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娟;邢玉柱;李炜
探讨中药辨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经济、合理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刘华;洪志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64例患者复位良好,80例患者固定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率可达68.42%.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是中医蜂疗工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教训与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门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
作者:冷雅风;涂德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焦虑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5例.乌灵胶囊组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八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80%.结论:乌灵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相当,乌灵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刘道喜;唐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对比疗效.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存着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纠偏改错,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痛苦.
作者:邢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拟骨刺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患者均口服作者自拟骨刺汤,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人经2~3个疗程治疗,痊愈:9例,占16.07%;显著好转:28例,占50%;有效:19例,占33.93%;无效:0例,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骨刺汤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又一方便,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法.
作者:邓毓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红;胡令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由于循证医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共同点,因此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作者针对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骨伤科熏洗方的组方结构,并对中药熏洗方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作者:谢伟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①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126,P<0.05;x2=5.754,P<0.05;x2=6.563,P<0.05;x2=4.444,P<0.05),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血尿酸(UA)和血沉(ES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47.586,P<0.05;t=9.35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克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病人中2例死亡,其余因观察及时,治疗措施正确,预后良好.结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而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对成功抢救病人起着积极作用,可降低致死率.
作者:陈敬珍;刘伟媚;黄燕芳;朱俏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旋复汤防治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消化道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以顺铂为主要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2例)化疗前静推昂丹司琼8mg,化疗后4h再次静推昂丹司琼8mg,治疗组(5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旋复汤口服,每次100ml,每次化疗前1日开始服用,连用5天,观察化疗后1~5天恶心、呕吐及食欲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及食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复汤防治以顺铂为主化疗的消化道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顺清;宋文军;张永红;陈佩良;周志勇;王彪;盛婕;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硫磺熏蒸中药材后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结果:根据测定的黄芪、薏苡仁、百合、桔梗、白芍等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高达291.8mg/kg,低64.1mg/kg.结论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残留量差异较大,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限量标准.
作者:画红顺;景全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食管瘅的致病因素及张正元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经验.方法:以分型诊治为线索,分别于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痰气郁阻证、痰气郁阻证五角度研究了配方,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张正元主任医师的辨证体会.结果:四逆散为治疗食管瘅的良方,而治疗关键在于胃气调降.此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调整其气血阴阳.结论:治疗食管瘅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以疏肝降逆为主,随证加减,或补虚、或清热、或解郁,才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熊小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宇宙间的任何东西,无不受到宇宙运转规律的控制,人也是如此,吉凶祸福,生老病死.
作者:王保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对大肠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影响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同时加服补中益气汤;对照组30例仅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毒副反应、免疫功能指标、体力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神经系统毒性方面无差异(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可减轻大肠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
作者:王福磊;曹波;李志;刘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的疑难病症,其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病程长,溃疡面大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欠佳,且疼痛明显,严重影响进食、说话,影响情绪及睡眠,患者颇为苦恼.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散剂外敷治疗,显效率高,明显缩短了疗程,且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安艳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这里通过分析叶氏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相关医案说明其所选方剂的特点,所选方剂除大半夏汤、附都气丸外总归两大类,一为建中汤类,一为四君子汤类.叶氏在其医案中灵活运用,对小建中汤中的君药饴糖也可根据主病主症变化而调整.通过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学习叶桂的学术思想,其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理论为后世医者治疗咳嗽奠定基础,至今对临床治疗慢性咳嗽仍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阮加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出现褥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40例48处褥疮,治愈25处,治愈率为52.08%;Ⅱ组患者36例43处褥疮,治愈40处,治愈率为93.02%,Ⅱ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聂玮;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