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云
简要介绍睡眠障碍的腹针及其配合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腹针治疗、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埋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腹针配合四神聪、腹针配合针刺安神点和腹针结合灵龟八法等治疗方法.说明腹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副作用少,不失为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对腹针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做了讨论.
作者:董海城;陈华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①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126,P<0.05;x2=5.754,P<0.05;x2=6.563,P<0.05;x2=4.444,P<0.05),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血尿酸(UA)和血沉(ES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47.586,P<0.05;t=9.35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克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王清任所撰《医林改错》一书,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的名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笔者运用该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获效较好.
作者:曹颖;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作者:刘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黄芪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效果及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在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方法:举例说明黄芪在治疗冬春季的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统感染及急性尿路感染的作用.结果: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讨论: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凡有气虚之症,重用黄芪不但无助热伤津留邪之弊,且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对感染和其他有害刺激的耐受程度,可使患者症状快速缓解,缩短病程,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黄巧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198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服用自拟方通便汤后24h后能通便,质软.结论: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聿锟;曹波;李志;杨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出现褥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40例48处褥疮,治愈25处,治愈率为52.08%;Ⅱ组患者36例43处褥疮,治愈40处,治愈率为93.02%,Ⅱ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聂玮;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是中医蜂疗工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教训与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门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
作者:冷雅风;涂德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V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88例DNV期患者采用非透析治疗,对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88例患者肾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V期病例可根据病情采取非透析综合治疗.
作者:吕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另一组为治疗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而其他所有的处理都一致.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后1年内眼压升高的阳性率为15.63%,而治疗组在手术后1年的阳性率为6.25%,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对降眼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中药配合这一手术疗治疗青光眼值得推广.
作者:满大林;黄芸芸;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预防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心塞通口服液是郭文勤教授结合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成功地研制出已应用于临床多年的有效方剂.本研究从心脏电生理作为切入点,证实心塞通口服液能显著降低心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改善AMI后心室晚电位、降低QTd有关,本研究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效药筛选提供参考.
作者:宫爱民;郭茂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癌症不是绝症,用清代名医俞嘉言的话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医源性失误等于作茧自缚,药源性失误有如饮鸩止渴.对癌症病因认识的模棱两可,导致了对癌症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迷失方向,步入岐途;对人们亚健康状态背后隐藏的免疫功能初始紊乱存在的无知;治疗药物和研究方法的肤浅,为癌症的高发率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后备军;对癌细胞大面积出现,是发展、复发还是转移的认定,决定着我们研究癌症临床治疗的方法和药物指导原则的制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作者:陈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眩晕是指视物昏花,旋转不定,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内耳性眩晕,脑动脑硬化,高血压、颈椎病、贫血等病.历代医家多从风、火、痰、虚论治.
作者:兰永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脂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治疗的均为原发性,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作者:吕安定;岳兴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并与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治一个疗程及一月后,治疗组(采用中药薰蒸治疗)疼痛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结论: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永伟;王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将5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西医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我科对小儿便秘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小儿为“纯阳之体”,又为“稚阴稚阳”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饮食调理治疗小儿便秘5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毛文先;刘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存着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纠偏改错,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痛苦.
作者:邢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加强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疗效并宜于推广.方法:应用维普医药生物科技网,查询时间1989~2010年,查询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报道并加以分析.结果:以“失语症”为题名及关键词共查询到文章598篇,以“针灸”为题名及关键词在结果中搜索得出44篇.其中综述9篇,头针治疗5篇,舌针5篇,体针14篇,放血及其他疗法11篇.结论:针灸对于失语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针灸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缺少大样本的科学研究,治疗上诊断及疗效标准不一,科研上缺少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的大样本治疗与研究,建议在以神经专业为主导的前提下,结合针灸,电生理,影像学(FMRI,PET等)等专业,应用现代神经学检查手段,共同研究针刺对于失语症的治疗情况,促进神经康复与针灸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煜明;王浩;杜燕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