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红;张艳鹰;刘乙楠;马月;蒋津;羿士波
目的促进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细化并规范护理环节管理.结果2003、2004、2005年护理缺陷事故分别为10、2、0起,患者满意度由2004年2月的89.3%上升至2005年9月的98.4%.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申萍;孙琳;朱剑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患者长强穴注射亚甲蓝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粒塞肛,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12、48、72、96、144 h创面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肛瘘术后应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有长效止痛作用,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
作者:姚义珍;陈尚清;刘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济南市3所医院护士432名,采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尊量表(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分别为4.88±4.27、34.86±7.88,显著低于国外护士(均P<0.01);情绪枯竭维度得分为22.54±9.73,与国外护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应重视护士人格的塑造、自尊的提高和社会支持的增加.
作者:席波;李军;王翠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17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消失7例,明显减轻8例,无效2例,有效率88.2%.提出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卧位训练及术前准备,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指导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孕妇及有妇科疾病患者需定期做妇科检查或治疗,要求患者脱掉1侧裤腿取截石位,容易使患者着凉.为此,笔者自制妇科检查治疗专用裤,并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用于200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吕凤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身悬吊牵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 20例拟住院行矫形术的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前在护士指导下于家中进行自身悬吊牵引,对照组住院期间于术前按常规行骨盆牵引.结果两组牵引后的Cobb角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身悬吊牵引是脊柱侧弯术前简单、经济、疗效可靠的一种必要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晋贤;陈超;李光辉;方煌;陈安民;李锋;杜杏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共用净化空调对手术间空气环境的影响.方法根据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选择20例外科手术在共用净化空调手术间其中一间施行手术,分别在施行手术的手术间和未施行手术的手术间分时段采样做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施行手术手术间皮肤切开前15 min和术毕整理手术间时菌落数显著高于术前空调运行30 min(均P<0.01),且显著高于未施行手术手术间同时段(均P<0.01);未施行手术间各时段菌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共用净化空调不会对洁净手术间空气环境造成影响.
作者:倪乐丹;徐姜涛;郑淑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碘伏清洗外耳道的效果.方法将耳部疾病患者100例(127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液清洗外耳道,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外耳道.两组其他操作方法相同.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外耳道清洗后耳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0.5%碘伏液清洗外耳疗效较好,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可减轻患者痛苦,是比较满意的外耳道洗耳液.
作者:邓汉军;李娟;王国成;罗树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弹加压止血带在血液采集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无偿献血者6 29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 321人)和对照组(2 971人).观察组在血液采集完成后采用高弹加压止血带止血法处理,而对照组采用手指压迫棉球止血法.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0.15%(5/3 321),时照组为1.78%(53/2 9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81,P<0.01).结论高弹加压止血法止血效果优于手指压迫止血法.
作者:张国清;杨玉发;李庚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孕妇的焦虑状态,为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50例糖尿病孕妇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糖尿病孕妇的焦虑评分为40.96±5.48,显著高于常模(P<0.05).其焦虑状况与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医疗付费方式、治疗方式无关.结论妊娠并存糖尿病会增加孕妇的焦虑水平,需针对孕妇个体差异加强护理干预,减轻其焦虑.
作者:杨美洁;何仲;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4例行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予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分步骤的康复训练及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后第2天患者能做主动的直腿抬高动作,术后功能改善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关节功能保存好等优点,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戴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萍;刘燕;方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现阶段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原因进行综述,提出需提高护士法律意识,认真抓好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推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记录方法,加强护患沟通及强化护理记录质量监控,以确保护理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
作者:古今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预防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方法对61例PICC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61例患者中发生PICC并发症10例,其中导管异位2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机械性静脉炎5例.结论循征护理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寇京莉;赵晓维;韩斌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雾化吸入具有消炎、止咳、化痰、湿化气道和解痉平喘等作用.一般情况下,雾化器与患者的连接有口含嘴和面罩2种方式,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将雾化器直接连接在呼吸机送气管路上,后者再与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相连接.而对于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者,或机械通气患者在脱离呼吸机带管(人工气道)期间,由于雾化器与人工气道间没有合适的连接装置,导致雾化吸入效果差.鉴此,我科将呼吸机专用吸痰三通管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贺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20例(20眼)重症眼表疾病患者行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治疗,结果20例患者植片均一级愈合,术眼视力全部提高.提出术前加强供受体的心理护理,训练患者眼球向下固视,做好眼部准备;术后加强术眼观察和眼部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首要条件.
作者:元红;张艳鹰;刘乙楠;马月;蒋津;羿士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救中心对警察进行徒手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提高其CPR知识与技能.方法对荆州市不同警种的警察91人进行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分别在培训后即时、3个月、6个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评价.结果培训后即时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与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与培训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警察进行规范有序和定期巩固的培训是增强其急救意识、提高CPR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沫;桂月玲;李玉肖;朱琼;陈实娥;陈艳;贺喜元;王晓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8例,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住院7~10 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切口的护理及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学芳;李莺;蒋年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心电图变化与颅内压力、体温、电解质、血糖、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6.6%(36/47),多发生在外伤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且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颅内压力>180 cmH2O、体温>37.8℃、血糖>6.7 mmol/L、血氧饱和度<0.95、电解质紊乱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需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孟桂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6例并发低钠血症,均被早期发现,及时予以针对病因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采集标本和执行各项医嘱,5~14 d血钠均恢复正常.提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除严格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外,需特别注重低纳血症的观察.
作者:蔡明芳;刘静;夏红艳;刘庆艳;黄晓武;李道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