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任斌辉;景华;李德闽;李忠东

关键词:乌司他丁, 肺损伤, 心肺分流术, 肺功能保护
摘要:目的:观察心肺分流术(CPB)后促炎因子和静止呼吸顺应性(Cs)的变化,并探讨CPB后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30例接受CPB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CPB前(T1)、主动脉阻断3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60 min(T3)、120 min(T4)、180 min(T5)各时间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丙二醛(MDA);同时计算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及呼吸指数(RI). 结果:CPB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TNF-α、IL-6、IL-8及MDA较T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C组比较,U组CPB后各时间点上述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C组T3、T4、T5的Cs和Cd较T1有明显下降,与U组相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明显降低(P<0.05);C组T3、T4、T5的RI明显高于U组(P<0.05),U组RI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①CPB后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6、IL-8及MDA均明显增加;②CPB能引起肺炎性损伤,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RI增加,肺顺应性下降;③乌司他丁能降低CPB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氧自由基MDA的水平,可抑制CPB后RI的增加及肺顺应性的下降.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闭式修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76例

    目的:总结闭式缝合术修补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1979年10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并经闭式缝合术修补的276例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结果:手术后全组患者无死亡,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栓塞和心内膜感染;72例患者输血100~600 ml,204例未输血,经3个月至10年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杂音消失,心胸比率缩小,恢复正常活动. 结论:闭式缝合术修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手术简便,出血少,无需或仅需少量输血,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申翼;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罗立国;钱建军;许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七种703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们对本院2002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七种703株肠杆菌科细菌耐环丙沙星(CIP)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邵海枫;李珍大;王卫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表达的辣椒素受体对甲醛刺激的反应

    目的:验证Nielsen假设的正确性. 方法:体外转录辣椒素受体(VRI)cDNA,获得CRm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异源性表达VRI .用甲醛刺激异源性表达的VRI.用双电极电压钳记录. 结果:实验组有3个细胞对激动剂辣椒素(capsaicin 10-7mol/L)有反应,并且VRI拮抗剂(capsazepine 10-5mol/L)能完全阻断此内向电流. 结论:表达的VRI对甲醛刺激发生反应.验证了Nielsen假设的正确性.

    作者:余邦兴;陈茂林;聂辉;李之望;杨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了解1 611例小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方法:从1982年6月至2004年3月间1 611例住院患儿的肾活检资料.按2001年全国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330例(占82.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19例(13.6%),遗传性/先天性肾小球疾病37例(2.3%),小管间质性疾病25例(1.6%);1 611例患儿中微小病变227例(14.1%),系膜增生性肾病877例(54.4%),膜增殖性肾炎148例(9.2%),毛细血管内增生98例(6.1%),局灶节段性硬化95例(5.9%),膜性肾病92例(5.7%),新月体性肾炎12例(0.7%),急性肾小管坏死6例(0.4%),间质性肾炎8例(0.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9例(0.6%),肝豆状核变性2例(0.1%),Alport综合征23例(1.4%),弥漫性系膜硬化症4例(0.2%),先天性芬兰型肾病1例(0.1%),婴儿髓质囊性病1例(0.1%),薄基膜病7例(0.4%),脂蛋白肾小球病1例(0.1%). 结论:国内儿童阶段的肾小球疾病仍以原发性为主,病理分类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膜增殖性肾炎等;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紫癜性肾炎占绝大多数,狼疮性肾炎次之;另外亦不应忽视遗传性/先天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作者:刘光陵;高远赋;夏正坤;张连丰;傅元凤;樊忠民;伏洁;李世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单纯性肥胖病针刺辨治探要

    单纯性肥胖病的病理改变是卫气失常、津液代谢失调,而脾胃功能失调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真元不足是肥胖发生的重要环节,恣食肥甘酒醴、缺少劳作及情志失调在发病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辨证分为胃肠实热、脾虚湿阻、真元不足及肝郁气滞四型,主要治法有清泻胃肠实热、平调脾胃功能、补益元气、通调水道及疏肝理气等.

    作者:魏群利;蔡辉;刘志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记录小鼠粪便重量,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P<0.01),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Ca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结论: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或)肠道Cajal细胞异常改变有关.

    作者:许海尘;林琳;张红杰;赵志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兔自体原位肺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深入研究供肺保护中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建立模拟的兔肺自体原位移植模型. 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5只, 阻断左肺门2 h后, 依次开放左肺静脉和动脉, 阻断右侧肺门, 监测实验过程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结果:实验过程循环稳定,再灌注前、后的PaO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该模型用于研究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是一种理想的小动物肺移植模型.

    作者:陈新忠;孙宗全;柳祎;吴龙;刘超;李星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研究进展

    阐明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病理生理改变机制,探讨各脏器功能保护策略是目前心脏外科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用大动物作为前临床实验模型,前临床的实验研究一般都建立在大动物平台之上,费用昂贵,围手术期管理困难,检测指标有限,限制了相关科研的深入开展.建立大鼠CPB模型具有费用低廉、装置简便、检测潜力大等优点,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动物较小,在设计装置和手术技术上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实际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对大鼠不同的CPB模型进行综述,比较各自优、缺点,提出更加理想的、接近于临床的模型要求.

