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秀;何仲
对32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均痊愈出院.提出密切观察患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黄少兰;欧永芳;陈晓燕;胡迎春;吴美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9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中药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有助于提高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桂英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对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高学历人员适时应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民主激励、岗位激励和物质激励,使其看到护理发展前景,自愿地为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者:张齐放;袁晓辉;姜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回顾性分析32例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时导管阻塞的原因,认为导管移位、打折,膈肌堵塞导管口或管口上抬高出液面,多房性、粘稠性胸水及血块、纤维素膜阻塞导管是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妥善固定,经常巡视和做好对症处理.
作者:胡广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双腋下体温测量值的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健康成年人为受试者,用经校验的水银柱体温计进行双侧腋下体温测量.结果健康成年人腋下体温左侧平均(36.51±0.41)℃,右侧平均(36.33±0.44)℃,两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人群同侧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成年人左侧腋下体温高于右侧.
作者:燕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及接种月份对婴儿接种反应的影响.方法对492名2~12个月月龄婴儿在不同的月份(5~9月)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观察接种后的反应.结果接种反应发生率随气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2~6个月月龄婴儿的接种反应率高于~12个月月龄婴儿.结论接种疫苗应避开炎热季节,接种后更应重视小月龄婴儿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李霞;章岩;谷金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5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入口被封堵,假腔消失.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切口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
作者:李转珍;贾素玲;李春燕;向宝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学>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对58名护理本科生<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小组书面作业、授课及命题、开卷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结果考核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了提高.结论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有益的尝试,对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义兰;鲁才红;薛晶;方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留置囊性尿管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在操作中易出现插管困难、尿道损伤、尿管脱出、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及尿潴留等护理问题.本文从插管时、留置过程中以及拔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几方面进行综述,对常见的护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作者:王春秀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学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可行性,以培养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俱佳的护理人才.方法文科生(文科组,91人)与理科生(理科组,59人)入学后,将其混合编班,在相同的条件下学习护理技能和进行实习,接受同样方法的考核和评价.从两组临床技能成绩和科室对其护理综合能力的评价两方面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中,除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2项外,其余11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是可行的.
作者:贾长宽;黄桂开;周大现;黄志红;钟元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时,需反复抽取血标本检查心肌酶谱,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抗凝治疗的同时,如果反复穿刺,常致其穿刺处皮下瘀血.而临床观察发现,即使延长穿刺点压迫时间,也无法避免这一并发症.鉴此,我们将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静脉留置针合并使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向岚;苑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确定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病程在3年以上、病情稳定的1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与住院次数相关,治疗信心与文化程度相关;肝硬化患者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结论健康教育对象应以首次住院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为主,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
作者:密梅花;王春霞;卢法英;郑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3期
通过建立护理学积件系统,以电子阅览室的方式应用于临床教学,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化积件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怀慧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患者中药熏蒸治疗的舒适护理.方法对50例前列腺炎患者在中药熏蒸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环境布置、摆放体位、调节温度和播放音乐等舒适护理.结果 39例(78.0%)尿频、尿急、尿余沥症状改善,35例(70.0%)疼痛减轻,42例(84.0%)抑郁、悲观、失眠状况改善;48例(96.0%)在熏蒸过程中感舒适,50例(100.0%)均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前列腺炎患者在接受中药熏蒸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体现了关爱、体贴和尊重患者,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梦慈;陈晓莉;陈怀;郑紫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在感染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感染科住院130例患者,按单、双床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由2名护师于患者肘正中静脉采血.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一次性血样采集针采血优于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作者:杨筱;李正莲;黄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2例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未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2例(46.2%),对照组5例(1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邓燕萍;陈秀英;严美丽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药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用镇痛药止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比较两组在同样药物治疗下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均能用NPIS进行疼痛程度自评,观察组100.0%能按需按时用药,对照组仅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阶梯用药后NPIS降级比对照组显著(均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降低NPIS评级,减少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或推迟用药的升级,使癌症疼痛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少明;洪瑞乔;李晓勤;许秀蓉;林赛娥;王逸如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介入治疗脑血管病2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医、护、技之间的密切配合,细心的观察和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秀华;梁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临床上常用一次性输液器制作输液延长管,在改制过程中,须用无菌剪刀,而剪刀的消毒灭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巧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针头可解决这一问题,并能确保无菌的效果.
作者:张旭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35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8例,对照组采用说教式的集体教育,观察组采用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防跌倒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防跌倒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采取预防跌倒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陈赛娇;何金莲;刘细莲;霍培霞;刘纯影;姚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