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朱姬莲
癌症不是绝症,用清代名医俞嘉言的话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医源性失误等于作茧自缚,药源性失误有如饮鸩止渴.对癌症病因认识的模棱两可,导致了对癌症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迷失方向,步入岐途;对人们亚健康状态背后隐藏的免疫功能初始紊乱存在的无知;治疗药物和研究方法的肤浅,为癌症的高发率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后备军;对癌细胞大面积出现,是发展、复发还是转移的认定,决定着我们研究癌症临床治疗的方法和药物指导原则的制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作者:陈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康复新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两组用法及用量一致.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牙周炎、口腔溃疡、霉菌性口腔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预防昏迷、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效果明显.
作者:寇利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另一组为治疗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而其他所有的处理都一致.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后1年内眼压升高的阳性率为15.63%,而治疗组在手术后1年的阳性率为6.25%,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对降眼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中药配合这一手术疗治疗青光眼值得推广.
作者:满大林;黄芸芸;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加强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疗效并宜于推广.方法:应用维普医药生物科技网,查询时间1989~2010年,查询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报道并加以分析.结果:以“失语症”为题名及关键词共查询到文章598篇,以“针灸”为题名及关键词在结果中搜索得出44篇.其中综述9篇,头针治疗5篇,舌针5篇,体针14篇,放血及其他疗法11篇.结论:针灸对于失语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针灸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缺少大样本的科学研究,治疗上诊断及疗效标准不一,科研上缺少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的大样本治疗与研究,建议在以神经专业为主导的前提下,结合针灸,电生理,影像学(FMRI,PET等)等专业,应用现代神经学检查手段,共同研究针刺对于失语症的治疗情况,促进神经康复与针灸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煜明;王浩;杜燕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脂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治疗的均为原发性,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作者:吕安定;岳兴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3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38例中,近期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近期治愈率为36.8%,总有效率86.8%.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上报的中药制剂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43例ADR中,涉及10种中药制剂,其中以双黄连注射剂发生率高(69.77%),儿童发生率居多(23.26%),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高(83.72%),ADR的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6.52%).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毕娟;邢玉柱;李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198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服用自拟方通便汤后24h后能通便,质软.结论: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聿锟;曹波;李志;杨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病人中2例死亡,其余因观察及时,治疗措施正确,预后良好.结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而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对成功抢救病人起着积极作用,可降低致死率.
作者:陈敬珍;刘伟媚;黄燕芳;朱俏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由于循证医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共同点,因此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参麦注射液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参麦与牛磺酸联合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各味药物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
作者:曹立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创伤性脑梗塞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谢家洪;陈平;陈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我科对小儿便秘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小儿为“纯阳之体”,又为“稚阴稚阳”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饮食调理治疗小儿便秘5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毛文先;刘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虞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将5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西医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V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88例DNV期患者采用非透析治疗,对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88例患者肾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V期病例可根据病情采取非透析综合治疗.
作者:吕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归纳总结为肺燥津伤,湿热熏蒸,肠燥津枯,寒邪直中,虚火上炎5个证型进行辨治,临床疗效佳.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现代医学治疗癫痫,医生常常提醒病人不能吃人参,因人参类中药易引起癫痫发作,并嘱病人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少到人多或霓红灯的地方,但新版中医教材中的癫痫分证中的心脾两虚症,建议治疗用补血益气,健脾宁心为法,中药以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并与人参为君药,很容易使人造成混乱,究竟人参是治疗癫痫还是诱化癫痫,值得我们探讨和处理,对治疗癫痫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沛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