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箫;李春玉
2003年4~9月,笔者自制三黄液纱条换药治疗皮肤感染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外科门诊换药的皮肤感染性伤口病人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19~60岁.其中疖肿16例,痈7例,脓肿切开19例.身体状况良好,无糖尿病、癌症及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
作者:潘冬香;颜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从局部、全身和心理精神三大方面介绍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综述促进创面修复的治疗进展.提示影响创面修复因素有局部、全身和心理精神因素,创面修复的治疗进展主要体现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纳米技术、中西医结合技术、创面覆盖物的应用以及营养辅助、氧气、心理治疗等方面.
作者:杨瑞;李亚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208例婴儿及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机应用期间及脱机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提示由于婴儿及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殊性,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不同于大龄儿童,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而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严格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婴儿的呼吸道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业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使用Medtronic外科消融系统完成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7例,功率为25 W,冲洗级别为5 ml/min.结果3例在心脏自动复跳时即为窦性心律,2例分别在术后第6天和第24天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出院时仍为房颤心律.提示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手术,而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高秀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45例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经8~24个月随访,41例于术后3个月开始逐步恢复本体感觉,术后 8~10个月恢复良好,行走及跑跳稳健,无滑落感,膝关节活动范围0~127°。提示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快速恢复,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孙丽萍;葛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将92例亚急性湿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接受抗炎、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并实施局部护理,结果3周后观察组皮损消退率和瘙痒缓解率分别为85.4%和87.5%,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波;贾平;陈都红;赵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澳医生联手行10例关节镜手术,手术时间(60.45±23.15)min,手术出血量(40.38±15.25) ml,术后关节活动度(25.13±10.21)°.澳大利亚医生手术器械的准备及放置,病人体位的摆放,皮肤消毒,传递刀片技巧,病人术后局部镇痛及一次性物品使用等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夏述燕;刘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分析27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探讨其预防措施以及饮食护理在胃瘫病人康复中的作用.结果提示手术早期饮食过渡不当是主要的胃瘫诱发因素.积极稳妥的饮食过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胃瘫发生;加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饮食护理既可减少胃瘫发生,又可促进其恢复.
作者:徐灿丽;袁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探讨中药制剂清肠饮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将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手术前1 d晚常规清洁灌肠或不做任何肠道准备;观察组手术前后服用清肠饮,观察两组术中胃肠胀气,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及术中胀气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能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并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及不适(P<0.01).提示清肠饮能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高学兰;张玉琴;汤雪琴;严闪红;周渊;陈峰英;朱红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将150例玫瑰糠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及外用止痒剂等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痊愈率及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37.8%、94.4%,对照组为29.7%、6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中药熏蒸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确切、肯定.
作者:罗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肾绞痛病人的健康需求,以便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4例肾绞痛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肾绞痛病人迫切需求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病人文化程度越高,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越高(P<0.01);初发病人比复发病人健康需求程度高(P<0.01);处于疾病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健康知识内容不同.结论根据病人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建立温馨护理流程,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肾绞痛病人的自我保健水平.
作者:李玉箫;李春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部残缺病人心理调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外伤引起手部损伤致残缺的病人分别于手术后即时、伤口愈合后1个月进行抑郁情况测定,对比前后改善程度,以此评定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社会支持度调查.结果不同时间手部残缺病人抑郁程度差异明显(P<0.01);心理调适明显改善、改善、无改善及恶化病人所能得到的客观支持均处于较低水平.心理调适改善明显者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心理调适无改善及恶化者(P<0.05、P<0.01).结论重视手部残缺病人的心理调适,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病人心理康复及社会行为的重建.
作者:董丽娟;顾天姣;郑倩卿;苏洁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总结18例胸椎椎体肿瘤切除应用新型钛笼及椎体钛板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提示除做好术前病人准备及器械准备,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外,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密切配合,保证器械、物品及时准确的供应和传递、置入物不被污染是手术成功的
作者:冯春;夏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7例心脏直视术后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患儿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按4种体位进行气道内滴注治疗.结果患儿氧合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所改善,其中6例经一次用药后顺利撤机.提示外源性PS有助于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功能,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
作者:陈伟敏;付丽娟;何萍萍;蔡及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射频毁损285个肿瘤(肿瘤直径1.5~9.5 cm、平均5.6 cm),未发生与手术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12~31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4.3%. 提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技术.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密切的医护配合、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黎;蒋冬梅;李金叶;范丽莉;代建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总结129例发育性髋关节矫形重建手术的配合经验,认为特殊的器械准备,手术及麻醉体位正确摆放,输液种类的选择,预防交叉感染,人字石膏固定的护理等显得较为重要.
作者:高兴莲;赵友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神经导航下对20例颅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实时导航,提高了手术准确性,降低了手术创伤,是神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积极术前访视、密切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姜雪;陈素兰;付磊;唐斌;张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将400例泌尿外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当天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于出院前2~3 d根据患儿病情填写出院随访指导卡内容,并演示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指导达标率及出院后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出院随访指导卡的应用能使患儿得到连续的康复指导,有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王爱莲;汤清波;郑为;丁川中;陈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 2000~2003年自制手术配合卡,并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玲;周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14例慢性狭窄性外耳道病人行手术治疗,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病人耳道成形皮瓣成活,外耳道狭窄明显改善,听力明显提高.除2例感染外,12例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玉媛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