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玲华;张建文;马俊
目的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建立护士告知、患者知情同意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告知护理计划、医院环境与制度、医疗风险、患者的疾病信息及自我护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2003年的92.3%上升到2005年的97.8%(P<0.01),护理纠纷和投诉由2003年的12起减少到2005年的2起.结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莉涛;甘秀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习末期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104名实习末期护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临床能力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95.37±37.93,护生临床能力总分为153.32±19.64,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25~0.80,P<0.05、P<0.01).结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影响护生的临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李静;范秀珍;张慧;陈晓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123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同时采取正确的卧位、纠正不良姿势、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随访1~3年,痊愈97例(78.9%),有效24例(19.5%),无效2例(1.6%),复发27例.提示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该病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清;方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总结10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根据妊娠期特点,实施阶段化个体化整体护理,即重症监护、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莉;丁洪琼;左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孕妇的焦虑状态,为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50例糖尿病孕妇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糖尿病孕妇的焦虑评分为40.96±5.48,显著高于常模(P<0.05).其焦虑状况与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医疗付费方式、治疗方式无关.结论妊娠并存糖尿病会增加孕妇的焦虑水平,需针对孕妇个体差异加强护理干预,减轻其焦虑.
作者:杨美洁;何仲;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碘伏清洗外耳道的效果.方法将耳部疾病患者100例(127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液清洗外耳道,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外耳道.两组其他操作方法相同.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外耳道清洗后耳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0.5%碘伏液清洗外耳疗效较好,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可减轻患者痛苦,是比较满意的外耳道洗耳液.
作者:邓汉军;李娟;王国成;罗树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救中心对警察进行徒手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提高其CPR知识与技能.方法对荆州市不同警种的警察91人进行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分别在培训后即时、3个月、6个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评价.结果培训后即时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与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与培训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警察进行规范有序和定期巩固的培训是增强其急救意识、提高CPR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沫;桂月玲;李玉肖;朱琼;陈实娥;陈艳;贺喜元;王晓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临床上包皮环切术使用的缝合材料为丝线和肠线.丝线是由蚕产生的连续蛋白丝,由多根或多股搓捻或编织而成,为生物源性不吸收缝线;肠线为羊肠黏膜下层或牛的肠浆膜层制成的可吸收缝线,抗原性强,组织炎性反应较大.为减轻儿童包皮环切术后的缝线反应,我院手术室对84例包皮环切术患儿采用人头发作缝合材料,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雷汉荣;何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臀肌挛缩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7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前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解释、鼓励、暗示等支持性心理护理,于术前3 d开始床上排尿训练,并于术后进行行为干预.结果术后8 h内对照组患者自行排尿16例,观察组为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术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刘凡;李天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护士长辅助式领导下,让护师参与护理管理.结果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管理质量指标如护士长管理、消毒隔离、分级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合格率在实施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仅急救物品完好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运用辅助式领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可有效地提高护师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严玲华;张建文;马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4例行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予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分步骤的康复训练及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后第2天患者能做主动的直腿抬高动作,术后功能改善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关节功能保存好等优点,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戴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以评估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持型心理治疗及认知疗法.结果术后2周、6个月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剪京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左肾静脉移位术,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术后1个月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提出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园;何玮;喻芹;潘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20例(20眼)重症眼表疾病患者行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治疗,结果20例患者植片均一级愈合,术眼视力全部提高.提出术前加强供受体的心理护理,训练患者眼球向下固视,做好眼部准备;术后加强术眼观察和眼部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首要条件.
作者:元红;张艳鹰;刘乙楠;马月;蒋津;羿士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8例,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住院7~10 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切口的护理及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学芳;李莺;蒋年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直肠癌根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活动,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液性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进行肛门功能训练及排便反射训练.结果本组10例保肛率为100%,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9 d,出院时生活完全能自理,术后3~6个月自主排便功能恢复.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屈清荣;王云霞;马继红;张豫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临床上截石位手术配合时,器械护士常在医生背后或侧面传递器械,所递器械污染机会较大且违反无菌操作规程.鉴此,我院自行研制一种截石位手术专用器械托盘,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申贺利;钟宝荣;胡春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雾化吸入具有消炎、止咳、化痰、湿化气道和解痉平喘等作用.一般情况下,雾化器与患者的连接有口含嘴和面罩2种方式,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将雾化器直接连接在呼吸机送气管路上,后者再与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相连接.而对于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者,或机械通气患者在脱离呼吸机带管(人工气道)期间,由于雾化器与人工气道间没有合适的连接装置,导致雾化吸入效果差.鉴此,我科将呼吸机专用吸痰三通管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贺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0.5%碘伏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清洁的效果.方法将入住妇科需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0.5%碘伏清洁脐部,对照组采用松节油清洁脐部后,再用75%乙醇去除松节油.结果两组脐部清洁效果均较好,术后均未出现脐部切口感染;观察组脐部皮肤红肿发生率为3.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0.5%碘伏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皮肤清洁对皮肤刺激性小,安全、有效,可预防创口皮肤感染.
作者:焦桂花;邱锡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指出生涯规划对护理教育的意义,提出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将是我国护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