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叶惠华;陶立芳;叶明枝;李蓉梅;陈扬;周霞
对2例苯巴比妥致全身剥脱性皮炎患儿进行护理,提出保证营养摄入,保持患儿安静,加强对损伤皮肤粘膜护理,保护新生皮肤,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黎连英;杨瑞锦;李彦;徐焱;胡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5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药物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护理中针对患者病情及特点,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及做好氧舱治疗的各项护理,结果有效率达90.0%.
作者:王瑛;魏冰;赵海燕;夏文静;李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减轻护士工作强度,预防患者压疮发生.方法自制多功能翻身固定带,对20例需翻身的患者定时(2~3 h)翻身,观察翻患者身的效果,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应用翻身固定带翻身后患者体位固定,无1例新发压疮,患者满意度100%,护士翻身操作省时省力.结论多功能翻身带临床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提高效率.
作者:陶新学;魏艳芳;陈黛琪;李玲;历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神经营养障碍性水泡属于无菌性损伤导致的烫伤性的病理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尽后外敷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纱条或者是外涂碘伏溶液,但效果不佳.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对36例脑血管疾病发生神经营养障碍性水泡患者,应用氯己定、金因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岳春江;袁深涛;余铁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解决其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2例VBI患者进行测定,同时分析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对疾病了解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4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4项因子与性别、发作次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文化程度、诱因、社会支持等方面密切相关.结论对VBI患者需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杜玲;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针对8例医护耦合性缺陷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医嘱的规范化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等防范对策.
作者:高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8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住院期间实施相同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发放随访卡,定期家访并予以护理指导;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出院180 d观察组患者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加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恢复期护理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促进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玲;寇继光;钟敏华;张岩;叶艳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2003~2004年实习的2000级69名护理本科生采用相关教学方法,培养其临床护理、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等.结果护生对诸多教学方法表示出喜好的态度,并认为自身各方面能力有明显提高.提示临床护理教学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护生能力的发展.
作者:刘义兰;王桂兰;阮满真;曹桂兰;黄海燕;张艳;曾秋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62年Winter[1]提出湿润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的观点,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湿性伤口愈合理论.笔者以清得佳凝胶治疗1例下肢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苇;游建萍;吕胜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归脾丸联合西药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5例维持性血透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丸口服.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归脾丸联合西药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
作者:程静刁;易无庸;潘晓东;祁爱蓉;程淑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0例住院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按照PICC置管的不同时期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使得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完善.
作者:袁玲;叶惠华;陶立芳;叶明枝;李蓉梅;陈扬;周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于5周后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症状及QOL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出护理干预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复发,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延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患者需求调查问卷,对92例来自不同民族的门诊输液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环境及护理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地区门诊输液患者因其民族、文化层次的不同而需求各异.提出护理服务应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作者:吴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煮沸熏蒸对呼吸科病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辛等数味中药煮沸熏蒸消毒法与紫外线灯消毒法,对呼吸科病室进行空气消毒各30次.于消毒前后采样行细菌培养,比较消毒效果;应用访谈法了解病室患者对两种消毒方法的接受情况.结果两种消毒法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对中药煮沸熏蒸消毒法接受程度明显优于紫外线消毒法(P<0.01).结论中药煮沸熏蒸对病室空气消毒可达到与紫外线消毒同等的效果,且患者易接受.
作者:吴铭娟;江虹;薛汉荣;付向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80例皮肤体表肿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二甲醚丙烷(-55 ℃)冷冻治疗;对照组应用液氮(-196℃)冷冻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二甲醚丙烷冷冻治疗效果与液氮相当,但疼痛反应轻,可替代液氮做冷冻治疗.
作者:郑娃;龚月琼;陈丽意;黎惠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糖尿病相关知识需求,进行针对性授课并演示操作,让患者重复操作及提问方式考核其知识掌握程度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及出院8个月末血糖控制情况、体重指数、运动及尿糖监测情况.结果出院8个月末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及每周运动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健康教育评估在糖尿病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出院后继续教育、定期随访对巩固健康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启明;潘晓燕;冯文忠;孔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1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采用二性霉素B抗真菌及支持治疗和护理.结果住院15~60 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主要针对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口腔、消化道症状进行对症护理,预防及处理二性霉素B等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营养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作者:朱红琳;李振华;罗健;丁红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超选择性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次,其中发热20例、腹痛20例、顽固性腹胀6例、胸腔积液5例、重度胸腔积液1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
作者:窦彩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生儿、婴儿喂药难是困扰家长及护理人员的常见问题之一,鉴此,笔者将头皮针针管应用于婴儿喂药过程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举;邱晓菲;饶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265例痹症患者采用中草药熏蒸治疗,熏蒸前后及熏蒸时配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愈164例,好转91例,总有效率96.2%.提示中草药熏蒸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效.
作者:程志香;柯娟;陈长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