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的分析(附20例病例观察)

万银秀;曹文才;李锋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 尿路感染, 尿常规, 清洁尿中段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2008年收治的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表现典型,但是有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却缺乏特异性,因此,注意观察和解读尿常规的变化,适时进行清洁尿中段培养的筛查对指导临床的治疗实为重要.结论: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的检查,可早期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及时采用敏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缩短病程、病情好转的关键.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输卵管结扎术式的关系.方法:对6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扎术后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妊娠,发病年龄30~35岁为高发组,占76.12%;发病时间术后3~6年为高发组,占56.92%.结扎方法上波氏改良法发病率98.45%.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与榆卵管结扎术式有关,结扎时采用抽心包埋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庄琼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PLC测定妇平胶囊中莪术醇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妇平胶囊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60:40);柱温:35℃;流速:0.8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520nm.结果:莪术醇进样量在2.836-28.3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4.76%.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妇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俊平;黄春莲;丘振文;吕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1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与方法:本文将我院2005~2008年追踪观察的青光眼睫状体综合症12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导致青光眼睫状体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案,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发现本病好发于青中年患者,男女之比2:1除1例双眼发病外,都是单眼发病,并分别阐述了发作期及间歇期的临床表现以及虹膜异色等问题.结论:文章证实了青光眼睫状体综合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发作后无器质性改变,防水排出系统无永久性的阻塞,不需手术治疗,同时证实本病多次反复发作,视力无损害、房角无粘连、虹膜无后粘连及萎缩,预后乐观.

    作者:苗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癌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38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思想稳定,疗效良好,体贴、细致的护理受到患者好评.结论:有效护理能缓解肝癌患者的疼痛,还提高疗效.

    作者:马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1例,死亡1例,病死率9%,手术治疗17例,死亡4例,病死率23%;培养细菌的12例中10例为混合感染.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把握手术时机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禹学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按摩疗法加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多数患者表现为单侧肩关节襄及周围软组织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故称为肩周炎.

    作者:杨存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运用中医药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性的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严重缺血产生的一种进展性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体现了中医药干预ACS的优势.

    作者:黄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半夏泻心汤加味)和对照组31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胶囊).对两组的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李吉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预防感染的护理

    本文对我院1995年至2008收治161例烧伤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杜华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使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痊愈出院,其中合并胆道梗阻13例均急诊手术,8例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湛卫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析中药的配伍不当

    目的:研究常见中药的配伍不当.方法:对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以及茵栀黄注射液的配伍进行了分析.结果: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易产生沉淀.结论: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时,应在两组液体间加与其不发生反应的另一组液体.

    作者:谭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101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07例中的头位胎膜早破98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头位分娩病例100例与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破膜的时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何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草乌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草乌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使用状况.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对草乌叶解热、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草鸟叶有很好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其抗炎、镇痛功效与草乌叶总生物碱有关.草乌叶可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慢性胃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慢性咽炎等疾病,且疗效显著.结论:草乌叶是一种纯天然植物药,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有开发价值.

    作者:刘建云;张璐;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尼莫地平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为7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好.

    作者:吴立宽;吴锡芬;叶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可因嗜酒、胆汁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现代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仍然无特效方法,多为对症治疗.中医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均有论述,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卢文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然而,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且多数患者伴有各种慢性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在于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得到康复.

    作者:谭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镜检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呕吐等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就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411例病人采用麻醉胃镜诊疗术进行探讨.

    作者:王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高乌甲素、芬太尼及其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组(L+F组,n=30)行静脉镇痛术后48h持续、恒速镇痛.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L+F组显著优于F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L+M组显著低于F组(P<0.05). 结论: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用药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显著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系指药物在体内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文章简单介绍了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其释药类型、药用辅料、释药机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未来展望.

    作者:张璐;刘建云;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52例高血压病人.用药前所服,服药时间6周.结果: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组合.

    作者:朱学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