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杰;冯莹
目的:观察用刺络放血在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耳垂、耳尖、大椎针刺放血,加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周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灸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刺络放血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梁洁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红;胡令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宇宙间的任何东西,无不受到宇宙运转规律的控制,人也是如此,吉凶祸福,生老病死.
作者:王保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医辨治慢性肝炎勿忘养肝补肾,亦当清利补气,贵在及早活血,尤需活血补气.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蔡舜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阴香)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药材来源,性状,薄层鉴定,显微鉴别来对肉桂及其混淆品食用桂皮(阴香)进行鉴别,这些鉴别方法可区别肉桂与桂皮,从而保证肉桂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李乃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83例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2例,给予口服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给予口服多烯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0天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3.1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栓心脉宁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患者降脂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梁燕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对比疗效.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胃系疾病病理表现以受纳、升降功能异常为主,其病证主要有胃痛,噎膈,呕吐,反胃,痞满,嘈杂等.现代医学诊断胃系病症,以胃镜检查为依据,幽门螺杆菌在胃系病证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消化界的重视.
作者:卢宏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参麦注射液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各味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中药辨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经济、合理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刘华;洪志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笔者临床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让人满意.
作者:陈余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虞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并与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治一个疗程及一月后,治疗组(采用中药薰蒸治疗)疼痛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结论: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永伟;王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①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126,P<0.05;x2=5.754,P<0.05;x2=6.563,P<0.05;x2=4.444,P<0.05),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血尿酸(UA)和血沉(ES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47.586,P<0.05;t=9.35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克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归纳总结为肺燥津伤,湿热熏蒸,肠燥津枯,寒邪直中,虚火上炎5个证型进行辨治,临床疗效佳.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焦虑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5例.乌灵胶囊组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八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80%.结论:乌灵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相当,乌灵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刘道喜;唐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3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38例中,近期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近期治愈率为36.8%,总有效率86.8%.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奎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