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明
通过观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探讨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对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进行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本院自制栀子金花合剂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栀子金花合剂.结果: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次就诊、用药2周、用药4周、用药6周、用药8周皮损情况,并评分.结论: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5).安全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娟;李奇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寒热真假的正确判断在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均是重点难点所在,本研究在对寒象与热象、真象与假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的病机、临床表现和证候本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归纳了寒热真假的重要鉴别点.
作者:宋月晗;李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虞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归纳总结为肺燥津伤,湿热熏蒸,肠燥津枯,寒邪直中,虚火上炎5个证型进行辨治,临床疗效佳.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容受性[1]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是保证受精卵着床、胎儿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将愈加深入和广泛,届时,中医药学将会为人类生殖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孙芝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作者:刘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58例脑血栓病人,其中3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58~68岁,治疗过程3~5个月.经采取溶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稀释血液常规治疗,加上“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诗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蔡舜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这里通过分析叶氏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相关医案说明其所选方剂的特点,所选方剂除大半夏汤、附都气丸外总归两大类,一为建中汤类,一为四君子汤类.叶氏在其医案中灵活运用,对小建中汤中的君药饴糖也可根据主病主症变化而调整.通过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学习叶桂的学术思想,其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理论为后世医者治疗咳嗽奠定基础,至今对临床治疗慢性咳嗽仍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阮加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是中医蜂疗工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教训与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门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
作者:冷雅风;涂德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由于循证医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共同点,因此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中药辨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经济、合理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刘华;洪志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头痛、窦性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临床疑难病症取得了较好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异病同治的特色.
作者:吕玉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食管瘅的致病因素及张正元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经验.方法:以分型诊治为线索,分别于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痰气郁阻证、痰气郁阻证五角度研究了配方,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张正元主任医师的辨证体会.结果:四逆散为治疗食管瘅的良方,而治疗关键在于胃气调降.此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调整其气血阴阳.结论:治疗食管瘅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以疏肝降逆为主,随证加减,或补虚、或清热、或解郁,才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熊小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现代医学治疗癫痫,医生常常提醒病人不能吃人参,因人参类中药易引起癫痫发作,并嘱病人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少到人多或霓红灯的地方,但新版中医教材中的癫痫分证中的心脾两虚症,建议治疗用补血益气,健脾宁心为法,中药以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并与人参为君药,很容易使人造成混乱,究竟人参是治疗癫痫还是诱化癫痫,值得我们探讨和处理,对治疗癫痫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沛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消癥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总体疗效、肌瘤体积缩小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及肌瘤体积缩小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群;刘春香;林辉;徐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我科对小儿便秘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小儿为“纯阳之体”,又为“稚阴稚阳”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饮食调理治疗小儿便秘5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毛文先;刘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