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念;邱继明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398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33例窄谱UVB (NB-UVB)照射联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对照1组133例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对照2组132例进行NBUVB单纯照射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NB-UVB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疗效确显著.
作者:成爱华;韩梅海;王江梅;王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术后腹胀是指患者手术后2~3天内,肛门不能自主排气而出现的腹部膨胀等不适感,为外科腹部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与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机械性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麻醉和手术创伤等有关.其中低钾是患者出现腹胀的主要诱因[1].临床上一般用VitB1肌内注射、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腹部按摩以及术后镇痛[2]等方法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我院外科自2009年以来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神阙穴处理术后腹胀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媛媛;于福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补肺一号方”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盲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用补肺一号方(黄芪、剌五加、黄精、仙鹤草),每日一剂,对照组用匹多莫德,每次0.4g,一日二次.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似,两组均能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增加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CD3+、CD4+的免疫应答,减少增高的CD8+.在红细胞免疫方面,“补肺一号方”能增加RBC-C3bRR,减少RBC-ICR,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肺一号方”治疗COPD肺气虚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增强免疫功能.肺气虚处于COPD早期阶段,在该阶段实施有的临床干预,对于防治COPD的进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志斌;刘中友;连林辉;陈比特;陈国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采用乳鼠海马做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并利用Aβ25-3损伤处理细胞,制备AD损伤细胞模型,为后继研究中药脑脊液和血清对神经元保护试验的奠定前期基础.
作者:姜海英;杨进;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前发现国内不同地区产褥期的行为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一定的地域、气候和民族习惯有关,因此,广西壮族民间产褥期传统行为和文化必然有着自己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对于传统的错误观念,我们予有效地纠正,以帮助产妇们走出产褥期保健误区,鼓励她们科学地“坐月子”,以保证母婴健康顺利地度过产褥期.而对于正确的部分,我们要提倡与传承.
作者:林辰;范小婷;杨建萍;方刚;温海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玛咖( Maca)作为一种南美秘鲁的特产高原植物,又名“秘鲁人参”,原产于海拔3500~4500m的南美安第斯山区,是十字花科独行菜属的植物(Lepidium Meyenii Walp),为草本植物[1].在南美的应用历史已有5800多年,传统上用于强壮身体、提高生育力、改善性功能、抗抑郁、抗贫血等[2],作为近年来国际保健品市场的明星产品之一,玛咖于199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可食用的安全食品,向全球推广种植.本文对玛咖的资源现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开发应用前景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简介.
作者:胡天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祛寒舒颈中药包外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经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平衡针灸联合祛寒舒颈中药包外敷治疗组68例,普通针刺对照组60例,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情况.结果:治疗组68例中治愈42例,好转2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5%,近期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其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灸联合祛寒舒颈中药包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取穴少、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价廉的特点,深受病人欢迎,便于基层推广.
作者:朱建新;孙堆仓;罗晓峰;朱芳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胸闷、气短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P<0.01),气喘、胸闷也有所改善(P<0.05),而在咳嗽、咳痰症状改善程度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气喘、胸闷、气短症状改善程度上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及FEV1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组在治疗后FEV1/FVC及FEV1的百分比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PaCO2明显降低(P<0.01,P<0.05),PaO2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组PaCO2、PaO2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能使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明显的改善,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王湘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特殊肠道疾病,是多种病因综合引起,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主要从中西医联合,通过中医辨证,口服治疗、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中西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及其他多种中西医疗法等方面对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总结.
作者:陈善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预冲管路治疗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发生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3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18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分别给参附注射液、生理盐水预冲液.结果:治疗组透析中低血压发作次数25/216 (11.6%)低于对照组,干体重未达标率27/216( 12.5%)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透析后血压明显低于治疗组透析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患者运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预冲管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简便易行.
作者:陈云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制备中药液体制剂做雾化吸入,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中药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成液体,以雾化吸入的方法来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结果: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标准易控,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将中药制成液体以雾化吸入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行,药效作用直接,疗效显著.
作者:刘灿坤;孙丽;吕纪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鹿瓜多肽注射液是由梅花鹿的骨骼和甜瓜的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多肽类活性成分组成,具有消炎镇痛,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
作者:周宇;周环玉;欧阳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安全性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126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用补肾活髓颗粒加辨证施护)和对照组(63例,补肾活髓颗粒加普通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62例,主要表现为痤疮、多毛、声音嘶哑、谷丙转氨酶( ALT)或谷草转氨酶( AST)轻度升高,口唇和手指轻微麻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39.68%,对照组为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作好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王爱红;王文文;王树庆;张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醋氯酚酸片复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全组44例,其中男35例,女9例,年龄17~51岁;病程1年内31例,1~10年9例,10年以上4例;临床表现髂关节痛39例,腰背疼痛41例,晨僵者37例,晨僵时间1~3h,颈肩痛者23例,髂关节疼痛者28例;查体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口服醋氯酚酸片100mg,2次/日,同时口服金乌骨通胶囊1.05g,3次/日,4周为1疗程.结果:全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腰背痛、晨僵、颈肩痛、骶髂关节痛、髋关节痛、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均明显改善.依疗评价效标准评价,显效17例(占38.69%),有效26例(占59.09%),无效1例(占2.27%).结论:醋氯酚酸片复合金乌骨通胶囊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振伦;康青乐;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TIA的疗效,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TIA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6例TIA病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TIA的症状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测定脑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33例中显效25例,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9%.对照组33例中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TIA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欧阳泠星;潘朝霞;王剑峰;熊同学;汪胤;曾莹莹;向东枚;曾红梅;陈焕新;黄壑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新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62例肩周炎患者,给予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治愈50例,占80.6%;显效8例,占12.9%;有效3例,4.8%;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结论: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希军;庞向臻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质增生采取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颈椎骨质增生的患者6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临床治愈57例,占95%,有效3例,占5%,服药为1~4个疗程,疼痛在用药2剂后即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组药方以补骨脂、当归、狗脊益肝肾、滋阴血,生髓填精以补督脉而治本,威灵仙、乌梢蛇、木瓜、苏木、秦艽、丹参、散寒凝、祛风湿、止痛、活血化瘀以治标,葛根清气升举,引药养筋缓急、治诸痹而佐使,诸药共同配合使用,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消痹,用于颈椎骨质增生的治疗,可起到较佳临床效果.
作者:程道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TCD的影响,探讨项丛刺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对照组,项丛刺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风池、天柱、完骨震颤进针,针向喉结,入1.5 ~2寸,施以约100转/分速度捻转手法,各约15s,留针30min,期间施手法2次,廉泉,旁廉泉针向舌根直刺2寸,施以100转/分速度捻转手法,各约15s后出针,针感强烈,金津,玉液点刺放血(3天1次).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项丛刺组的总有效率达8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愈显率项丛刺组为70%,对照组为3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可见项丛刺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从TCD变化看,即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P<0.05,组内、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提示项丛刺疗法可以调节脑梗塞,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结论:项丛刺疗法可以调节脑梗塞TCD,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是项丛刺疗法治疗脑梗塞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周鸿飞;白丽;徐明;崔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眩晕症以虚证多见,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展,皆能发生眩晕而阳虚为主者,则可按三焦辨证进行分型辨证治疗,而阳虚所致眩晕,在中老年患者中并不鲜见,因此,此类辨证思维方法值得临床研究探讨.
作者:孙得利;刘亚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