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观察

蔡舜金

关键词:遗尿汤, 猪膀胱, 小儿遗尿
摘要: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蔡舜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概况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另一组为治疗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而其他所有的处理都一致.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后1年内眼压升高的阳性率为15.63%,而治疗组在手术后1年的阳性率为6.25%,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对降眼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中药配合这一手术疗治疗青光眼值得推广.

    作者:满大林;黄芸芸;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焦虑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5例.乌灵胶囊组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八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80%.结论:乌灵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相当,乌灵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刘道喜;唐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参麦注射液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各味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中医药循证治疗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由于循证医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共同点,因此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关于人参治疗癫痫的探讨

    现代医学治疗癫痫,医生常常提醒病人不能吃人参,因人参类中药易引起癫痫发作,并嘱病人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少到人多或霓红灯的地方,但新版中医教材中的癫痫分证中的心脾两虚症,建议治疗用补血益气,健脾宁心为法,中药以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并与人参为君药,很容易使人造成混乱,究竟人参是治疗癫痫还是诱化癫痫,值得我们探讨和处理,对治疗癫痫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沛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刺络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用刺络放血在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耳垂、耳尖、大椎针刺放血,加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周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灸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刺络放血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梁洁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爱力呼吸镇痛法在阴道分娩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作者:刘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气消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消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干预.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口服益气消积方加TP方案化疗;对照组(31例)单用TP方案化疗,3周重复.所有病例均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临床证候的改善、卡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在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方面都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用益气消积方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有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张永杰;冯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验之方多良效 辨病辨证两结合——师授验方三首

    余父兼师姚昌礼,系我区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年届花甲有余,悬壶四十载之多,临床经验丰富,医学造诣颇深,更兼品行高尚,甚受同俚他乡之爱戴,医术之高,每每遣方用药,效多灵验,几十年来起沉疴这不知其数,医痼疾者难以万计.

    作者:陈秀玲;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并与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治一个疗程及一月后,治疗组(采用中药薰蒸治疗)疼痛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结论: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永伟;王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有关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针对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骨伤科熏洗方的组方结构,并对中药熏洗方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作者:谢伟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88例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64例患者复位良好,80例患者固定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率可达68.42%.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消癥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总体疗效、肌瘤体积缩小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及肌瘤体积缩小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群;刘春香;林辉;徐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肝炎中医辨治摭拾

    中医辨治慢性肝炎勿忘养肝补肾,亦当清利补气,贵在及早活血,尤需活血补气.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7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出现褥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40例48处褥疮,治愈25处,治愈率为52.08%;Ⅱ组患者36例43处褥疮,治愈40处,治愈率为93.02%,Ⅱ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聂玮;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拟“祛湿活血汤”临床应用验案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治疗作同一疾病的比较

    我是中医蜂疗工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教训与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门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

    作者:冷雅风;涂德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