,且蛋白复性效果良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CV-N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出重组蛋白,为深入研究其抗病毒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吕锐;于红;刘宗涛;庞峰;张文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卫星远程医学教育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种新型教育途经.作者介绍了中国军队远程医学教育现状、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卫星远程教育应用、组织与实施,提出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学的模式、方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切实做好技术保障.
作者:周丽君;徐旭东;刘安滨;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维生素D不仅能调节钙磷代谢,而且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能在NOD鼠和人类1型糖尿病(T1DM)的发生中起抑制作用.维生素D的缺乏可以使T1DM的发病率上升,补充维生素D通过调节免疫,可预防T1DM的发生和延缓胰岛炎的进展.因此,在婴幼儿时期防治维生素D缺乏是减少T1DM发生的简单和安全的方法.维生素D缺乏也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有关.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OH)2D3,在体内需要激活维生素D受体(VDR)来发挥其效应.研究显示,VDR基因多态性存在着较大的种族差异,VD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可以为不同人群糖尿病易感性的差异,提供基因水平依据.
作者:蒋艳敏;张克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适用于不宜做内固定且伴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干、四肢各种类型的骨髓炎、骨不连、复杂骨折的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除可进行及时有效的骨固定外,还便于伤口处理和骨折修复的观察及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等.
作者:程秀红;周伟;赵建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结合激光微切割(LMD)和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从中进一步确定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采用LMD技术,从17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获取高纯度的正常胃黏膜细胞及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肿瘤细胞.用基因芯片比较其中2例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半定量RT-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并在另15份标本中,进一步确定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发现49个基因的表达在胃癌原发灶肿瘤细胞中比淋巴结转移灶明显上调,37个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同时,筛选出4个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3个基因(OPCML,RNASE1和YES1)的表达规律与肿瘤抑制基因相似,即正常黏膜中表达高,肿瘤原发灶次之,淋巴结转移灶表达低;而另一个基因(AKC1)的表达规律则与癌基因相似.结论:采用LMD和基因芯片技术,成功筛选出胃癌进展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胃癌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晓琦;李强;孙喜太;吴凌云;温泉;张丽华;仇毓东;邹晓平;徐肇敏;陈隆典;于成功;张敏跃;丁义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曲马朵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n=8),分别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对照组、曲马朵5 mg/kg组、曲马朵10 mg/kg组、曲马朵20 mg/kg组、纳络酮预处理组、育亨宾预处理组和纳络酮+育亨宾联合预处理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 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与术前和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大鼠在术后第4 d开始TWL变化值明显增大,MWT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第7 d(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的TWL和MWT均显著延长或增大(P<0.05或P<0.01);与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相比,纳络酮和育亨宾预处理组的TWL和MWT均显著缩短或减小(P<0.05或P<0.01);与曲马朵10 mg/kg、20 mg/kg组、纳络酮和育亨宾预处理组相比,纳络酮+育亨宾预处理组的TWL和MWT均显著缩短或减小(P<0.05或P<0.01).结论:腹腔注射曲马朵10 mg/kg、20 mg/kg对脊神经部分结扎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具有剂量依赖性治疗作用,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可被纳络酮或育亨宾部分拮抗;曲马朵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不仅与阿片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相关,应还有其他机制的参与.
作者:管忍;李伟彦;刘健;林宁;谢蔚影;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研究证实,二异丙酚(Disoprofol)即异丙酚和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混合液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都是相容的,临床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并能减少二异丙酚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及致惊厥样反应等不足,并能降低费用[1].
作者:宋丹丹;张铁铮;夏东亚;许霁虹;孙莹杰;刘晓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神经、血管、代谢、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不断积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针对AGE在DME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岽;单玉喜;戴玉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非编码小RNA,可以调控基因转录后的表达.人们通过获取、检测和验证等方法来研究miRNA及其靶基因.尽管人们已经在各种生物中预测并证实了数百种miRNA,但是miRNA及其靶基因的明确作用机制和功能尚不是完全明了.现就miRNA检测方法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一雨;全志伟;李济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敷料组合使用.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清创时间和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结果:56处治愈43处,好转11处,治愈好转率96.4%.其中Ⅱ度压疮治愈率95.8%,平均愈合时间为(13.6±0.8)d;Ⅲ度治愈率达77.8%,平均愈合时间为(49.7±8.2)d;Ⅳ度压疮治愈率达50%,平均愈合时间为(136.5±15.8)d.与文献结果比较,各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改良式湿性疗法适用于老年各期压疮,特别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深度压疮患者.该疗法可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疗程.
作者:蒋琪霞;申萍;刘云;刘亚红;祁静;仲继红;王蔚雯;彭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家庭肠内营养(HEN)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36例患者接受PEG/J行HEN,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PEG操作时间平均(6.4±2.1)min,PEJ平均(15.7±4.2)min.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置管操作时未发生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2/36).患者在接受HEN 2个月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浆蛋白较支持前均明显提高,而Karnofsky行为状态分级评分较支持前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经PEG/J行HEN操作简便、安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志明;江志伟;邹志英;刁艳青;丁凯;吴素梅;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骨肉瘤化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成为近年来骨肉瘤化疗研究的热点.作者从病理组织学、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的3个方面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黎承军;吴苏稼;施鑫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