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陈余健

关键词:二陈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治疗
摘要:笔者临床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让人满意.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红;胡令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7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出现褥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40例48处褥疮,治愈25处,治愈率为52.08%;Ⅱ组患者36例43处褥疮,治愈40处,治愈率为93.02%,Ⅱ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聂玮;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拟“祛湿活血汤”临床应用验案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青篙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通过观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探讨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中医药循证治疗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由于循证医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共同点,因此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芪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举隅

    目的:探讨黄芪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效果及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在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方法:举例说明黄芪在治疗冬春季的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统感染及急性尿路感染的作用.结果: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讨论: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凡有气虚之症,重用黄芪不但无助热伤津留邪之弊,且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对感染和其他有害刺激的耐受程度,可使患者症状快速缓解,缩短病程,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黄巧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健身固表散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对健身固表散进行小鼠灌胃造成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健身固表散大浓度、大体积对小鼠灌胃,测定其一日大给药量.结果:小鼠一日大给药量为3.2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296倍.结论:健身固表散较为安全,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作者:傅建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用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结果: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87.3%.结论: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雷兆明;王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88例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64例患者复位良好,80例患者固定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率可达68.42%.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拟骨刺汤治疗骨质疏松56例

    目的:探讨自拟骨刺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患者均口服作者自拟骨刺汤,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人经2~3个疗程治疗,痊愈:9例,占16.07%;显著好转:28例,占50%;有效:19例,占33.93%;无效:0例,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骨刺汤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又一方便,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法.

    作者:邓毓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栓心脉宁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83例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2例,给予口服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给予口服多烯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0天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3.1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栓心脉宁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患者降脂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梁燕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验之方多良效 辨病辨证两结合——师授验方三首

    余父兼师姚昌礼,系我区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年届花甲有余,悬壶四十载之多,临床经验丰富,医学造诣颇深,更兼品行高尚,甚受同俚他乡之爱戴,医术之高,每每遣方用药,效多灵验,几十年来起沉疴这不知其数,医痼疾者难以万计.

    作者:陈秀玲;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康复新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两组用法及用量一致.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牙周炎、口腔溃疡、霉菌性口腔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效果明显.

    作者:寇利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气消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消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干预.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口服益气消积方加TP方案化疗;对照组(31例)单用TP方案化疗,3周重复.所有病例均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临床证候的改善、卡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在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方面都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用益气消积方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有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张永杰;冯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塞通口服液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影响的实验研究

    预防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心塞通口服液是郭文勤教授结合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成功地研制出已应用于临床多年的有效方剂.本研究从心脏电生理作为切入点,证实心塞通口服液能显著降低心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改善AMI后心室晚电位、降低QTd有关,本研究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效药筛选提供参考.

    作者:宫爱民;郭茂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43例中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上报的中药制剂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43例ADR中,涉及10种中药制剂,其中以双黄连注射剂发生率高(69.77%),儿童发生率居多(23.26%),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高(83.72%),ADR的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6.52%).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毕娟;邢玉柱;李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蔡舜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有关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针对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骨伤科熏洗方的组方结构,并对中药熏洗方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作者:谢伟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府逐瘀汤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浅析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王清任所撰《医林改错》一书,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的名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笔者运用该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获效较好.

    作者:曹颖;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胃痛50例临床观察

    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来对妊娠胃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治疗效果的对比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张云民;程淑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