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民;程淑芬
简要介绍睡眠障碍的腹针及其配合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腹针治疗、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埋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腹针配合四神聪、腹针配合针刺安神点和腹针结合灵龟八法等治疗方法.说明腹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副作用少,不失为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对腹针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做了讨论.
作者:董海城;陈华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旋复汤防治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消化道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以顺铂为主要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2例)化疗前静推昂丹司琼8mg,化疗后4h再次静推昂丹司琼8mg,治疗组(5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旋复汤口服,每次100ml,每次化疗前1日开始服用,连用5天,观察化疗后1~5天恶心、呕吐及食欲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及食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复汤防治以顺铂为主化疗的消化道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顺清;宋文军;张永红;陈佩良;周志勇;王彪;盛婕;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以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28例以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
作者:陈国友;梁希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介绍健肾片放大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因素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方法:分述制剂过程中浸膏及辅料影响因素、制粒和设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健肾片放大生产过程中,亲水浸膏与疏水浸膏比例、辅料的投入量,素片芯的硬度和脆碎度、包衣技术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通过对上述关键因素的控制,可以实现健肾片质量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作者:顾和亚;张源;戴国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并与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治一个疗程及一月后,治疗组(采用中药薰蒸治疗)疼痛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口服萘酊美酮胶囊治疗).结论:中药薰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永伟;王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这里通过分析叶氏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相关医案说明其所选方剂的特点,所选方剂除大半夏汤、附都气丸外总归两大类,一为建中汤类,一为四君子汤类.叶氏在其医案中灵活运用,对小建中汤中的君药饴糖也可根据主病主症变化而调整.通过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学习叶桂的学术思想,其建中法治疗久嗽的理论为后世医者治疗咳嗽奠定基础,至今对临床治疗慢性咳嗽仍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阮加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来对妊娠胃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治疗效果的对比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张云民;程淑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祛湿活血汤疗效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其理、法、方、药切中病机,同时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异病同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韩文刚;唐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创伤性脑梗塞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谢家洪;陈平;陈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焦虑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5例.乌灵胶囊组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八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80%.结论:乌灵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相当,乌灵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刘道喜;唐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通过观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探讨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青蒿结合甲氨蝶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用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结果: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87.3%.结论:痛泻要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雷兆明;王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将5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西医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归纳总结为肺燥津伤,湿热熏蒸,肠燥津枯,寒邪直中,虚火上炎5个证型进行辨治,临床疗效佳.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另一组为治疗组,对其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而其他所有的处理都一致.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后1年内眼压升高的阳性率为15.63%,而治疗组在手术后1年的阳性率为6.25%,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对降眼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中药配合这一手术疗治疗青光眼值得推广.
作者:满大林;黄芸芸;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举元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潘从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脂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治疗的均为原发性,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作者:吕安定;岳兴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198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服用自拟方通便汤后24h后能通便,质软.结论:自拟方通便汤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聿锟;曹波;李志;杨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病人中2例死亡,其余因观察及时,治疗措施正确,预后良好.结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而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对成功抢救病人起着积极作用,可降低致死率.
作者:陈敬珍;刘伟媚;黄燕芳;朱俏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