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英;刘琳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将128例AMI住院病人按住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PMR,2次/d.结果 1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常规治疗能一定程度降低AMI病人焦虑水平,加用PMR后焦虑下降幅度显著增加;PMR对AMI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周晓荣;刘美丽;赵玲;高春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40名某卫校中专毕业参加工作3年的护士(护士组)及该卫校52名在校护生(护生组)进行调查,结果身体活动功能、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及社会健康子量表评分护士组显著高于护生组(P<0.05,P<0.01);正向情绪评分护士组显著低于护生组(P<0.01).提示,护士步入临床、身体素质及情商获得了锻炼和提高,护士职业受到社会认可与支持,但因专业地位、工作性质、业务熟练程度等因素使其正向情绪受到较大影响,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使其更好地适应角色.
作者:丘东友;刘秀如;余婵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鼻饲饮食临床上常采用50 ml注射器抽吸流质食物于胃管外口缓慢注入,由于注射器乳突口直径仅2 mm,菜泥、肉泥等食物不易通过;注射器应用几次后,针栓活塞推、拉费时、费力,更换新的又会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鉴此,笔者于2002年3月自行设计研制了新型鼻饲器(下称鼻饲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经临床应用10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颜红;张世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15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87.2%(136/156),其中64.7%(101/156)获随访2~18个月,未见结石复发.做好URSL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双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1 0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血压检测及认知程度调查.结果确诊为高血压者392例,占39.2%,其中占心内科就诊者的70.6%(230/326),占非心内科就诊者的24.0%(162/674).本次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中非心内科就诊者文化程度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显著低于心内科就诊者(P<0.01).提示有必要建立门诊人群首次就诊测量血压制度,同时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提高高血压早期发现机率.
作者:赵光红;曹青;梁静;普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采用生物技术提纯自体癌性胸水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扩增培养后,经胸腔输注治疗恶性胸水2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5%,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寒战、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提示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惠萍;董人平;蒋敬庭;吴昌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18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实施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ET-PT).结果双侧甲状腺切除6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手术时间平均146.0(100~420) min,术中失血量3~100 ml,病人住院5~8 d痊愈出院.手术室护士熟悉ET-PT过程,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玉玲;李淑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白血病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地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应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8项相关因素问卷,对白血病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白血病病人家属的各类心理症状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且与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角色、住院费用等因素有关,均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结论白血病病人家属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经济问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井坤娟;张琳华;赵勤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倒膜是将按摩、药物及石膏倒膜塑形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治疗方法[1].我科于1999年采用中药Ⅰ号联合石膏倒膜治疗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机将家庭病床中的38例(42处)压疮病人分为观察组(19例,22处)和对照组(19例,20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清洗后,用庆大霉素8万U+0.9%氯化钠溶液10 ml湿敷患处;观察组在常规换药清洗后,用头孢呋辛人血浆膏涂于创面.结果观察组治愈18处,显效3处,好转1处,总有效率100%;平均治愈时间为(15.2±2.4) d;对照组治愈7处,显效7处,好转5处,总有效率为95.0%,平均治愈时间为(23.1±2.5) d.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头孢呋辛人血浆膏治疗压疮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苏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结膜囊异物病人,常规用洗眼壶或输液管洗眼器冲洗,冲洗时冲洗液的冲力较弱,不易将附着在结膜囊内的异物冲洗干净,我们改用加压冲洗法,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银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确诊初期生命质量的纵向变化,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MSAS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对10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6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生命质量中生理、心理社会及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评分在6个月中较稳定(均数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P<0.01);婚姻关系、性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均P<0.01).确诊初期的生命质量、疾病时间长短、性别、教育层次是6个月后生命质量的预测变量(P<0.05,P<0.01).结论病人确诊初期的生命质量为中等,6个月后婚姻关系、性功能问题加重;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确诊初期的生命质量、疾病时间长短、性别、教育层次.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可望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胡雁;Ken Sellick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9例克仑特罗急性中毒病人实施洗胃、静脉输液以利尿及补充电解质,行心电监护,应用GIK液、大量维生素C等保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同时予以心理支持.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金爽;陈样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机将46例盆腔脓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均采用甲硝唑液20 ml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插管深度为10~15 cm,观察组为15~25 cm.结果观察组药液肠内保留时间长,治疗有效率高,且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P<0.01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莫春容;胡丽君;陈希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94例直肠癌Milles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对照组(50例)采用自然排便法,根据测试评分分为优、良、中、差.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占54.55%,对照组占2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结肠造口灌洗法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寇京莉;冯新玮;韩斌如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120例行宫腔镜检查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于宫颈3、9点处刺入1.5~2.0 cm分别注入利多卡因2 ml,2 min后施术.观察组先将宫术安栓0.8 g塞入肛门30 min后,再行利多卡因局麻,方法同对照组.结果宫颈扩张程度与镇痛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宫术安栓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宫腔镜检查术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扩宫效果.
作者:陈宏;赵小红;邬东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面对护理学科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与拓展,只有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改进教材;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师资培训,注意师生双向交流等,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春卉;李丽朝;马春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160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白花丹乙醇液外涂,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30~60 min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液体外渗.
作者:阮江华;尹淑丽;赵洋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应用 18F-脱氧葡萄糖( 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显像对76例结(直)肠肿瘤病人行定性诊断,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0%.护理包括检查前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口服普鲁苯辛减少肠道生理性摄取;注射药物时,防止 18F-FDG 渗出静脉;注射药物后,饮水及膀胱冲洗、导尿降低或减少药物在泌尿系的浓聚;检查时行逆行扫描并防止病人身体移动;检查后嘱病人饮水排泄放射性药物.
作者:吕杰;孙艳美;孙玲;杜静波;刘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1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再手术病人,术前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胸痛及呼吸困难程度,及时实施手术及给予心理支持;术后做好呼吸管理及营养护理等.结果治愈15例,死亡4例.提示早期发现,尽早手术是再手术成功的关键;系统的护理措施是病人痊愈的保证.
作者:陈明松;薛培青;冯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