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琴;梁景文;杨利孙
白头粉刺为闭合性粉刺,成熟的粉刺如不及时清除,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发展为炎性丘疹.粉刺通常用暗疮针挤压清除,不开口的白头粉刺用暗疮针不易挤压干净,并且在挤压过程中病人多不能忍受疼痛而不配合治疗.鉴此,笔者根据高频电疗法在治疗中能刺破皮肤而不引起出血的原理,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电刺疗法)白头粉刺,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19例脑内器质性病变合并Meige综合征病人,采取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等措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提示有效护理可减轻疾病症状,减少发作频率,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孝枝;汤晓娇;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8例接受整形手术的癫(间)病人,围术期进行癫(间)疾病知识宣教,了解其既往癫(间)发作情况,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工作.结果8例病人整形效果良好,术后未导致癫(间)发作类型改变及其频率增加.提示加强护理是保证癫(间)病人接受整形手术及其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林汉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将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82例分别采用静脉应用抑酸药物并口服凝血酶(25例)、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42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10例)和内镜直视下对出血灶直接喷洒凝血酶或立即硬化治疗(5例)等止血方法.结果病人临床止血效果良好.提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准确扩容、补血至关重要,而精心护理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旭英;史瑞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将149例桥小脑角(CPA)区显微手术病人分为传统组(88例)和改进组(61例),传统组采用俯卧、侧卧或坐位;改进组采用头偏侧仰卧位.观察评估两组病人手术显露程度、CT复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进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头偏侧仰卧术野显露良好,对脑组织牵拉小(牵拉程度Ⅰ级25例,Ⅱ级36例),易于医生操作.提示头偏侧仰卧位行CPA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作者:赵丽;彭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996名孕产妇(观察组)从孕期至产后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并与未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996名孕产妇(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对照组为14.7%,观察组为2.5%,两组比较,χ2=64.93,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全程健康教育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作者:蒲凤萍;梁玲;郁杨;李玉梅;唐亚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病房环境中干备无菌镊及其盛器合适的更换时间.方法选择8例脑卒中行气管切开需吸痰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咽拭子采样方法分别于吸痰后4、8、12、24 h采集无菌镊前1/2段各面及其盛器内表面,共采样72次,采用肉汤细菌培养方法进行细菌阳性标本检测.结果 4、8 h无细菌生长,12、24 h阳性样本数分别为5(31.2%)和14(87.5%);阳性细菌分别为鲍曼氏不动杆菌(26.3%)、铜绿假单孢菌(15.8%)、表皮葡萄球菌(26.3%)、肺炎克雷伯氏菌(15.8%)、金黄色葡萄球菌(15.8%).结论病房环境中干备无菌镊及其盛器的更换时间以8 h为佳.
作者:周萍;李晓英;阮霏怡;杜文卿;程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12例头部外伤并发尿崩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暂时性尿崩症,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施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结果12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晓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慢性重症肝炎病人进行早期氧疗,使之脉搏氧饱和度(SpO2)保持在0.96~1.00,并改善其肝功能.将120例慢性重症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增加氧疗,氧流量2~4 L/min,2次/d,间隔6~8 h.连续治疗15 d后评价疗效.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后SpO2,STB及ALT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但均未达正常值),但改善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均P<0.01).②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75.0%,对照组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间断性中低流量给氧可有效改善病人低氧血症,使其SpO2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李芬;黄春华;曾福珍;贺永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介绍2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应用复苏呼吸气囊抢救失败的原因,解除原因后,16例患儿呼吸恢复,抢救存活,4例死亡.提出呼吸暂停早产儿应用复苏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时,需加强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通畅,保证氧流量,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刘红星;黄砚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避免化疗药物外漏所引起永久性组织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建立丝裂霉素(MMC)外漏动物模型(对照组),分别采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实验1组)和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C、山莨菪碱(实验2组)作局部封闭.结果 MMC外漏(对照组)后100%出现组织损伤.封闭后组织损伤程度实验2组明显轻于实验1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C、山莨菪碱四药联合封闭能有效减轻MMC渗漏造成的组织损伤.
作者:朱艳萍;高小海;毛永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上病人输液时护士需不断巡视病房,观察液体滴注情况,并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如液体更换不及时需重新排气,不但加大了护理工作量,而且病人因害怕空气输入而产生紧张心理.鉴此,2002年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输液报警器.
作者:于向英;王永珍;孙孝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DS)对182例老干部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182例中51例有抑郁状态(28.0%),自然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运动状态、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关怀程度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患4种及4种以上疾病者,抑郁状态检出率高于4种以下者,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应重视老干部住院病人中性格内向、无配偶、兴趣爱好少、不爱运动、家庭关怀少,特别是女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同时为抑郁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孟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1],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很多高渗性及有刺激性药物输注时引起局部疼痛,使部分病人不配合治疗.如何将各种药物安全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新内容.我科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00例使用高渗性及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采用抬高输液上肢前臂角度的方法减轻疼痛,并与平放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娟;杨艳芳;陈惠虹;赖静芳;陈文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分别对医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门诊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人数明显少于住院病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局限;在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上,住院病人普遍选择医护人员个别指导,门诊病人希望医院能够开设健康咨询热线.提示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方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史素玲;寇丽霞;丁雅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我科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病人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明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入院48 h内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液,并进行观察和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入院6 d后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腹胀腹泻、压疮、窒息、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提示早期留置胃管,配合细致的观察护理,可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营养,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邱爱琴;黄少娅;陈雪真;林丽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名护理专科学生调查教师的行为特征.结果受欢迎的教师行为特征中,专业胜任、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及教学能力4项评分均显著高于不受欢迎教师(均P<0.01).提示当前部分临床教师行为特征尚不尽人意,应加强上述4方面的培养,以保证教学质效.
作者:王艳梅;秦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高压氧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为了方便气管切开危重病人的高压氧治疗,2001年4月至2002年11月我科研制了L形吸氧接管,并应用于11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焦芝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名护理教师和8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临床护理本科师资的培训内容、形式调查.结果教师认为提高授课技巧、理论知识在整体护理的应用、护理科研、现代教育学进展和人文社会学至关重要;学生认为在教师培训中需要加强各科常见疾病的系统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十分必要;学生对教师在授课技巧方面满意率较低的有启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结合专业新进展、专业外语水平.学生希望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学生与教师均认为培训重要的内容是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护理科研.
作者:刘燕燕;朱大乔;周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