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林云东;黄斌;邓人富;李孝生;刘清云;罗忠平

关键词:脑出血, 外科干预, 锥颅穿刺术, 钻颅穿刺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摘要:目的:研讨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佳方案.方法:采用锥颅或钻颅穿刺微创治疗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结果:全组病例共计148例,近期疗效Ⅰ级22.3%,Ⅱ级23.6%,Ⅲ级29.1%,Ⅳ级16.9%,Ⅴ级8.1%.结论:脑出血可外科干预开展锥颅或钻颅穿刺引流术,也可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但综合治疗尤为重要.文中讨论了手术时机、方法、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与疗效的关系.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口腔修复患者的牙科焦虑症;方法:123例牙科焦虑症患者,分析焦虑程度与人口统计学因子,特质焦虑、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及义齿满意度等的关系;结果:造成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因素是怕疼;结论:本文研究为制定牙科焦虑症防治措施及提高修复患者的就诊率和满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蔡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101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07例中的头位胎膜早破98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头位分娩病例100例与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破膜的时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何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高乌甲素、芬太尼及其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组(L+F组,n=30)行静脉镇痛术后48h持续、恒速镇痛.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L+F组显著优于F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L+M组显著低于F组(P<0.05). 结论: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用药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显著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4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50mg/m2肌肉注射,用一次,并用天花粉30g;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50mg/m2肌肉注射,用一次,用天花粉30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50mg/d,2次/d口服,连用3d.结果:观察组治愈61例,对照组治愈5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一周左右复查血β-HCG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美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按摩疗法治疗闭经的临床体会

    闭经是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成为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年过十八岁的女性未来月经的,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以来又停止三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常见原因来自生活环境的变迁或情致的变化.按中医学角度将闭经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虚证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血海空虚,常表现为体倦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实证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通经血不能下行所致闭经,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胁肋胀满、小腹胀痛等症状.

    作者:吉瑞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衡阳县1989~200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寻找有效干预措施,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结果:①孕产妇死亡145例,死亡率为57.12/10万,死亡率逐渐下降;②孕产妇死亡高原因为产科出血;③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发生了变化,在家中、途中分娩死亡的人数逐渐减少,在乡及以上医院分娩死亡人数增加.结论:需规范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县级产科妇急救中心建设,严格产科资格准入,进一步开展产科出血知识培训.

    作者:毛月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两种引产方式终止中期妊娠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两种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期引产终止妊娠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窿.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注射液100mg,观察两组产程进展;产后阴道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裂伤情况.结果:两者引流产成功率、完全流产率和宫颈裂伤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引产时间和引产后阴道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均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均肯定,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时间更短,引产后阴道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上首选.

    作者:范月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然而,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且多数患者伴有各种慢性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在于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得到康复.

    作者:谭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踩跷配合牵引下踩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踩跷配合牵引下踩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踩跷并在牵引下踩颤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春玲;忙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麻醉类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以及处方管理

    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麻醉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及处方管理,并对加强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使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痊愈出院,其中合并胆道梗阻13例均急诊手术,8例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湛卫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6例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对56例骨折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81%的病人在接受康复指导后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才引起关注,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和陪护人员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早期实施康复护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发生.结论:康复护理对骨折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灸对痹症的治疗

    痹,有闭阻不通的意义.凡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重胀和麻木等症,甚至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者,总称为痹症.现代西医把痹症统称为风湿性的关节炎.

    作者:董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现代化中药的探讨

    研制现代化的中药是中药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中药要现代化需要保持剂型的现代化、提取技术的现代化、制剂质量监控的现代化等.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并联合基因组技术,通过中药整体作用的靶点,从而研制出现代化的生物中药产品.

    作者:刘火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1例,死亡1例,病死率9%,手术治疗17例,死亡4例,病死率23%;培养细菌的12例中10例为混合感染.结论: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把握手术时机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禹学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析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国家权威医学部门指出,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花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例乙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故须找出经济而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陈玉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机理与探讨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少见,其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周期性下降,常伴血小板生成障碍,发作及间隔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一般为28~39天,同一患者周期、时间十分规律.发作时期血小板明显减少,且出血症状明显,皮肤有瘀斑、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或血尿,亦可有消化道出血,还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作者:于婧;毛齐学;王艳;谢娟;何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中药临方炮制保障临床调配用药

    目的:加强中药临方炮制,确保临床调配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依据目前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阐述恢复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必要性.结果与结论:临方炮制有利于保存药性,便于鉴别,提高煎药质量,发挥药物疗效.对继承与发展祖国传统医药、推动中医药发扬光大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成人下丘脑错构瘤MRI诊断1例

    目的:研究下丘脑视神经元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及MRI(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分析了1例错构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同时复习国内文献报道5例.结果:肿瘤呈结节状或球形等T1,T2信号.静脉注射后肿块无强化表现.结论:下丘脑错构瘤临床及影响学表现均有明显特征性,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易与鞍区其它病变鉴别.

    作者:贾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输卵管结扎术式的关系.方法:对6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扎术后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妊娠,发病年龄30~35岁为高发组,占76.12%;发病时间术后3~6年为高发组,占56.92%.结扎方法上波氏改良法发病率98.45%.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与榆卵管结扎术式有关,结扎时采用抽心包埋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庄琼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