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培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作者:刘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这里通过分析叶氏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相关医案说明其所选方剂的特点,所选方剂除大半夏汤、附都气丸外总归两大类,一为建中汤类,一为四君子汤类.叶氏在其医案中灵活运用,对小建中汤中的君药饴糖也可根据主病主症变化而调整.通过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学习叶桂的学术思想,其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理论为后世医者治疗咳嗽奠定基础,至今对临床治疗慢性咳嗽仍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阮加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颈椎牵引,辨证用药和康复训练指导等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结果:治愈60%;好转37.5%;无效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通过牵引,充分利用中医康复学的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和康复预防观,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永茂;陈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王清任所撰《医林改错》一书,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的名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笔者运用该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获效较好.
作者:曹颖;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对比疗效.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婴幼儿功能生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6%,疗效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结论:基础治疗结合推拿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霞;朱姬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消癥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总体疗效、肌瘤体积缩小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及肌瘤体积缩小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杨氏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群;刘春香;林辉;徐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头痛、窦性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临床疑难病症取得了较好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异病同治的特色.
作者:吕玉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出现褥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40例48处褥疮,治愈25处,治愈率为52.08%;Ⅱ组患者36例43处褥疮,治愈40处,治愈率为93.02%,Ⅱ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聂玮;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上报的中药制剂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43例ADR中,涉及10种中药制剂,其中以双黄连注射剂发生率高(69.77%),儿童发生率居多(23.26%),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高(83.72%),ADR的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6.52%).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毕娟;邢玉柱;李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介绍健肾片放大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因素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方法:分述制剂过程中浸膏及辅料影响因素、制粒和设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健肾片放大生产过程中,亲水浸膏与疏水浸膏比例、辅料的投入量,素片芯的硬度和脆碎度、包衣技术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通过对上述关键因素的控制,可以实现健肾片质量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作者:顾和亚;张源;戴国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硫磺熏蒸中药材后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结果:根据测定的黄芪、薏苡仁、百合、桔梗、白芍等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高达291.8mg/kg,低64.1mg/kg.结论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残留量差异较大,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限量标准.
作者:画红顺;景全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①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126,P<0.05;x2=5.754,P<0.05;x2=6.563,P<0.05;x2=4.444,P<0.05),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血尿酸(UA)和血沉(ES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47.586,P<0.05;t=9.35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克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归纳总结为肺燥津伤,湿热熏蒸,肠燥津枯,寒邪直中,虚火上炎5个证型进行辨治,临床疗效佳.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参麦注射液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各味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对健身固表散进行小鼠灌胃造成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健身固表散大浓度、大体积对小鼠灌胃,测定其一日大给药量.结果:小鼠一日大给药量为3.2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296倍.结论:健身固表散较为安全,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作者:傅建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是中医蜂疗工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教训与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门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
作者:冷雅风;涂德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多以其治已病论,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为治未病论,言阳有余主要针对君火,阴不足实指肾精.要达到“阴平阳秘”,须“收心养心”,珍摄阴气,亦即用“道心”制约妄动的君火,用君火制约妄动的相火,防患于未然,是其治未病思想的实质.
作者:张乐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