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汽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

徐玉兰;胡兰萍;卿爱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植物, 药用, 汽疗, 护理
摘要:对58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采用中药汽疗并加强汽疗前、中、后的护理.结果58例临床治愈17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提示中药汽疗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整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频谱仪照射辅助治疗外周静脉置管局部肿胀效果观察

    将经外周静脉置管致局部肿胀的65例病人随机分为A(35例)、B(30例)两组,A组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频谱仪照射,B组仅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A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提示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频谱仪照射能明显消除置管所致局部肿胀.

    作者:凌艺;岳利群;熊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控制及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疾病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过敏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系统饮食控制;对照组(38例)禁食鱼、虾、蟹,其它按常规进食.结果患儿紫癜及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时照组(P<0.01).结论加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合理的饮食控制,能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高永芳;周月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

    随机将147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76例)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结果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或消除糖尿病病人血糖波动的诱因,时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黄凤云;向琼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学生参与式考评法在基护操作考核中的应用

    将本校2000级护理大专班学生7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进行导尿术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实验组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监考、共同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1人监考、评分的考核方法.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本考核方法持肯定态度者达75.3~97.4%.提示学生参与式考评法使学生既了解操作和扣分要点,又可总结规范自己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作者:石玮;张晓琳;苑慧;王红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吹风在卧床病人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实践中,长期卧床病人因大小便及局部汗液常引起尿疹甚至压疮,不但影响了护理效果,且给病人带来痛苦.我们用电吹风(热风)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大小便后局部进行干燥处理,效果较好.

    作者:凌秋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

    对8例Graves眼病病人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治疗1~8个疗程(10 d为1疗程).5例病人显效,2例好转,1例效果不佳.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云克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骆佩芳;丁忠旗;霍艳秋;盛强;张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止痛消炎膏治疗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将使用β-七叶皂甙钠后发生静脉炎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用止痛消炎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止痛消炎膏对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效果肯定.

    作者:范素云;毛雅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管在氧疗中的应用

    中心给氧装置上的氧气流量表输出端接口与一次性吸氧管常不配套,其接头处易出现漏气,影响氧疗的效果.用胶布固定不美观,且不易清洗;常规用玻璃接头连接,有时因碰撞或操作不当导致接头破碎,而耽误治疗.

    作者:吕传爱;王淑云;赵建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氧疗知识认知状况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进行氧疗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病人对氧疗知识认知较差,其中74.0%~86.0%病人对急性期持续吸氧的目的及指征、吸高浓度氧的危害等氧疗知识未认知,仅6.0%~24.0%病人对氧疗效果的判断等氧疗知识认知.提示需加强对AMI病人氧疗知识宣教.

    作者:叶德琴;刘贤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癌症病人家属焦虑状态调查分析及对策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自制问卷,对74例癌症病人家属进行焦虑评分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家属焦虑分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其家属的性别、病人是否知道真实病情、得知诊断的时间长短、付费方式、疼痛程度、是否接受化疗、陪护病人时间及家属得知诊断时间等因素有关(P<0.01,P<0.05).提示应重视那些得知诊断不久、疼痛严重、接受化疗及自费病人家属,特别是女性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其释放各种压力,减少或减轻焦虑状态的发生.

    作者:张孟喜;李艳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护理进展

    阐述了蒽环类药物外渗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阐明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发生渗漏的病人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

    作者:李俊英;向秋芬;张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静脉置管穿刺针头滞留物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为探讨穿刺针头滞留物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对83例周围静脉及96例深静脉置管穿刺后退出的针头及内套针腔内滞留物进行细胞学形态和细茵学检查.结果滞留物与病人病程、性别、年龄及体重、穿刺部位有关.

    作者:王登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开普拓与顺铂联合化疗辅助治疗宫颈癌的护理

    对14例宫颈癌病人,应用开普拓与顺铂联合辅助治疗.结果11例随访6个月至1年无复发;2例姑息治疗者病情控制;1例复发者盆腔淋巴结消退.提示严密观察化疗毒副反应,对病人行全面护理,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基础.

    作者:居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晚期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的护理

    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及相关护理.方法对40例病人采用6 MV X射线放疗的同时联合应用PF方案(DDP、FU)化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毒性反应,并做相应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胃肠道、食管粘膜、放射性皮肤及肾脏毒性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和食管粘膜炎发生率高、程度重.通过心理、饮食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病人毒性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均完成治疗.结论同步放、化疗病人的毒性反应较重,但针对不同的毒性反应进行特别护理,可减轻毒性反应.

    作者:梁欣;梁梅;赵建琴;吕传艾;侯庆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更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溶媒肌内注射致痛程度观察

    探讨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缓解病人疼痛程度,采用双盲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即单日用无菌注射用水作溶媒,双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结果两种溶媒注射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肌内注射HCG,可减轻注射致痛程度.

    作者:李华春;尹冬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磺胺麻油糊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效果观察

    对40例放射性湿性皮炎病人采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片(10片)与麻油调成糊状外涂创面,采用暴露疗法,2次/d.结果显效30例,有效9例,有效率达97.5%.

    作者:安运轩;王素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延迟治疗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治疗时间延迟原因,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AMI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就诊到做心电图、就诊到再灌注治疗时间,并以发病到就诊超过12 h为院外延迟,从就诊到治疗超过30 min为院内延迟.以60岁为界分为非老年组(47例)与老年组(158例).调查两组病人院外延迟、院内延迟的原因.结果3个时间段老年组均较非老年组延迟(均P<0.01);院外因素延迟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其中以症状不典型、对AMI认识不足为主.结论老年AMI病人存在延迟治疗现象,需加强健康教育,开辟AMI病人绿色生命通道是重要对策.

    作者:何桂香;陈亚平;唐湘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

    将222倒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各74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B组先间歇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再改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C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结果三组用药过程中病情异常变化和皮肤情况,阿托品用量、达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A组与B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而A与B组比较,除达阿托品化时间外(P<0.01),其它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救治AOPP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艾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握拳法的对比观察

    时500例浅静脉充盈不佳需行静脉穿刺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即双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后反复用力握拳运动6次,单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握拳1次即行静脉穿刺.结果反复握拳法病人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单次握拳法(均P<0.01).提示静脉穿刺前反复用力握拳,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吕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乳果糖联合氧氟沙星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血氨效果观察

    将96例肝性脑病(HE)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护肝、抗肝昏迷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5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乳果糖联合氧氟沙星、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及病人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乳果糖联合氧氟沙星保留灌肠,可调节肠道茵群,使氨的产生和吸收减少,使病人平均清醒时间提前,促进HE的好转.

    作者:赵天群;郑美群;李晓会;陈锐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