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荣
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骨折脊髓不全损伤病人排尿障碍恢复的方法.方法将5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留置导尿,任其自然恢复.观察两组病人尿管保留时间、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尿管保留时间,拔除尿管后膀胱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排尿恢复正常的例数,泌尿系感染、后遗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科学的膀胱功能训练可促进病人膀胱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梁忆;张燕;张玉霞;张玉卓;刘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分析27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探讨其预防措施以及饮食护理在胃瘫病人康复中的作用.结果提示手术早期饮食过渡不当是主要的胃瘫诱发因素.积极稳妥的饮食过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胃瘫发生;加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饮食护理既可减少胃瘫发生,又可促进其恢复.
作者:徐灿丽;袁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总结129例发育性髋关节矫形重建手术的配合经验,认为特殊的器械准备,手术及麻醉体位正确摆放,输液种类的选择,预防交叉感染,人字石膏固定的护理等显得较为重要.
作者:高兴莲;赵友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将400例泌尿外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当天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于出院前2~3 d根据患儿病情填写出院随访指导卡内容,并演示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指导达标率及出院后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出院随访指导卡的应用能使患儿得到连续的康复指导,有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王爱莲;汤清波;郑为;丁川中;陈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45例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经8~24个月随访,41例于术后3个月开始逐步恢复本体感觉,术后 8~10个月恢复良好,行走及跑跳稳健,无滑落感,膝关节活动范围0~127°。提示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快速恢复,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孙丽萍;葛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 2000~2003年自制手术配合卡,并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玲;周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解决外科术后病人多个引流袋的固定难题,取代传统固定方法带来的不便,笔者于2002年自行设计制作一种活动性引流袋固定钩,经临床使用50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神经导航下对20例颅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实时导航,提高了手术准确性,降低了手术创伤,是神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积极术前访视、密切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姜雪;陈素兰;付磊;唐斌;张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综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电汽化术的并发症,主要有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出血、血管内溶血、前列腺包膜穿孔及尿外渗、膀胱痉挛、尿失禁、尿道狭窄、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性功能障碍等.提出针对以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作者:黄克霞;张如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失代偿期)行背驮式原位肝脏移植的手术配合过程.提示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器械准备,熟悉手术步骤、确定佳配合程序,量化分类管理器械物品等,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张平;胡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13例膀胱阴道瘘病人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结果病人在住院期间对自身疾病及其治疗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进而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提示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心理指导、自我护理指导等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叶;白晓静;蒋玉梅;高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射频毁损285个肿瘤(肿瘤直径1.5~9.5 cm、平均5.6 cm),未发生与手术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12~31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4.3%. 提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技术.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密切的医护配合、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李黎;蒋冬梅;李金叶;范丽莉;代建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上采用直接电加热或覆盖敷料的方法,对手术中病人肢体的保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直接电加热的温度控制均一性差,局部过热容易烫伤病人,易导致电击伤;覆盖敷料对低温病人没有升温作用[1].鉴此,笔者于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自行设计热风屏式体温自动调温控温装置,介绍如下.
作者:曲丽琴;卢桂芝;宋知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健康教育对前列腺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循序渐进健康教育)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各60例,测定干预前后不同时间心率、血压,焦虑及其术后恢复的有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血压,SAS评分,伤口疼痛、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亦明显提前(P<0.05).结论循序渐进健康教育在缓解病人术前焦虑和加速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甄玉婷;高敬;陈文兰;李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总结18例胸椎椎体肿瘤切除应用新型钛笼及椎体钛板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提示除做好术前病人准备及器械准备,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外,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密切配合,保证器械、物品及时准确的供应和传递、置入物不被污染是手术成功的
作者:冯春;夏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手术期间对病人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时,病人因用药或疼痛等因素,常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现象,常常造成血氧饱和仪探头摇动、脱落、感光不良,甚至损坏,不但不利于病人监护,而且造成经济浪费.为此,我们于2003年1月自制一种布兜式探头保护套,手术使用68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玲;汤金荣;夏爱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分析麻醉后恢复室(PACU)病人848例发生各种并发症375例次的原因,其中常见并发症有高血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体温异常、恶心呕吐、躁动等.结果经治疗均达到神志完全清醒、循环稳定、呼吸平稳、各种反射恢复正常后离开PACU.提示PACU的设立,对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手术后的安全系数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礼平;唐春炫;喻亿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性调查862例老年骨折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认为社区应重点关注老年女性,预防骨折重点在防止跌倒和车祸的发生.
作者:郑净;柳俊杰;汪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208例婴儿及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机应用期间及脱机后呼吸道管理的经验.提示由于婴儿及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殊性,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不同于大龄儿童,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而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严格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婴儿的呼吸道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业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104例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脱位3例.认为体位不当、外伤、翻修是脱位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病人采用闭合复位后患肢行皮牵引于外展中立位3~4周;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及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为主,可保证术后恢复.
作者:杜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