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孟桂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内压, 心电图,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心电图变化与颅内压力、体温、电解质、血糖、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6.6%(36/47),多发生在外伤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且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颅内压力>180 cmH2O、体温>37.8℃、血糖>6.7 mmol/L、血氧饱和度<0.95、电解质紊乱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需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师参与护理管理的实践

    目的探讨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护士长辅助式领导下,让护师参与护理管理.结果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管理质量指标如护士长管理、消毒隔离、分级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合格率在实施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仅急救物品完好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运用辅助式领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可有效地提高护师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严玲华;张建文;马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例Bowen's病复发患者外阴切除术的护理

    对1例Bowen's病复发患者行外阴切除术,术后6 d切口一期愈合,住院21 d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外阴清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外阴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复发.

    作者:沈朝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改革构思

    探讨建立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能精确反映妇产科护理的全部意义;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多样化,并且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改良PBL整合课程,充分发挥院校协作力量,完善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适应21世纪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作者:赵缨;胡雁;周英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肛瘘术后患者长强穴注射亚甲蓝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患者长强穴注射亚甲蓝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粒塞肛,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12、48、72、96、144 h创面疼痛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肛瘘术后应用亚甲蓝长强穴注射,有长效止痛作用,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

    作者:姚义珍;陈尚清;刘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内镜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的手术配合.方法对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患者,在内镜下行微创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结果术中出血100~180 ml.手术时间2~4 h.9例患者术程顺利,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被迫改开放式手术.结论经内镜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正确摆放体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传递各类手术器械,协助术中检查,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胡玉华;徐荣荣;刘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济南市3所医院护士432名,采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尊量表(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分别为4.88±4.27、34.86±7.88,显著低于国外护士(均P<0.01);情绪枯竭维度得分为22.54±9.73,与国外护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应重视护士人格的塑造、自尊的提高和社会支持的增加.

    作者:席波;李军;王翠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移位术的护理

    对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左肾静脉移位术,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术后1个月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提出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园;何玮;喻芹;潘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其对护理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指出生涯规划对护理教育的意义,提出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将是我国护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履行告知义务的实践及效果

    目的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建立护士告知、患者知情同意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告知护理计划、医院环境与制度、医疗风险、患者的疾病信息及自我护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2003年的92.3%上升到2005年的97.8%(P<0.01),护理纠纷和投诉由2003年的12起减少到2005年的2起.结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莉涛;甘秀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眼表疾病患者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的护理

    对20例(20眼)重症眼表疾病患者行结膜角膜缘异体移植治疗,结果20例患者植片均一级愈合,术眼视力全部提高.提出术前加强供受体的心理护理,训练患者眼球向下固视,做好眼部准备;术后加强术眼观察和眼部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首要条件.

    作者:元红;张艳鹰;刘乙楠;马月;蒋津;羿士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孕妇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孕妇的焦虑状态,为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50例糖尿病孕妇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糖尿病孕妇的焦虑评分为40.96±5.48,显著高于常模(P<0.05).其焦虑状况与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医疗付费方式、治疗方式无关.结论妊娠并存糖尿病会增加孕妇的焦虑水平,需针对孕妇个体差异加强护理干预,减轻其焦虑.

    作者:杨美洁;何仲;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护士疼痛管理现况.方法采用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的3项疼痛管理现状调查表对4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疼痛知识得分为15.18±3.64,平均回答正确率为38.92%;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的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6.91%护士没有接受过有关疼痛知识的培训,73.97%护士未进行疼痛评估.接受过培训、开展了疼痛评估实践、在放化疗科工作的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未受过培训、未开展疼痛评估实践、其他科室工作的护士(均P<0.01).医护缺乏疼痛知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医疗体系不重视是有效疼痛管理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护士普遍缺乏疼痛知识,需大力加强疼痛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护士有能力、有信心参与疼痛管理;医疗体系应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有效的疼痛管理.

    作者:张春华;徐丽华;邹碧荣;朱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妇科患者专用开裆裤的设计与应用

    孕妇及有妇科疾病患者需定期做妇科检查或治疗,要求患者脱掉1侧裤腿取截石位,容易使患者着凉.为此,笔者自制妇科检查治疗专用裤,并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用于200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吕凤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体位的探讨

    目的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萍;刘燕;方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碘伏清洗外耳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碘伏清洗外耳道的效果.方法将耳部疾病患者100例(127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液清洗外耳道,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外耳道.两组其他操作方法相同.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外耳道清洗后耳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0.5%碘伏液清洗外耳疗效较好,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可减轻患者痛苦,是比较满意的外耳道洗耳液.

    作者:邓汉军;李娟;王国成;罗树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实习末期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实习末期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104名实习末期护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临床能力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95.37±37.93,护生临床能力总分为153.32±19.64,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25~0.80,P<0.05、P<0.01).结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影响护生的临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李静;范秀珍;张慧;陈晓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弹加压止血带在血液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弹加压止血带在血液采集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无偿献血者6 29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 321人)和对照组(2 971人).观察组在血液采集完成后采用高弹加压止血带止血法处理,而对照组采用手指压迫棉球止血法.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0.15%(5/3 321),时照组为1.78%(53/2 9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81,P<0.01).结论高弹加压止血法止血效果优于手指压迫止血法.

    作者:张国清;杨玉发;李庚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4例行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予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分步骤的康复训练及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后第2天患者能做主动的直腿抬高动作,术后功能改善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创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关节功能保存好等优点,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戴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

    2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6例并发低钠血症,均被早期发现,及时予以针对病因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采集标本和执行各项医嘱,5~14 d血钠均恢复正常.提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除严格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外,需特别注重低纳血症的观察.

    作者:蔡明芳;刘静;夏红艳;刘庆艳;黄晓武;李道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心电图变化与颅内压力、体温、电解质、血糖、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6.6%(36/47),多发生在外伤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且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颅内压力>180 cmH2O、体温>37.8℃、血糖>6.7 mmol/L、血氧饱和度<0.95、电解质紊乱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需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孟桂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