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

高月平;林哲莹;傅俊惠;李爱军

关键词: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 移植, 乳房再造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2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他切口均Ⅰ期愈合,双乳房对称,外形和外观无明显变化,手感良好.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再造乳房,而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及改变情况,以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两所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169人,对其进行学历及继续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起始学历:中专者占95.9%,其中79.6%接受继续教育;而起点大专者(4.1%)中仅28.6%接受继续教育.护理人员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主要途径为自学考试;不同职称和护龄的护士接受继续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改变明显,但低年资及初级职称以下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普遍偏低,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对低年资、低职称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

    作者:严婧;李守国;姚飞;王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严重肝损伤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对2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术前及时止血、输液、输血、抗休克等急救处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2例,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DIC,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燕霞;乐革芬;许子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振动排痰机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作用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振动排痰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排痰效果以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例脑科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叩背排痰组(手法组,13例)和振动排痰机叩背排痰组(排痰机组,14例),比较两组叩背前、后的排痰量以及呼吸频率、肺部啰音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1次/d,连续5 d.结果两组共完成132例次检测,排痰机组(68例次)叩背前、后的平均排痰量显著增多,呼吸频率和肺部啰音也显著改善,与叩背前及手法组(64例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且排痰机组叩背后的SaO2和PaO2较叩背前及手法组叩背后显著升高(均P<0.01),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国产振动排痰机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可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何绮华;邝静霞;钟贵玲;王胜文;邹志红;戴珍桦;郭梦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术期护理

    对120例原发手汗症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结果术后手汗、足底出汗明显减少,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背部、下腹部、大腿内侧等处代偿性多汗,基本可以忍受,1例出现一侧气胸,住院2~5 d痊愈出院.提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充分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红艳;熊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器械后勤组的组织管理方法

    介绍我院手术室近4年来逐步完善的手术器械后勤组的集中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包括人员配备和培训、设施配备及具体运作方式,如班次调配、器械统一处理程序,物流组手术用物配送等.该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减轻一线手术护士的劳动强度,杜绝差错事故,减少了各种污染和交叉感染,节约开支,增加了经济效益.

    作者:周丽芳;彭罗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伤痛一喷灵治疗夹板固定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伤痛一喷灵治疗夹板固定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6例(57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皮肤损伤处;观察组将伤痛一喷灵振摇均匀后,距患处15~20 cm按动喷头使药液直接喷于皮肤损伤处.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5.9±1.4)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痛一喷灵可加快夹板固定引起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经济.

    作者:黄红娥;江淋;温梅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次性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在大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大便失禁发生率较高,可达63%.患者一旦发生大便失禁,其并发症增多,护理投入大,费用高.临床常采用臀下置垫、及时擦洗及更换床单等方法进行护理.由于患者粪便持续不断地流出,使肛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浸润状态,加之经常擦洗,皮肤被摩擦,极易造成局部红肿、湿疹,甚至溃烂.为此,我院ICU采用一次性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前茂企业生产)作为肛管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岩华;顾彩萍;倪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精密过滤输液器排气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较理想的排气方法.方法采用抬高弹击法和普通弹击法对320次输液进行排气实验.结果抬高弹击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3.13%,排气时间(13.82±1.80)s,药液滴出量(0.04±0.02)ml,与普通弹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抬高弹击法排气可提高排气成功率,用时短,减少药液浪费.

    作者:刘美云;高鹃;顾云;周元婷;魏妙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七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部队基层单位一种较为常见的训练伤,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多见.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三七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运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流量舒适吹氧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行Phaco术后发生重度角膜水肿的88例(88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5 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77.55%),好转10例(20.40%);对照组治愈17例(43.59%),好转19例(48.7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69,P<0.01).结论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可提高白内障Phaco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新华;任美针;崔秀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身放松训练缓解肾肿瘤介入治疗术后不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身放松训练对肾肿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不适的作用.方法将行肾肿瘤介入治疗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身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不适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腰部酸痛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惠义(P<0.05,P<0.01).结论对肾肿瘤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心身放松训练能有效地降低介入治疗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缩短其持续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对2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老年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前经充分评估和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于术后3~7 d康复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PKP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卫民;高金萍;卢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诊疗灭菌包检查核对单的设计及应用

    长期以来,消毒供应室的各种诊疗灭菌包外的标识不统一,操作、管理困难,发生差错时难以落实到人,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灭菌包检查核对单,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检查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孙元平;张新红;陈丽萍;胡丽平;熊生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S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提出对妊娠并存SS患者既要考虑到SS的损害,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变化,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使其顺利安全分娩.

    作者:廖康;秦瑛;孙晶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盐酸山莨菪碱在预防敏感性皮肤压疮中的应用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一旦发生压疮,会增加患者痛苦,所以压疮的预防尤为重要.敏感性皮肤是指感受力强、抵抗力弱,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明显反应的脆弱皮肤.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ICU应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有效预防敏感性皮肤压疮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金英爱;林召梅;原翠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灭菌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循证干预实践

    目的对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下称指示卡)变色不良进行循证干预实践研究,以避免重新灭菌造成资源浪费.方法将8 200个标准消毒包采用同一台预真空炉灭菌,按时间段(6个月)分为对照组(4 000个)和实验组(4 200个).实验组按循证方法对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原因寻找实证并进行干预,对照组未进行循证干预.结果两组灭菌效果均合格;实验组指示卡变色不良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干预指导供应室人员进行工作,能有效解决灭菌质量问题,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肖玉芳;苏茂仙;李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疝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在护理观察中及时发现脑疝患者38例,经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治愈32例.认为实施预见性观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抢救,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黄晓晖;陈慕媛;林育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研究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3例创伤事件后外科住院患者于伤后1个月进行PTSD诊断,并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制创伤事件后护理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确诊PTSD 31例(33.33%),PTSD组性别、受教育年限、外伤情况与非PTSD组(62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TSD患者各项SCL-90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精神病性(P)、神经质或情绪(N)和人格稳定性(L)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而内外向性(E)评分显著低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护理需求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结论遭遇创伤事件的外科住院患者并发PTSD概率较高,且PTSD患者护理需求高,需及早采取能满足其需求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降低PTSD发生率.

    作者:李晓黎;刘宁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五酊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五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83例(12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67处)采用自制黄五酊换药,对照组36例(55处)采用0.5%碘伏换药,均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6.57%,对照组5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96,P<0.01).结论黄五酊治疗压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柳妮;陆青;岳进;林小微;莫永兰;李慧;王春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

    目的正确掌握使用和管理电视腹腔镜的设备和器械,以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建立仪器、器械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设立腹腔镜手术专科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术前认真检查仪器、器械的性能,术中正确使用仪器、器械,术后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防锈、上油及灭菌.结果医护人员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管理腹腔镜设备、器械,保证了该仪器、器械在工作中正常运转,在完成的1 195例的手术中,无1例因仪器、器械故障或欠缺、操作使用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结论管理、操作制度健全,使仪器、器械损耗减少,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手术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

    作者:周海宁;关惠军;丁景华;陈雪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