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氧化电位水阴道冲洗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黎碧霞;吴少群;伦丹婷

关键词:阴道炎, 老年人, 强氧化电位水
摘要:将138例老年性阴道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观察组应用强氧化电位水阴道冲洗联合呋喃西林注射粉刺局部用药;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阴道冲洗及阴道塞保妇康栓.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强氧化电位水阴道冲洗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肯定.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

    对8例Graves眼病病人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治疗1~8个疗程(10 d为1疗程).5例病人显效,2例好转,1例效果不佳.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云克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骆佩芳;丁忠旗;霍艳秋;盛强;张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住院精神病病人猝死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5例猝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特别是与护理密切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猝死与病人的体重异常、饮食障碍、躯体变化、心电图改变、用药途径、死亡时间密切相关.提示对出现上述情况的病人应密切观察,并加强饮食护理.

    作者:陈静芳;丘东友;陈丽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频谱仪照射辅助治疗外周静脉置管局部肿胀效果观察

    将经外周静脉置管致局部肿胀的65例病人随机分为A(35例)、B(30例)两组,A组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频谱仪照射,B组仅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A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提示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频谱仪照射能明显消除置管所致局部肿胀.

    作者:凌艺;岳利群;熊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

    将222倒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各74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B组先间歇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再改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C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结果三组用药过程中病情异常变化和皮肤情况,阿托品用量、达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A组与B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而A与B组比较,除达阿托品化时间外(P<0.01),其它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救治AOPP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艾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及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对照1组(氟西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对照2组(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观察组病人HAMD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1、2组(P<0.05或P<0.01);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1、2组(均P<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而且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其ADL.

    作者:郭军;刘琳;付凤珍;李秀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新生儿病房探视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对新生儿病房探视模式及管理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需重建探视管理制度,正确地表达人文关怀,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视模式等设想,以防范新生儿医院感染.

    作者:冯丽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62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资料.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以呼吸道为主;高危科室为1CU;主要诱发因素为住院时间长,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刺的应用及侵入性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1.33%),对氨曲南耐药率高(89.20%).结论需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作者:李秀云;徐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发病率及其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脂肪肝的易患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体检的912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指标、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脂肪肝患病84人(9.21%).患病年龄分布在28~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脂肪肝者与非脂肪肝者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患病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痛、饮食习惯不良、饮酒、活动少有关.

    作者:陈锦秀;肖秀英;陈保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同膀胱冲洗液对预防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对不同膀胱冲洗液对预防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进行综述,提出在膀胱冲洗中应细致观察、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选择有针对性的中、西药进行预防性干预.

    作者:韩洁;陈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护理

    对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采用射频消融根治术治疗,结果均一次成功.提出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心电监护,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

    作者:嵇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吹风在卧床病人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实践中,长期卧床病人因大小便及局部汗液常引起尿疹甚至压疮,不但影响了护理效果,且给病人带来痛苦.我们用电吹风(热风)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大小便后局部进行干燥处理,效果较好.

    作者:凌秋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管在氧疗中的应用

    中心给氧装置上的氧气流量表输出端接口与一次性吸氧管常不配套,其接头处易出现漏气,影响氧疗的效果.用胶布固定不美观,且不易清洗;常规用玻璃接头连接,有时因碰撞或操作不当导致接头破碎,而耽误治疗.

    作者:吕传爱;王淑云;赵建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

    静脉输液时头皮针的固定方法常分别将针柄固定后其针管行环形固定.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常规固定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克服其弊端,我们对常规固定法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800余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翠容;龚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对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重基础、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7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治疗有效率77.78%.

    作者:高芳;骆秋芳;黎纬明;万青;陈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护生倾听与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现行教育模式下护生语言沟通中的倾听与沟通能力.方法对271名护生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生倾听能力很好者占6.27%,优秀者占0.37%;其沟通能力优于常模(均P<0.05);三年级护生倾听与沟通能力显著优于一、二年级(均P<0.05);护生倾听与沟通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护生倾听与沟通能力之间关系密切,多渠道培养护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其沟通能力,是其语言沟通能否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泽娟;李林;胡娅丽;曾建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握拳法的对比观察

    时500例浅静脉充盈不佳需行静脉穿刺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即双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后反复用力握拳运动6次,单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握拳1次即行静脉穿刺.结果反复握拳法病人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单次握拳法(均P<0.01).提示静脉穿刺前反复用力握拳,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吕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系统干预预防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将87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进行2周(1个周期)的健康教育和足部护理指导,每3个月复诊1次;观察组进行8个周期,每月复诊1~2次.复诊均持续2年.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率、代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足发生率及截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建英;黄少薇;李冬英;郑燕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开普拓与顺铂联合化疗辅助治疗宫颈癌的护理

    对14例宫颈癌病人,应用开普拓与顺铂联合辅助治疗.结果11例随访6个月至1年无复发;2例姑息治疗者病情控制;1例复发者盆腔淋巴结消退.提示严密观察化疗毒副反应,对病人行全面护理,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基础.

    作者:居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龙血竭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将63例住院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局部换药方法;龙血竭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龙血竭(0.3~0.9 g)粉撒于创面后包扎.结果总有效率、溃疡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局部应用龙血竭对糖尿病足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

    作者:陈长英;陈灵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延迟治疗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治疗时间延迟原因,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AMI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就诊到做心电图、就诊到再灌注治疗时间,并以发病到就诊超过12 h为院外延迟,从就诊到治疗超过30 min为院内延迟.以60岁为界分为非老年组(47例)与老年组(158例).调查两组病人院外延迟、院内延迟的原因.结果3个时间段老年组均较非老年组延迟(均P<0.01);院外因素延迟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其中以症状不典型、对AMI认识不足为主.结论老年AMI病人存在延迟治疗现象,需加强健康教育,开辟AMI病人绿色生命通道是重要对策.

    作者:何桂香;陈亚平;唐湘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