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爱;林召梅;原翠红
目的探讨电动鼻毛器用于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术前剃除鼻毛的效果.方法将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术前剃除鼻毛的300例患者按手术序号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电动鼻毛器剃除鼻毛,对照组用手术剪剪除鼻毛.结果观察组剃除鼻毛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电动鼻毛器剃除鼻毛干净、省时、省力,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蓝海;邓秋容;朱丽铃;许楚容;谢冠玲;钟洪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部队基层单位一种较为常见的训练伤,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多见.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三七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运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LG)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LG的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A组给氧2~4 h、B组给氧4~6 h、C组给氧6~8 h、D组给氧10~12 h,观察4组术后肩部疼痛情况.结果C、D组肩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1);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LG术后吸氧6~8 h即能有效缓解术后肩部疼痛.
作者:崔福荣;刘冬华;谷巧月;钱晓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介绍我院手术室近4年来逐步完善的手术器械后勤组的集中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包括人员配备和培训、设施配备及具体运作方式,如班次调配、器械统一处理程序,物流组手术用物配送等.该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减轻一线手术护士的劳动强度,杜绝差错事故,减少了各种污染和交叉感染,节约开支,增加了经济效益.
作者:周丽芳;彭罗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行袖式和双袖式成形术.结果52例患者手术顺利,安全渡过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气管分泌物及时排出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9例阴茎电烧伤患者行阴囊纵隔皮瓣修复术,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术前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精心准备,术后进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护理及会阴部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芦兰;周金萍;陈有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3例创伤事件后外科住院患者于伤后1个月进行PTSD诊断,并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制创伤事件后护理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确诊PTSD 31例(33.33%),PTSD组性别、受教育年限、外伤情况与非PTSD组(62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TSD患者各项SCL-90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精神病性(P)、神经质或情绪(N)和人格稳定性(L)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而内外向性(E)评分显著低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护理需求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结论遭遇创伤事件的外科住院患者并发PTSD概率较高,且PTSD患者护理需求高,需及早采取能满足其需求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降低PTSD发生率.
作者:李晓黎;刘宁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S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提出对妊娠并存SS患者既要考虑到SS的损害,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变化,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使其顺利安全分娩.
作者:廖康;秦瑛;孙晶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记录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1级79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使用术前访视记录表进行术前访视.共完成术前访视1 580例次.结果观察组查房成绩、访视合格率和学生认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术前访视记录表的应用能提高学生术前访视效果.
作者:李跃荣;胡军;易凤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5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在B超监视下行吸宫手术,1例行腹腔镜手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体位和切口护理,结果5例均获成功,无1例子宫穿孔及残留.提示对宫角妊娠患者施行围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毅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5 d.随访3个月至2年,均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结论Orem自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向华珍;甘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肺危险指数(cardiopulmonary risk index,CPRI)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危险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75例肺癌患者于术前1周行CPRI评估,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0 d观察统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PRI≥4分142例(高CPRI组)、<4分433例(低CPRI组),分别发生并发症、死亡为104例(73.24%)、5例(3.52%)和49例(11.32%)、0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高CPRI组各种并发症(除脓胸、血胸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PRI组(均P<0.05).护理需求量高CPRI组亦显著高于低CPRI组(P<0.05,P<0.01).结论CPRI评分可作为肺癌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测指标,CPRI评分高预示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性大,护理需求量增加,提示护理人员应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
作者:齐东红;康丽;武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2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术前及时止血、输液、输血、抗休克等急救处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2例,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DIC,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燕霞;乐革芬;许子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201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自评分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P<0.01),护理人员的年龄、工龄、职称主要对其躯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学历、收入、环境、社会支持及慢性病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躯体健康,更影响其精神健康,学历对护理人员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结论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护理管理部门、护理教育机构和护理人员自身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衡艳林;郭毅;杨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致呼吸道并发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6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呼吸道并发症,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结果67例患儿呼吸道并发症治愈并顺利取出异物,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对呼吸道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对提高呼吸道异物患儿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博;陈静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经尿道灌注药物是泌尿外科常用治疗方法.我科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一次性头皮针对58例男性泌尿科疾病患者经尿道灌注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燕;潘文芬;姜登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2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他切口均Ⅰ期愈合,双乳房对称,外形和外观无明显变化,手感良好.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再造乳房,而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高月平;林哲莹;傅俊惠;李爱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高病区危重患者抢救效率,提高患者、医生满意度的排班管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下称实施后)采用定职排班管理模式,即3人(白班)及2人(夜班)组合排班,并实施针对性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和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医生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和医生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采用定职排班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医生满意度.
作者:胡冬梅;杨宝燕;张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2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老年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前经充分评估和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于术后3~7 d康复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PKP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卫民;高金萍;卢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对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200例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切除患者婚姻质量评分除角色平等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较低,应开展针对性护理,加强患者及其配偶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婚姻质量.
作者:吴颖;杨艳;潘颖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