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流袋固定钩的制作与应用

王云霞

关键词:引流袋固定钩, 革新推广
摘要:为解决外科术后病人多个引流袋的固定难题,取代传统固定方法带来的不便,笔者于2002年自行设计制作一种活动性引流袋固定钩,经临床使用50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对104例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脱位3例.认为体位不当、外伤、翻修是脱位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病人采用闭合复位后患肢行皮牵引于外展中立位3~4周;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及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为主,可保证术后恢复.

    作者:杜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引流袋固定钩的制作与应用

    为解决外科术后病人多个引流袋的固定难题,取代传统固定方法带来的不便,笔者于2002年自行设计制作一种活动性引流袋固定钩,经临床使用50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胸术后经纤支镜吸痰治疗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探讨

    对21例开胸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不张的病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操作前后及操作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护理.结果上述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及肺不张好转.提示开胸术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治疗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不张的一种有效方法.严密监护、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红伟;刘花转;王若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病人的护理

    对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射频毁损285个肿瘤(肿瘤直径1.5~9.5 cm、平均5.6 cm),未发生与手术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12~31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4.3%. 提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技术.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密切的医护配合、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黎;蒋冬梅;李金叶;范丽莉;代建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术配合卡的制作与应用

    我院 2000~2003年自制手术配合卡,并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玲;周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病人行血肿清除术后肢体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14例脑卒中瘫痪行血肿清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105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待病人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20天测评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AD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20天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病人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对病人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熊雪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电化学治疗口腔淋巴血管瘤病人的护理

    对12例口腔淋巴血管瘤病人行电化学治疗,通过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口腔准备及手术后的营养供给、预防口腔感染等措施,治愈11例,显效1例.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有效率100%,治愈率91.7%.

    作者:周玉珠;王玉连;郭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的康复护理

    对45例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经8~24个月随访,41例于术后3个月开始逐步恢复本体感觉,术后 8~10个月恢复良好,行走及跑跳稳健,无滑落感,膝关节活动范围0~127°。提示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快速恢复,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孙丽萍;葛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护理

    对1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实施围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加强无菌隔离技术及对病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排异反应的监测等是心脏移植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建中;刁莲英;张连荣;池金凤;殷秋阳;郝莉;刘桂芬;林艳荣;刘海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帽式肠造瘘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我科对传统小儿肠造瘘引流袋[1]进行改进,自2002~2003年应用于临床36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天红;高红芳;刘藏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膀胱阴道瘘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

    对13例膀胱阴道瘘病人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结果病人在住院期间对自身疾病及其治疗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进而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提示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心理指导、自我护理指导等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叶;白晓静;蒋玉梅;高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胃瘫的预防及其饮食护理

    回顾分析27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探讨其预防措施以及饮食护理在胃瘫病人康复中的作用.结果提示手术早期饮食过渡不当是主要的胃瘫诱发因素.积极稳妥的饮食过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胃瘫发生;加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饮食护理既可减少胃瘫发生,又可促进其恢复.

    作者:徐灿丽;袁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清肠饮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探讨中药制剂清肠饮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将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手术前1 d晚常规清洁灌肠或不做任何肠道准备;观察组手术前后服用清肠饮,观察两组术中胃肠胀气,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及术中胀气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能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并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及不适(P<0.01).提示清肠饮能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高学兰;张玉琴;汤雪琴;严闪红;周渊;陈峰英;朱红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回顾208例婴儿及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机应用期间及脱机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提示由于婴儿及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殊性,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不同于大龄儿童,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而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严格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婴儿的呼吸道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业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129例发育性髋关节矫形重建手术的配合经验,认为特殊的器械准备,手术及麻醉体位正确摆放,输液种类的选择,预防交叉感染,人字石膏固定的护理等显得较为重要.

    作者:高兴莲;赵友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神经导航下对20例颅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实时导航,提高了手术准确性,降低了手术创伤,是神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积极术前访视、密切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姜雪;陈素兰;付磊;唐斌;张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能量脉冲CO2激光磨削修复面部痤疮瘢痕病人的护理

    采用高能量脉冲CO2激光磨削治疗面部痤疮瘢痕38例,结果总有效率84.2%.提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皮肤准备,术中支持和保护病人,术后做好创面护理、并发症防护及饮食指导对手术成功起重要作用.

    作者:厉建鸣;戎惠珍;贾高蓉;魏根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制热风屏式体温自动调温控温装置介绍

    临床上采用直接电加热或覆盖敷料的方法,对手术中病人肢体的保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直接电加热的温度控制均一性差,局部过热容易烫伤病人,易导致电击伤;覆盖敷料对低温病人没有升温作用[1].鉴此,笔者于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自行设计热风屏式体温自动调温控温装置,介绍如下.

    作者:曲丽琴;卢桂芝;宋知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癌支气管隆突成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结65例肺癌行支气管隆突成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发生各类早期并发症17例,占26.2%,其中肺不张7例,胸腔感染4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心功能不全3例,均经治疗而获得痊愈.提示支气管隆突成形术手术难度大,围术期的护理要求高,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明松;江晓琛;万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将150例玫瑰糠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及外用止痒剂等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痊愈率及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37.8%、94.4%,对照组为29.7%、6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中药熏蒸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确切、肯定.

    作者:罗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