    作者:董国华;景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部队献血者五项血清传染病指标的调查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故对血液的采集、检验和管理必须严格规范.我院建立军区血液中心两年来,对部队提供的正常、健康人员进行了严格体检筛选,并按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血液质量标准,对采集的血液分别用不同厂家的试剂作了初、复次双重检验.

    作者:万柏珍;栾建凤;叶东;王石云;徐亚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在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营养不良仍然是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往往为多种因素引起.许多研究者观察了氨基酸腹膜透析液治疗对此类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并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作者综述了氨基酸透析液对PD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改善作用.

    作者:王军;贾忠辉;俞雨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8例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长时间不适,复发率高.目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 plug hernia repair)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近年来逐渐在我国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我科2002年12月至2003年9月,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共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长生;李为苏;吴性江;韩建明;黎介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种无需悬挂的输液器具

    目的:设计一种无需悬挂的输液器具. 方法:采用全封闭内加压原理,以克服现有输液器具必须悬挂在支架上才能使用的缺陷,同时将输液器的莫菲管作了相应的改进. 结果:本设计能适合无需支架的院前抢救、战时伤病员转运或突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时大批量输液时使用,也可在医院内配合普通的需垂直悬挂的输液器垂直悬挂方式使用. 结论: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作为输液瓶(袋)的更新换代产品.

    作者:唐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羊膜移植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治疗眼表疾病的新技术.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而且来源广泛、处理相对简便,使其在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就近年来关于羊膜移植的研究进展,从羊膜的取材、处理及保存、羊膜移植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薛春燕;姜涛;黄振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前后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心瓣膜病及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是常见的和难治的心脏疾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常需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病灶,矫正病态血流动力学,矫治心脏泵功能衰竭,可明显减低其病死率.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对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结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满意.现就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仲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植入的临床应用. 方法: 根据病情,分别对92例患者采用异体或自体巩膜壳包裹的HA义眼台,行一期或二期眼眶内植入术.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5例患者(占16.3%)发生与HA义眼台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眼台暴露、术后感染、眼台排斥,经过对症处理基本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 了解和正确应用HA义眼台植入术,将使眼部整形手术更加完善.

    作者:吴勇;黄振平;姜涛;石尧;吴网兰;潘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jal 间质细胞在胃肠动力疾病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运动的起搏细胞,具有自发性电活动和产生、传播慢波的功能,对胃肠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与多种胃肠动力疾病有关.深入研究Cajal间质细胞,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胃肠运动的生理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某些疾病的药理学干预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朱金照;许其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黑色素瘤抗原-A10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黑色素瘤抗原(MAGE)-A10在不同类型肺癌的表达分布和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S-P法研究MAGE-A10在65例肺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的关系. 结果:MAGE-A10蛋白在小细胞肺癌、肺鳞癌和肺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76.5%和40.0%,在大细胞肺癌和支气管肺泡癌中未见阳性表达.MAGE-A10蛋白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率未见差异,与肺鳞癌、肺腺癌的病理分级也无明显关系. 结论:MAGE-A10分子在肺鳞癌中表达率高,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次之,大细胞肺癌和支气管肺泡癌中未见表达,对鉴别诊断可能有辅助意义,并可能成为某些肺癌生物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李林;陈丽华;庄然;方亮;李琦;刘雪松;王薇;杨安钢;金伯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缺损的护理

    近年来,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重建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组织瓣在移植术后约有6%~20%的患者会出现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3].临床实践证明,手术成功与否,除了与手术者在术中的细心操作外,还与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关系密切.自2001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颈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患者34例,取得满意效果,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等并发症 [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森林;殷俭;周平;孙强惠;潘春寅;毕云;梁龙君;王华;季寒;朱晓敏;涂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及机制

    复习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文献,揭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病理变化以关节突肥大增生、椎体间不稳和椎管狭窄多见;这一病理变化以上方相邻节段多见.加行内固定术患者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时间缩短,其原因主要是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所受压力增加,活动度增大以及术后脊柱曲度不良.

    作者:许斌;王与荣;赵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同源重组及初步鉴定

    目的:将人生长激素基因构建至pHSS6-mTn-3×HA/lacZ转座文库载体中,利用酿酒酵母同源重组稳定高效表达人生长激素. 方法:通过两步PCR获得带有信号肽的目的基因,插入到文库载体的Sse8387I位点中,NotI酶切,酵母同源重组,SC-Ura筛选,酵母菌落PCR及lacZ基因表达初步鉴定阳性重组子. 结果:酵母菌落PCR初步鉴定,筛选出目的基因正确插入的重组子,其中两株有lacZ基因高表达. 结论:对阳性重组子进行lacZ显色反应,筛选出可高水平表达x-gal的菌株,以此推测重组位点前有强启动子,为目的基因的稳定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作者:赵慧;郑文岭;崔东;马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