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卉;李丽朝;马春艳
通过调查了解105例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103例完成全程化疗,出院后随访4~10个月,其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提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使病人顺利接受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开梅;盛晖;蔡忠香;王小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顺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将80例正常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全程陪伴分娩,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输注0.1%罗哌卡因+芬太尼);对照组采取非全程陪伴并不用PCEA.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顺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程陪伴联合PCEA可以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科发病率和围产儿发病率等,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刘振玉;宁玉萍;吴五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方法设计包含19项实验操作的<基础护理实验报告册>(下称<报告册>),应用于观察组(183名专科生)的教学,与同期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对照组(184名专科生)比较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沟通效果.结果两组理论成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成绩、沟通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报告册>的应用能提高学生护理操作水平、沟通能力,并对护理程序的掌握和运用起促进作用.
作者:滑卉坤;左慧敏;郭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160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白花丹乙醇液外涂,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30~60 min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液体外渗.
作者:阮江华;尹淑丽;赵洋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98例乳汁淤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仙人掌局部外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局部热敷后行人工挤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92.00%,总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治愈率为52.08%,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仙人掌局部外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好、速度快.
作者:杨良枫;周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担架床空间狭小,急救转运病人过程中用一般的约束带固定,病人的肢体容易滑出担架床.鉴此,我们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将约束带固定于病人一侧肢体上,使该肢体处于舒适的体位,再将约束带固定于对侧肢体的担架床沿;其余肢体固定方法同上.用这种固定方法可以限制病人的肢体只在担架床内活动,避免肢体滑出担架床,确保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魏红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6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4例并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3例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穿刺处绷带松散致穿刺部位血肿.其原因分别为机械刺激、凝血机制改变、血压急剧波动和术中肝素化、术后鱼精蛋白中和不够及穿刺点压迫包扎欠佳等.经及时对症处理.治愈4例,好转2例,死亡2例.
作者:汪晖;刘靖;周红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机将46例盆腔脓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均采用甲硝唑液20 ml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插管深度为10~15 cm,观察组为15~25 cm.结果观察组药液肠内保留时间长,治疗有效率高,且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P<0.01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莫春容;胡丽君;陈希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降低剖宫产率,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42例沿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440例实施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6%,对照组为40.3%;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为1.1%,对照组4.1%;缩宫素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及人工破膜等产时干预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产妇对医生、助产士/导乐员、护士服务质量和分娩环境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产时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赵乔英;张丹丽;谭志华;黄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应用 18F-脱氧葡萄糖( 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显像对76例结(直)肠肿瘤病人行定性诊断,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0%.护理包括检查前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口服普鲁苯辛减少肠道生理性摄取;注射药物时,防止 18F-FDG 渗出静脉;注射药物后,饮水及膀胱冲洗、导尿降低或减少药物在泌尿系的浓聚;检查时行逆行扫描并防止病人身体移动;检查后嘱病人饮水排泄放射性药物.
作者:吕杰;孙艳美;孙玲;杜静波;刘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40例腰穿后头痛(PLPHA)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取自然背位,采用22号穿刺针、早期硬膜外腔注射30 ℃生理盐水等干预措施.结果PLPHA程度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提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PLPHA程度.
作者:谢淑丽;李学;朱明光;牛新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基层医院新任护理部主任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采取了争取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及激发广大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热情等3项措施,并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胡文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及其联合(糖尿病教育和心理干预)干预效果.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和63例健康人(对照1组)进行首次抑郁自评量表(SD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评.将9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48例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联合干预.干预3个月末再行SDS及HAMD测评,同时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行糖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干预前SDS及HAMD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1),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DS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1),抑郁症状发生率(35.4%)显著低于对照2组(58.3%)(P<0.05);观察组FBS、2hBS及HbAIC 3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2组(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有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联合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及糖代谢.
作者:刘永英;刘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18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实施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ET-PT).结果双侧甲状腺切除6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手术时间平均146.0(100~420) min,术中失血量3~100 ml,病人住院5~8 d痊愈出院.手术室护士熟悉ET-PT过程,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玉玲;李淑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采用自制问卷对住院分娩的119名孕产妇进行心理舒适调查.结果孕产妇对家庭、配偶的亲情支持、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及良好的住院环境等有较高需求.提示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尽可能挖掘和创造相应条件及环境,以增加孕产妇心理舒适度.
作者:袁秀珍;曹桂萍;邬燕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将剖宫产娩出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断脐后脐部用胎毒清脐敷包扎,对照组60例断脐后予暴露脐部,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浓度>205 μmol/L例数分别为6例和22例,黄疸消退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5±0.51) d、(2.4±0.81) d,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胎毒清脐敷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及加快黄疸消退.
作者:钱竹珍;叶君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32例婴儿闷热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重点加强重要器官的功能监测及保护,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促进脑功能恢复.结果17例于入院后7~13 d痊愈出院,9例自动出院,6例于入院后48 h内死亡.提示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受累器官,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亚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延缓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287例初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49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8周康复心理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8周末,用住院精神病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自定约束不良言行标准评定病人近期疗效;出院后随访1年,1年后,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病人院外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末,观察组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其主要不良言行人均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1年后,观察组SDSS总均分及第1、5、6、9、10单项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2.15%和41.30%,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心理治疗可提高初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有效减轻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及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许丽荣;张福英;孟庆立;岳淑英;许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对9例克仑特罗急性中毒病人实施洗胃、静脉输液以利尿及补充电解质,行心电监护,应用GIK液、大量维生素C等保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同时予以心理支持.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金爽;陈样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40名某卫校中专毕业参加工作3年的护士(护士组)及该卫校52名在校护生(护生组)进行调查,结果身体活动功能、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及社会健康子量表评分护士组显著高于护生组(P<0.05,P<0.01);正向情绪评分护士组显著低于护生组(P<0.01).提示,护士步入临床、身体素质及情商获得了锻炼和提高,护士职业受到社会认可与支持,但因专业地位、工作性质、业务熟练程度等因素使其正向情绪受到较大影响,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使其更好地适应角色.
作者:丘东友;刘秀如;余婵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