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毓昊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多以其治已病论,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为治未病论,言阳有余主要针对君火,阴不足实指肾精.要达到“阴平阳秘”,须“收心养心”,珍摄阴气,亦即用“道心”制约妄动的君火,用君火制约妄动的相火,防患于未然,是其治未病思想的实质.
作者:张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康复新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两组用法及用量一致.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牙周炎、口腔溃疡、霉菌性口腔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效果明显.
作者:寇利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余父兼师姚昌礼,系我区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年届花甲有余,悬壶四十载之多,临床经验丰富,医学造诣颇深,更兼品行高尚,甚受同俚他乡之爱戴,医术之高,每每遣方用药,效多灵验,几十年来起沉疴这不知其数,医痼疾者难以万计.
作者:陈秀玲;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婴幼儿功能生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6%,疗效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结论:基础治疗结合推拿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霞;朱姬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益气消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干预.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口服益气消积方加TP方案化疗;对照组(31例)单用TP方案化疗,3周重复.所有病例均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临床证候的改善、卡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在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方面都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用益气消积方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有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张永杰;冯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用术数的观点来解释六经病欲解时的原理与具体运用,并将伤寒论中九种用水进行了分析,对于理解疾病的预后和药物煎煮的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龚轩;王庆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王清任所撰《医林改错》一书,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的名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笔者运用该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获效较好.
作者:曹颖;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参麦注射液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各味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作者:刘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统计了69例失眠症患者,对其耳穴采用王不留行籽按压,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统计记录患者睡眠质量、症状好转情况.结论:耳穴压丸法治疗失眠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2.61%,是治疗失眠症的优良方法.
作者:李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①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126,P<0.05;x2=5.754,P<0.05;x2=6.563,P<0.05;x2=4.444,P<0.05),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血尿酸(UA)和血沉(ES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47.586,P<0.05;t=9.35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克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V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88例DNV期患者采用非透析治疗,对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88例患者肾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V期病例可根据病情采取非透析综合治疗.
作者:吕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现代医学治疗癫痫,医生常常提醒病人不能吃人参,因人参类中药易引起癫痫发作,并嘱病人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少到人多或霓红灯的地方,但新版中医教材中的癫痫分证中的心脾两虚症,建议治疗用补血益气,健脾宁心为法,中药以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并与人参为君药,很容易使人造成混乱,究竟人参是治疗癫痫还是诱化癫痫,值得我们探讨和处理,对治疗癫痫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沛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通过观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探讨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中药辨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经济、合理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刘华;洪志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虞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
作者:曹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3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38例中,近期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近期治愈率为36.8%,总有效率86.8%.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奎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